上海名校的“劝退信”引发众怒:与其焦虑,不如让孩子成为“名校”的基础 | 少年商学院

上海名校的“劝退信”引发众怒:与其焦虑,不如让孩子成为“名校”的基础

上海名校的“劝退信”引发众怒:与其焦虑,不如让孩子成为“名校”的基础
文 | 袁拔
广东国际化学校专委会常务副主任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没错,你没看错,我说的就是请让你的孩子成为“名校”的基础, 而不是说名校是优秀孩子的基础, 因为名校之名,在乎优秀生源和其家庭。

 

01 北上广的升学界,这几天“不太平”

 

上海:

过去的这一周,上海民办华二初中 成了全国教育的热门话题,先是该校发布通知:劝计划报名摇号的潜在学生家庭要先做“自我定位”再来“谨慎决定”,迅速被传播,几小时后删文,第二天被该区教育局责令反思,随后发文道歉。

 

上海名校的“劝退信”引发众怒:与其焦虑,不如让孩子成为“名校”的基础

北京:

忽现一网络热文“听说1000万的学区房每天卖十套”,让帝都的适龄读者瞬间摸不着北了。接着京城著名国际学校升学专家在朋友圈发话:“终于被摇号上学的密集咨询,搞疲惫了。

不管什么背景的家庭,愿意出多高的咨询费都不谈了。会联合业内好友出一版Q&A 供参考 / 对待不确定性无非是面对、接纳、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就放下,放下即自在……”

留言区得知,北京的1:1 择校咨询报价已达7280元/小时,有建议直接调成1万元/小时。

 

广州:

“拔哥,上海华二的事情,你怎么看?可以约篇稿吗?”少商的新媒体主编发来的一条微信。

“这学校说的太粗糙了,不招人爱,但这确实是这个行业的实情。这次上海的民办初中估计是真急了。”

 

2020年注定是中国基础教育不平静的一年, 先是受COVID-19 疫情影响,全国进入网络教育模式,紧接着义务教育招生政策,100%摇号,公民同招。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民办名校终于按捺不住焦虑的情绪,接连发出被社会和舆论当成昏招的“大实话”。

02 生源,生源,还是生源
 
真正的原因是,今年开始的公民同招和百分之百摇号造成了民办学校没办法按照以前的方式来挑选生源。
在教育界一直都有一个说法,一个学校最重要的,就是生源,有了好的生源,哪怕教师团队水平不是特别突出,结果也一样很优秀,要是再加上学生家庭本身的背景以及能力,对家庭教育资源的投入,这样优秀的生源从任何一个学校毕业都会有很好的结果。
现在从招生上就直接采用百分之百的摇号,也就意味着之前自主挑选优势生源的方法,都不奏效了。
而失去直接挑选优势生源途径,会让很多学校非常不习惯,甚至要把多年来形成的一套所谓“培养体系”推倒重来,或者说至少很多既往的思路要做调整。从“择优而教”,转变为“有教无类”。
上海名校的“劝退信”引发众怒:与其焦虑,不如让孩子成为“名校”的基础
以前的名校之名, 第一道关在于门槛和招生, 而后的名校,则需要“名” 在过程了,如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对学校的要求可就比以前高出太多了。 
因为在择优而教的时代,摸索出一套如何培养和引导优秀生源群体的方法即可,这样可以在此基础上,用最直接的方法,保持既有优势,极大概率上确保学生的出口,即下一阶段的升学结果。
而这个优势一旦建立,则是持续而持久的,新建学校即便想超越,也很难模仿,因为缺乏优势的生源基础来实施。
于是乎,在过去的十几年,国内出现了不少高中学校,用高额奖学金从外校,外地,甚至外省来挖顶级生源来冲击高考。两年前的深圳某民办高中,一跃成为深圳高考和高考模考的头名,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
 
03 家庭对教育的投入
对孩子有极大的影响
Our Kids》(我们的孩子),这本由美国知名政治学学者、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Putnam)在2015年撰写的著作中曾提及一个令人思考的现象。
上海名校的“劝退信”引发众怒:与其焦虑,不如让孩子成为“名校”的基础
加州洛杉矶地区的橙郡,有两所学校。
一所学校位于富人区,学生大多数出自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学校拥有丰裕的家长筹款;另一所学校则位于贫民区,大多数学生是贫穷的拉丁裔。
 
为了弥补贫富差距造成的教育鸿沟,政府对处于贫民区学校的投入巨大,以至于和富人区学校的学生经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旗鼓相当。
 
但两所学校的“产出”结果却大相径庭!
贫民区学校的辍学率是富人区学校的四倍,旷课和休学的比例是A校的十倍,SAT考试(相当于美国高考)的分数,该富人区学校的平均分位居全国前列,而贫民区学校的平均分却是垫底。
同样的金钱投入,结果竟是如此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分析出了三个原因:
首先,家庭的投入不同。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
 
其次,课外生活不同,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不同。
 
再次,社会资源不同。
上海名校的“劝退信”引发众怒:与其焦虑,不如让孩子成为“名校”的基础
当前全国范围的基础教育招生政策大调整,从宏观上来看,应该是希望调整和阻止社会撕裂和社会阶层固化的形成。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平等和公平是政府一直在强调的。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文化,也是“不患贫,患不均”。
 
在过去的二十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房价的飞涨,对应的居住区域逐渐开始出现分层的迹象。但与英美国家相比,并没有那么严重。 
近年来国家在大型城市,尤其是公共财政相对充裕的地区,强调公办学校的投入,但随之也开始出现基础教育类似橙郡的现象出现,尤其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
除学位房原因外(因房价飞涨不过十来年,中国的学区划片中还没有出现美国那种非常明显的贫富聚集现象。),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立学校只能在区域内按学区招生,且不能挑生源,而民办学校则可以跨区挑生源。
这也就造成了某几所特定的民办学校汇聚了绝大部分优秀生源的现象。这对于国家和政府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解决教育平等,防止逐渐出现社会阶层撕裂起到了阻碍作用。
上海名校的“劝退信”引发众怒:与其焦虑,不如让孩子成为“名校”的基础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教育有两个功能:
一个功能是教育的本质功能:培养掌握知识,建构健全人格的人才;
 
而另一个是无意中形成的功能:就是帮助社会实现选拔,实现阶层流动。 
但一旦选拔和阶层流动的作用受到了家庭财富和资源的挤压,令到中下阶层无力对抗时,则很有可能成为社会阶层固化的重要助力。
一旦涉及到选拔,就意味着优质资源的分配,而优势资源永远都是稀缺的,所以教育就有这么一个选拔的功能,决定未来一个人接受多大的优势资源。
 
尤其是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和生源资源过于集中,在无意中随之带来阶层固化的可能更加明显。这也就造成了各种妈妈们的鸡娃焦虑,升学焦虑和压力,各种各样的压力都源自于教育所具备的选拔和分层功能。
 
所以从目前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义务阶段所做的教育行政干预,出发点是希望让各学校的生源更加均匀,也倒逼各级各类学校,更多地研究和思考如何在同一个学校实施好”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从目前的政策来看,各大城市出台的义务教育招生规定,主基调是”公民统招“,当然直接以教育行政手段干预民办学校招生,也引发了社会热议,这里不作评论。
 
04 让你的孩子成为真正的“优秀生源”
因此,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要让家长不焦虑是不现实的。
但是如何去缓解这种升学焦虑,我觉得更重要的是:
 
1、“众利勿为,众争勿往”
周围所有的人都去竞争奥数和英语的时候,也许你可以静下心来,让孩子慢慢的成长去,发现他的优势,让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多花一些时间。
未来社会决定一个人高度的,可能不会是”木桶原理“,不是他短板有多长,而是他最长的那块板有多长。现代社会教育资源极大丰富,技术手段可以让知识垂手可得,关键是学生的兴趣点有无被发现,激发和培养。
上海名校的“劝退信”引发众怒:与其焦虑,不如让孩子成为“名校”的基础
2、让你的孩子成为真正的“优秀生源”
多些投入,多些时间陪伴孩子,对于教育的投入,国人从来都是不吝啬的。但投入是否就只意味着投资在“学校教育的升学”上呢?肯定不是,连名校都强调了,我们的优秀生源和家庭教育才是名校更重要的因素和基础。
 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相对统一的教育,那么“优秀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培养,则更多是通过家庭教育或校外教育来完成。尤其是某些核心基本素养和能力,家庭教育以及校外非学科训练的培养,才更重要的。

坚毅,自律,逻辑分析,阅读,沟通,爱心,动手能力,运动艺术,时间管理,这些是一个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够成为优秀生源的核心要素。

大家可以去观察了解一下身边真正的”优秀生源“的能力培养,哪一样少了家庭的陪伴和投入呢?

文章写到这里,写不下去了。不是因为没有东西可以说,而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家庭对待教育,对待学校都有各自具体的认知和理解。我只能把我的思考写出来,不渲染,不推波助澜,不指责。

此文成稿后,发现“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先生,也就近期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的一些现象撰文“为什么要公民同招?”该文站位和高度明显段位更高,且观点和事实数据更为充足,在此特推荐该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