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的“物以稀为贵”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的第1274次分享,由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编辑整理。
美国学校和家庭非常注重社会实践,日本孩子同理,他们的好多作业都是“跑”出来的(点击阅读《走街串巷学本领:日本小学的“生活实践课”怎么上》)。欧美和日本的不少小学都开设了项目制的经济学课程,不仅提高孩子们的财商,更为其社会技能与理性决策能力的培养。
现在有一群中国小学生,也用自己闲暇时间,“跑”懂了一个经济学概念——何为“稀缺”?毫无疑问,“稀缺”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经济学说到底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科。但是让孩子真正懂得什么叫“稀缺”,“是不是贵的东西都是稀缺的”等价格规律,少年商学院在全国招集了参与项目的小同学们之后,采取了三步走:
第一步:通过互联网,每周一堂视频形式的直播课。案例为主,随时互动,进行知识启蒙。
第二步:直播课结束的时候,导师发布一个”挑战“。每个同学必须关上电脑,自己或者与小伙伴一起,在家里或到社区等地进行调研。
第三步:每位同学将动手实践后的作品,在线提交。作品将获得导师组点评,以及相应的勋章激励。完成所有挑战将获颁证书。
显然,这是完全欧美范的项目制创新实践课程的学习方法。现在我们就抽取孩子们作品中的主干,简要看一看,参加《生活中的经济学》的这群孩子们,最后是如何呈现他们眼中的“稀缺”的:
▋一、旅行:景区的东西凭什么那么贵?
1、落基山脉的空气 VS 空气
王升桢,上海,9岁半丨“在加拿大落基山脉,有几位加拿大商人专门出售的新鲜空气,10元/瓶。它完全不含任何杂质,与受污染的空气截然不同,现在人们很重视健康生活,它有很大的市场。”
2、正版哈利波特魔杖 VS 义乌生产的玩具魔杖
雷钧婷,湖北武汉,9岁半丨“正版魔杖只能在美国和日本的环球影城里买到。我有一支正版魔杖是在美国环球影城买的,在和朋友们一起玩魔杖游戏时,别人网上买的魔杖玩一次就断了,而我的最精致最漂亮,也没有断。”
3、黄山下的水 VS 黄山上的水
王鑫泽,长春市,11岁半丨“一瓶普通矿泉水在黄山上卖12元,在黄山下超市卖1元,因为黄山上的商品都是挑山夫挑上去的(不让用索道),物以稀为贵。”
▋二、博物馆:越无可取代的,越有价值?
4、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 VS 普通邮票
于飞扬,山东淄博,8岁半丨“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诞生于1968年9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它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现存数量较少,因为当时在设计时出现了原则性的错误,导致全面召回,只有极少部分留出。加上人为的炒作——作为文化收藏品,一些商人想尽办法从民间收集,再以高价售出。只是有些不知道这枚邮票价值的人,根本不懂得如何收藏。”
5、元青花纪年瓶 VS 普通花瓶
吴祖名,重庆,10岁半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约翰·波普博士正是根据这对纪年瓶,结合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和伊朗阿德比尔寺藏品,从传世器物中辨识出一批“至正型”器物,奠定了元青花研究的基础。此瓶只有一对,独一无二,而那些批量生产的花瓶商品是由机器加工而成,毫无稀缺之值。”
6、明朝宫廷龙泉宝剑 VS 龙泉宝剑仿制品
张乐然 ,广东广州,11岁半
▋三、楼下小区:当有限的资源遇上无限的需求
8、国外养老院 VS 中国养老院
黄若珊,福建福州,12岁半丨“国外的老年公寓,1室1厅3500加元/月(¥17710),形式各异、注重老人的隐私、生活环境、医疗条件及精神娱乐;国内公立养老院,一般是1800元-2000元每个月,只能满足基本生活条件。”
8、弹唱吉他曲Scarborough Fair VS 网络音乐
黄若珊,福建福州,12岁半丨“网络音乐只需要少许电费和网络流量费用,自己弹唱吉他曲Scarborough Fair的回忆却是我的无价之宝。在小闺蜜MEDY的生日会上,我与她弹唱了Scarborough Fair,当时我们的好友YOLANDA录制视频,我们仨是多年发小及同学,即将小学毕业,升入不同的中学各奔东西。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轻轻唱起这首歌,心里充满不舍与甜蜜。这个视频对我来说是无比珍贵的回忆。”
9、名医挂号费 VS 普通医生挂号费
罗梓溪,成都,7岁半丨“名医挂号费上百至上千不等,而且排很久队才能排上号。一般医生挂号费几元,较短时间即可看病。这种价格区分,能平衡病人巨大的需求和有限的医生资源。”
10、北京学区房 VS 石家庄普通房子
张艺馨,北京,9岁半丨“北京海淀中关村一个小小的学区房,都要10-12万/㎡,北京市平均房价4万/㎡,石家庄平均房价7千/㎡。因为很多人都想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可是学位就那么一点,学区房的价格就这样蹭蹭蹭地往上涨。”
以上便是《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中的一周,直播课后导师发布的线下挑战。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很多。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否和学院君一样:孩子们的作品展示的是技能,但却充满着爱心,不能不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