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国际学校注重考察孩子的“社交情绪” | 少年商学院

为什么那么多国际学校注重考察孩子的“社交情绪”

为什么那么多国际学校注重考察孩子的“社交情绪”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的第1341次分享,作者凌太是一位全职太太,运营有公众号“凌太来了”。我们已获得她的授权并做了编辑整理。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记得我们小时候,成绩单就是各门功课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加上老师的评语和自我评价。评语中会有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千年老句,也必然会有希望今后注意什么什么的神转折。发成绩单那一天,全班同学各怀心事、悲喜交集。

话说我的两个孩子从小上的学校都没有考试,所以并没有所谓“成绩单”,只有一年三次的“学期报告”。现在这所小学的学期报告分为“社交与情绪”、“工作习惯”和“课业学习”三大部分。第三部分课业学习中又包括了他们现在学的地理科学、生物科学、历史、语言(英文、中文)、数学、文化艺术(美术、音乐、体育、电脑)这几部分。

每一部分都被详细分解为十几至几十个分项,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或掌握程度来评估,打1-5分。然后每一项又都有老师写的综述,让家长对孩子的方方面面既有直观的了解也有定量的分析。

一般拿到成绩单,我会先看综述。然后,课业学习的程度看一下,重点看“社交与情绪”和“学习习惯”这两项。不是说课业不重要,只是我觉得这两项才算得上是人生地基。有了地基,盖楼不难。既然是在打地基的年龄,就得盯着把它打牢。

为什么那么多国际学校注重考察孩子的“社交情绪”

▋14项社交情绪+22个工作习惯,大人也汗颜

在专业的教育者看来,“社交与情绪”其实是一种技能(skill)。这一项里包括了14项内容:

了解他人的需要;

正确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受;

能够很好地参与团队工作;

能够听从老师的指令;

尊重他人;

尊重教具和环境;

良好的教养和礼貌;

处理不同意见的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

对变化和挑战的适应能力;

自信心;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

耐心对待比自己年龄小的同学;

领导能力。

第二项“工作习惯”里的22个参数,有鲜明的蒙特梭利学校特点,包括:

独立选择工作内容、能在繁杂的环境中专心于自己的工作、持续工作的能力;

愿意选择有挑战性的工作、热爱工作并为乐趣而工作、以最大努力用心完成工作、对工作要求给予积极正面的回应、记忆的能力;

按时完成工作、工作时不干扰别人;

积极参与团队活动;

独立研究和查找信息的能力;

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

撰写整洁而有吸引力的报告;

愿意和比自己小的同学一起工作并教给他们东西;

会推导意义和结论、能组织观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

很好地计划和利用时间;

把学到的东西用于新的工作任务;

坚持记工作笔记;

自信地在同学面前发表工作报告;

能自己安排外出活动。

每次看到他们的学期报告,我都会想:作为一个成年人,这些我做到了吗?

虽然也是一路“名校”上下来,我得说我从小就没受过这种系统训练。有些东西倒也潜移默化地学到了,有些是在走出学校后才磕磕绊绊搞明白,有些我至今也不能熟练掌握。而四十岁回头再看,几乎上述所有,都是我在人生这个漫长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习惯和技能。只能说,我的孩子们真幸运。

 

▋选择哪种学校,只看它能不能教给孩子完整人格

以前在微博里写过,妹妹以前班里有一个小角落,有靠垫、小毯子和一些解压玩具,是专门给生气和伤心的孩子准备的。生气时可以来这里静一静,给自己一些安慰。

为什么那么多国际学校注重考察孩子的“社交情绪”

筐里还有一袋卡片,上面画着“当你生气时可以做的事情”,可以挑一张自己喜欢的去做,缓解心情。比如深呼吸、把自己的痛苦写下来、向朋友倾诉、画画、唱一首歌、向大人寻求帮助、走开……这些帮助孩子认清和控制自己情绪的好方法,被老师用一个温暖的方式提供给大家。

为什么那么多国际学校注重考察孩子的“社交情绪”

妹妹是个天生追求完美的孩子,她的自信心是学校和我们一起帮着建立的。在学校她就像另外一个人,老师问问题总是使劲儿举手,根本不怕“回答错”。

哥哥是个好学的儿童,他喜欢学校提供的可以问任何问题、学任何东西、每一天都可以去图书馆查资料的学习氛围。学的东西也是他们这个年龄既感兴趣也能理解的。从来不需要背书。

两个人都喜欢团队工作,和同学一起查资料做poster(知识挂图,PPT的前身),然后在自己班和外班同学们面前做演讲和展示(从这个学期开始,哥哥班里开始用PPT做演讲了)。

他们每年都会参加学校或同学自己组织的慈善活动。记得在北京时全校同学给学校一位重病的保洁阿姨义卖捐款,还给郊区一位贫困农户捐过一头牛。来香港以后这种活动更多。孩子们每年组织一次慈善早餐,为贫困人口筹款。早餐所有的食物都是老师带着大家讨论食谱、去超市采购原料,然后一起制作的。

为什么那么多国际学校注重考察孩子的“社交情绪”

每个班都有班级宠物,由所有同学分工、轮流照顾,包括假期在内。哥哥班的仓鼠爸爸和仓鼠妈妈上学期生了四只小仓鼠,举班欢腾。

为什么那么多国际学校注重考察孩子的“社交情绪”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送孩子去国际/私立学校,而不是公立学校。问的人是想为自己孩子的择校做参考,我却觉得很难回答。人各有志。亲身经历过观察过中西方不同的教育理念之后,我只希望下一代能走一条跟我们不一样的路。

我希望他们受到的教育,最终使他们成为人格完整、三观端正、有生命力、有学习热情和能力的,幸福的人。在能力范围内,哪种教育体系最有可能帮我们一起达成这个目标,就把他们送到哪儿。

▋被误解的“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

再多说几句。经常看到人抨击“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其实我在国外反倒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口号,不知道概括出这个口号的国人是怎么定义它的内涵和外延的。

有些人认为”快乐教育”就是在教育中回避辛苦学习、只求快乐开心,所以坚决要不得;有些人把“素质教育”理解成课后上各种才艺课,并由此得出结论:素质教育是有钱人的专利。也有另一个极端的理解是,为了保证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现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就要砍掉一些不要学了。

这些真的是误解和误导。

西方的老师和家长确实经常把“Have fun”挂在嘴上。但,“Having fun”的意思可不是“不需要好好学习、只要快乐就好”,而是老师和家长用启发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更好地学习。

事实上,国际学校的孩子从小就学习非常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常识,并且大量阅读。两三岁在幼儿园就开始一点点学习生活常识、情绪管理、社会人际规则和团队协作,慢慢为将来成为一个成熟独立的成人做准备。

他们从小受到专业教育者的尊重、引导和启发,确实是怀着快乐和好奇在学习,该学的东西其实一样不落都学了,甚至比我们学的还要广泛。而且通过特定方法的训练,有很强的思辨、研究、合作和表达能力。

 

如果这就是“快乐教育”、“素质教育”的话,我真看不出有什么可反对的。唯一需要讨论的是我们做得到做不到。

 

从一张成绩单聊了这许多。因为一个人的成长,有的能从成绩单上看出来,有的看不出来。人生就是一个漫长的解题(problem solving)过程, 从小到大一路走一路解决问题:成长、亲子、学业、友谊、爱情、婚姻、职业、子女、人际、金钱、健康、挑战、打击,乃至死亡……甚至你的银行和厕所管道都要时不常抛一个问题给你。

 

作为家长,我能做的只是在孩子18岁之前帮他们打一个地基而已,后面的就要靠他们自己了。

 

打地基的过程也是一个解题的过程,虽然挑战不断,但我有信心。因为我能看到楼盖起来时的样子,所以可以推算出地基中需要多少种钢筋。如果有人告诉我:这个地基就是写着他们考试分数和高考成绩的成绩单,那我是绝对不会听的。因为我们要盖的,肯定是不一样的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