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请别催孩子练琴,换种方式启蒙音乐艺术素养
文|赵洲
德国海德堡大学艺术史博士
摘自少年商学院名校通识音频课
《给孩子的音乐艺术鉴赏课》
古典音乐给我的两次震撼
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听流行音乐,比如当时最风靡的电视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还有郭峰演唱的《夜色阑珊》,都是我小学时候的最爱。
但有一年暑假的一天,我在看电视节目,第一次,我被古典音乐深深震撼了,那个音乐太牛了,特别有气势。描述的是,有个女侠,骑着马在天上飞。我当时就觉得,这真是太帅了,这是外国孙悟空啊,还是女孙悟空!后来我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是德国十九世纪大作曲家瓦格纳的名曲,叫《女武神的飞行》。
这个女武神呢,不是孙悟空,而是北欧神话里面的女战士,专门负责把那些战死沙场的英雄们,运到极乐世界。
第二次震撼,是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又是在暑假里看电视——我们小时候,除了看电视,真没啥别的娱乐活动,我至今印象特别深,电视里,四个人一起,在舞台上拉琴,演完之后,来了一个艺术家,拿来一块大木板,当众把四把提琴,在木板上摔得粉碎,蹦得到处都是。
然后,他用彩色颜料,把碎片儿原地一块一块地,粘在木板上,立起来,诶,就成为了一件艺术作品。
当时都看傻眼了,真被震撼到了! 这琴很贵的啊!就这么砸了?还艺术? 当时是不懂啊,但我记住了,那艺术叫“大赋格”。“大赋格”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复调音乐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曲式。
朋友都去外企时
我去了德国学音乐
音乐对我的影响,一直持续到我上大学。
那时,我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当年来说,这是很牛的一所大学,虽然我学的是国际企业管理,但我还是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看了很多书,艺术的,历史的,甚至哲学的,都看。
我那时候就想,人就一辈子,我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当身边的朋友都去外企做了白领,我毅然决然地去了德国。为什么是德国呢,因为德国是伟大的音乐家的故乡。
我选择了德国最古老的大学——海德堡大学,在这里学习文化和历史,跟着艺术史大师雷德侯教授,一学就是十年,而在博士毕业之后,我也留在了这里,做中德两国的跨文化研究。
一晃眼,我在德国也快20年了。回想起来,我真要感谢音乐,是古典音乐给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通向了美好广阔的新世界。在音乐世界中,通过和音乐家精神上的交流,你会认识不同国家的人的美好和气质,德国人的坚毅,法国人的精巧,意大利人的奔放……都会体现在音乐中,非常有乐趣。
音乐不仅是爱好
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现在,音乐和艺术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爱好和工作了,既是看世界的视角,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音乐不仅影响到了我的生活,也影响到我的下一代,我的两个女儿。我发现,她们俩对音乐的感觉,和我小时候居然很相似——光有音乐太抽象,有故事的音乐才更有趣,所以,我在陪她们听音乐,或者学琴的时候,常常会给她们讲故事,讲讲音乐家或者音乐的故事,这样呢,音乐就不只是小蝌蚪音符了,而是一个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最近,她们参加了一个四手联弹钢琴比赛,其中有一首莫扎特的回旋曲,挺长的,有五六个部分,开始因为不理解内容,她们弹起来没有味道,也总记不住。
怎么办呢?我们把这段音乐编成了一个故事,音乐就像是故事里的一个个人物,有调皮的莫扎特,淘气的朋友,严厉的爸爸,稳重的姐姐,还有慈爱的爷爷奶奶,最后音乐在一家人的欢笑中结束。
有了这个故事,她们俩姐儿弹起来觉得有意思多了,用音乐来演绎小莫扎特的故事,那音乐的表现也就丰富了,最后,她们还真得到了这个比赛的一等奖,姐儿俩开心极了。
现在她们也渐渐爱上了音乐,在音乐艺术的世界里不断学习成长,除了弹钢琴,她们还学习了小提琴和长笛,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合奏,乐在其中。
我相信,所有孩子都是一样的,无论学习什么,兴趣是最重要的,而当TA更懂得音乐的时候,TA才能更多地享受其中的乐趣。
因此,在此推荐《给孩子的音乐艺术鉴赏课》,由我历时半年,与少年商学院联合打造的一档给6-13岁孩子的世界名校通识音频课,我将担任主讲老师,挑选18位最有影响力、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大作曲家,以及超过100多首古典音乐名作,带孩子从艺术史视角鉴赏。
不用担心,这绝不是照本宣科,我编写了一系列的故事。比如,“红发神父晕弥撒”,“超级明星怕老爸”,“他让国王成粉丝”,“音符描绘诗与画”……好多好多。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是真实的音乐家的历史故事。
让孩子边听故事,边掌握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什么是复调音乐,什么是综合艺术品,现代音乐是怎么回事……我敢说,等孩子听完这个音频课以后,TA也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小专家。
更重要的是,音乐其实是一个跨学科的东西,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因此,在课程中,除了音乐,我还会带孩子了解很多关于艺术、建筑、诗歌……各方面的知识,让孩子不知不觉体会音乐的魅力,成为一个具备贵族气质的人——并非指有钱的贵族,而指内在和思维的高贵和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