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 少年商学院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访谈嘉宾 | Matt夫妇

采访: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学院君说:很多朋友都有着带孩子环球旅行的想法,但可能都没有这对夫妇这么有魄力。很多父母都有过带孩子环球旅行的做法,但可能都没有这对夫妇理解这么深刻。

岑皓轩(Matt)和太太马漪楠(Isabella),前者在十年前已是香港超级金领,后者曾获香港行政长官卓越教育奖。但四年前,他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舍高薪、弃名校,带着两个儿子,计划用6年的时间,分别到泰国学按摩及瑜伽,去成都学茶道,在高雄感受文化艺术,冲绳学习养生之道,到德国感受放任教育制度,去巴厘岛上绿色学校……

少年商学院曾对Matt夫妇进行了深度访谈(下附访谈视频),值国庆假期之际,我们再次分享Matt夫妇的经历和体会,相信对您一定会有启发。也希望大家分享给更多“在路上”的朋友。

 

生命的十个奢侈品

今年8月8日,是Matt一家四口旅居的四周年纪念,也是他们来到冲绳的两周年纪念!Matt表示,这四年里,他们无意中重拾了生命中的十个奢侈品。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1、生命的开悟和醒觉一直以为拥有“国际视野”,但原来只是“欧美视野”。在泰国,中国和日本旅居,学到的生活智慧,发现亚洲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2、一颗自由喜悦爱的心:这几年在江湖流浪,遇上不少生意合作的邀请。但是我们这几年的生活节奏慢下来,明白不是每一个机会都要把握,不是每一场马都要落注。

3、走遍天下的气魄:人在江湖,到了彼邦,更爱香港!香港是福地,我们感恩香港成为我们的孵化器,才能成为今日的我们,但我们总不能永远待在孵化器里!我们非移民,只是“留学生”,总有一天会海归!

4、回归大自然:两公婆,天气热,去海滩;天气冷,去行山。脱离自然,百病丛生;回归自然,健康长生!

5、安稳平和的睡眠:这四年里,晚晚自然睡,朝朝自然醒,没有电子闹钟,却有身理时钟。工作有序,作息有时。无所牵挂,晚晚甜梦,早上醒来,发觉现实,比梦更甜!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6、享受自己空间和时间:在家写作,时间灵活。全职爸妈,孩子在家,我们都随时可以有亲子时间。但我们也选择“放养孩子”,我们和孩子彼此尊重大家时间和喜好,孩子有自由时间,但也跟我们一样分担家务。

7、彼此相爱的灵魂伴侣:全职爸妈,只是我们的“兼职”!我们真正身份,是全职老公/老婆!这四年里,我们两公婆,24小时都在一起。一起醒来,一起到农夫市场买菜,我去剪草,你去煮饭……

8、任何时候都真正懂你的人:“老朋友”是用时间的长度去量度,“好朋友”则是用心比心的距离去衡量。离开香港时,以为要跟很多老朋友阔别,但不少老朋友都我们的在旅途上再聚,成为了好朋友!旅居中日泰,也认识到不少新朋友。

9、身体健康和心灵富足:在香港,什么运动也没时间做。但在泰国,我们学习瑜伽和泰式按摩,在中国,我们学习太极和气功养生,在冲绳,我们每天赤脚去走沙滩或草地……

10、感染并点燃他人希望:我写文章其实只是想把那一刻的心境用笔记下来罢了,第一读者是我自己。我们的作品只是茶一杯自家冲制,尝试尽量接近茶餐厅水准的港式奶茶。大家有缘阅读我的文章,就像是来了我家,品尝一口我冲制给你的那杯港式奶茶!

接着,就由Matt夫妇和大家分享他们带孩子旅居全球的心路历程吧。点击下方视频观看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对他们的访谈,给人印象深刻的是Matt自始至终爽朗的笑声:

(点击上述视频观看精彩内容)

 

希望给孩子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

“全家旅行学习”的计划最早是谁提出的?双方是一拍即合大家都赞成,还是说当时也有一些纠结考虑的?

Matt:最初是我提出来的。我跟我太太都觉得,大家内心里面很想做的事,可以在这个阶段实行。

其实整个想法都很有意思的,诞生地反而是成都,而不是泰国。2013年,我跟我太太来到成都考察,我就觉得这个城市很好,这里的人非常开心。

我记得有天晚上,跟我太太一起走去天府广场,看到很多成都的市民,带着小朋友出来玩竹蜻蜓,很开心 ,画面很漂亮。因为我一直都想去中国,就想着不如我们试一下在这里生活一年,来试一下这里的生活。但是我太太说:“不如先去泰国玩一年更好。”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Matt太太:我们就计划了第一年就住在泰国,第二年就住在成都,至于第三第四年,我们想选一些比较放松的地方,就选了冲绳和台湾。

那时候在BBC做过一个纪录片,就是讲冲绳的居民为什么那么健康,可以那么长寿。原来和他们生活的,饮食习惯就有很大关系。我们就很想学他们的养生之道。

那么至于为什么会选台湾,是因为我们觉得,它是一个华人社会,我觉得那里的人文气息、人文的素质和香港很不同,因此我们就想去那里,感受一下他们的这些文化。

我和Matt一直有一些“不羁”,觉得如果我让儿子们试一下不同的教育方法,他可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他们现在还小,我们又年轻,我们可以尝试一下不同的经历。如果继续打工打到60岁才做,到时候已经不是一回事了,我也没有那个体力、心境 、精神还有那个豁达开朗的态度去接受新文化。

那当时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一些困难,和可能会放弃这样的计划?

Matt:当我们决定一件事之后,无论有多难我们都不会去想它。其实从我们两个儿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很难的事,比如每个人都说:只喝人奶,不喝奶粉是很难。我两个儿子都是喝人奶大的。每个人都说:你自己带儿子很辛苦,但是我又是自己带的。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我们就是做一些很难的事,很多很难的事我们都已经做过了,我们发现其实就算很难,我们感觉就是当你做了,就不难了。

 

在旅行中让孩子继续学习

 “全家旅行学习”听起来是个自由计划,如何保证孩子的学习?

Matt: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误解,我们没有保证我们的小朋友学什么的,你根本保证不了。第一你不是那个国家的人,你不确定他们在那里读书究竟会是什么样的。

但是唯一可以保证的是我们自己的心态。我们跟我太太都保持着一个开心的心态,所以我们就算遇到很多的困难,也很快就过了。

例如是我们怎么选学校的。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去到一个全新地方,家长要很细心地给孩子选学校,一定要选他们很容易适应的。

但是我们觉得这些全部是错的。因为你才读一年而已啊,你用太多的时间去选择都是浪费时间。

其实我们去年在泰国的那间学校,的确是选错了。选择那一间泰国的国际学校,其实只是因为我太太有一个亲戚的儿子在那里读书,我们不知道这一间泰国的国际学校,原来是那么逼迫小朋友。如果你让我重新选一次的话,我未必会去选择那个学校。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接下来到冲绳,到台湾的话,那些地方学校又怎么样去落实?

Matt:我们在泰国,有一个很重要的经验,首先第一个原则是近自己的家。我们那时候以为家里和学校只是15分钟的车程。但是,原来不堵车就15分钟,堵车的时候,我两个儿子要在校车里面待两个半小时。

所以我们经历这个教训之后,我们来到成都,就选了一间离家两分钟路程而且不会被交通影响到的学校。

第二个就是他们还是小的时候,其实选什么学校都不要紧的。但是随着他们越来越大,而且经常换学校,为了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一个很好的衔接,我们会选择一些有IB课程学校。

IB课程的好处就是,你在泰国读完IB的第一年,可以在成都读IB第二年,可以在冲绳读IB第三年,去到台湾读IB第四年,你那个课程衔接就会变得很简单。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每到一个新地方,如何做到让孩子迅速适应环境,并且融入当地呢?

Matt:我们的理念是积极不干预。因为我们觉得,适应这两个字,是大人的字眼,小朋友没有适应这回事的。就像你带小朋友去沙滩玩,你带小朋友出去一个地方吃美食,你不可能跟小朋友说,你等下去适应一下那个沙滩,你等下去适应一下那间餐厅有什么东西吃。

其实我们去到不同的地方,我们都是用一个跟他一起去玩,跟他一起经历的心态,我觉得如果我们过分担心他们的适应,或者之前过分做一些前期工作,反而让他更加紧张。所以我们觉得不需要特别为他融入而融入。反而大人是需要的,因为大人的心态和孩子不一样。

 

你们在泰国的Open house(开门迎客原则)活动在成都还有吗?都有哪些活动,让孩子们玩起来?

Matt: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在泰国,会有很多香港的,成都的,美国,很多不同国家的朋友都飞来找我们,而且泰国又是一个很多人都会去地方,所以我们刚好提供了一个地方,让他们免费住宿,他们来到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地机会交流。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有open house的出现是因为以前我们在香港生活的时候,大家去一个餐厅聚会,大家吃完了聊天完了,就会说,因为明天要上班了、明天要上学了,可能晚上十点、十一点就要回家了。

但是open house就可以让我们和朋友每天24小时见面,大家一起准备早餐,大家一起出去玩,大家一起做家务。可以感受到原来同一个屋檐下,住了两三个家庭的时候,那个化学作用是很美妙的。

我们一起分享家务,会一起买菜,几个太太一起煮饭,吃完了老公要一起去洗碗,小朋友帮忙扫地、收拾桌子。当同一个时间一起生活的时候,你那个感情就会深厚很多,还有你自己的经验,你的记忆也是会深厚很多。

很特别的是,来到成都我们每天都是open house,因为我儿子跟他的同学玩得很熟,所以每一天我两个儿子放学之后都带同学回来玩。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我们很开心,因为有时候只有我们两个儿子玩的时候,他们玩的东西,跟他们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很开心看到他们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还有一个很意思的是,其他小朋友可能没有兄弟姐妹,他们来到这里之后和另外几个朋友好像兄弟一样。有一次有同学在我们家里吃饭,我就拍一张照片给他妈妈说:“你的儿子在这里吃饭,你不用煮他的份了。”

接着他妈妈用微信告诉我,“为什么她的儿子在我家里会懂得拿筷子来吃饭?她说他家里要爷爷一口一口喂的。”我说是吗?他来到这里之后 不但自己吃,还要跟我两个儿子一起抢啊。

我想,对于我儿子同学的家长来说,这个是很好让他们一起成长的经验,还有我们觉得小朋友是应该多,就是三四个小朋友一起去吃饭,才会吃得开心 、吃得快,才会抢 、才会争。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关于带孩子旅行学习的建议

做旅行计划时,你们最重点考虑的是什么?

Matt:很多人都以为,我们是为了我们两个儿子而去其他地方生活体验,其实这个是完全错的,简直就是本末倒置。

Matt太太:如果我们父母之间,都不想开始这个旅行,只是为了小朋友出发的,其实这个旅行,可能只是他们两个开心,我们两个不开心。

我们觉得,既然我们都很想这样去周游列国流浪一下,去经历不同的文化,那么我们两个首先要开心,然后再考虑我们两个儿子,会不会有收获,会不会开心。如果四个人都很开心了,那么我们就觉得这个决定,是很棒的。

Matt:因为我们有一个信念,如果我跟我太太是开心的,我们两个儿子就自然保证是开心的。

但是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我要为我两个儿子,或者要为我的子女,要为他们最好的教育,或者最好的体验而做这件事,但是我跟我太太或者我跟老公要很辛苦,或者我们要很多钱去为了孩子去做这件事,我们内心是感觉有很大的牺牲的。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这样做的话,我很肯定,你的子女他们表面上开心,但是他们是可以看到你们的感受。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出发点,是我跟我太太首先要开心,这是我们整个体验旅程当中最重要的。

比如假设去读书,或者去租房子,或者哪里有什么我们想去学的等等,你有个开心想法,很多事就自然而然的对号入座。

你们会不会跟孩子每天做一些学习计划呢?

Matt:我们的儿子不是我们的员工啊。就算是我跟我太太也不会给自己每天一个学习的计划,我们只是想,今天有什么我们想去做,或者变成一个开心的计划,多过一个学习的计划。

我们的理念就是当你开心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就会学到东西,就算你开心,你什么学不到,都不要紧,最起码开心了。如果每一天都给一个学习计划小朋友,先不说小朋友辛苦不辛苦,家长都很辛苦啦,每天都要想那么多东西给他。

一路过来,您印象最深刻的一件的事和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Matt:我们最深刻的事,是去年我们在泰国,去了泰北的农场。我们是城市人,我们30年来,我自己住过香港 、伦敦,两个最大的金融中心,但是我们很少走进农村,我们觉得农村有一种神秘感。去年我们就去学了怎么样有机耕种,怎么样自己建房子。

Matt太太:那么这些经历对我们来讲,都是很特别很新鲜的,因为在这个农庄里面,其实住得很简陋的,30多度没有冷气,并且要在蚊帐里面睡的,但是大家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下课之后,我们还会去瀑布玩,去池塘里面游泳,这些是我们在香港不会遇到的。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Matt:在泰北农村,我们自己觉得最开心的是,我早上八点钟跟孩子一起吃早餐之后,他们跟当地的泰国的小朋友还有其他家庭的小朋友一起去鱼塘玩、去山上跑、去喂鸡或者抓鸡,接着天黑了会自己回家吃饭,因为我跟我太太要去学耕种,学建房子,我当时完全不知道他们两个跑去哪了。

这件事情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原来我们城市人,有很多不必要的执着。比如,我一定要经常看着你,一定要知道你做着什么,这个时间你在学着什么,这段时间你要是练着一些什么,这段时间你要去做一些什么练习。

NO !所有这些事我没有想过他们会去做,因为我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就告诉我说:“你不可以乱下水玩,你不可以满山跑,会迷路的,你不可以摸这些鸡的,它会啄伤你,或者有禽流感的。”但是我们放下了。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放下了自己。

 

有没有遇到困难或者不太开心的事?

Matt:你去一个新的地方,开始生活,怎么可能没有困难,第一个困难,我们去到泰国,语言完全不懂,所以我们前面那两三个月是挣扎得很厉害。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尤其我们要去安顿,有很多东西需要用泰文去做,比如你要交一些电费水费煤费,我收到那张单子,全部都是泰文,我都不知道是电费单还是水费单还是广告,就要一些邻居帮忙。

由于我们不懂泰文,我们很多地方会犯错,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泰国想搭巴士从家里搭到商场。我们已经在网上找到英文的资料,但是上车之后,发现上错车了,然后整个车的人帮我们商量,我们要怎么去到那个商场。

其实我们很感动,就算我们听不懂他说什么,但是他们还是很无私,司机甚至还专门停车,去帮你。

虽然很困难,很多挣扎,但是每一次得到别人的帮助后都会很感动,让我们都觉得,出去了也要帮很多其他的人,因为出外靠朋友。那一刻其实你会有一些害怕,有一些自责。

但是其实在整个过程当中,那个不开心那一刻是很容易过,因为你没有时间不开心,你要去解决问题啊,你已经上错车了,难道你还在这里哭吗?你肯定想快一点解决,我想不开心的时候也只有两三秒吧。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一些家长朋友们说,如果经济条件一般,但也希望开拓孩子眼界,希望您对他们提出一些建议。

Matt:其实不一定要像我们这样去这么久的。我们发现其实你用一个不是太短的假期,比如可能是两个星期,或者是一个月的时间,都能让你大开眼界了。

举一个例子,我们在泰国的时候,有一对夫妇,是香港人,他们带过两个儿子,双胞胎儿子去泰国的一间国际学校读了一个夏日营的,那个夏令营只是三个星期,但已经对那个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因为那两个小朋友,他们在香港读书很辛苦, 我记得那个妈妈跟我们分享说:她的儿子11岁了,她很久没有听过她孩子洗澡的时候会唱歌,吹口哨了,在香港,因为他们有很多的功课,有很多班要上的,他们连洗澡的时间都没有。

但是她说他在酒店里面,听说她两个儿子经常在吹口哨唱歌,她感觉到她的儿子来到这里放轻松了。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之后她的儿子也跟她分享,泰国那一间学校的游泳教练很有意思,他们教游泳的时候,不会逼学生练够十个圈才可以停,他是让你去试一下,如果不可以,再试,如果还是不可以,不要紧,先休息一下,十分钟之后你再去试,他不会要求你有一个目标让你完成的。

那个教练会着重那个过程。这一点,我想可能我们中国香港,甚至日本 、韩国,都要学一学,究竟我们是不是真的要,使得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像一件产品一样,要有一个品质保证?

我觉得这主要是一个过程。

其实我们来到成都,看到中国是越来越发达以及越来越开放了,我们感受到大部分的家长的经济已经是非常好了。我们去到泰国,泰铢一年里面,已经贬值了百分之十一。

就是说,如果我租房是用一万元,我到了年尾只用九千元。第二就是你说那个经济的问题,其实我们不是离开了一个地方,就找不到钱的。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Matt太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自己现在住的房子出租,这样就会有一个现金的收入,再用这个收入在泰国再租另外一间房子,因为泰国的生活水准,会比我们低一点,你可以去选一些租金不是很贵的住处,有一些余钱你就可以用来做生活费。

另外有很多人说,我去到了没有工作怎么办?其实据我所知,很多人在泰国买了一些有特色的东西,通过网上去卖给别人,这也是解决你旅费的一个方法 。

Matt:我提议在泰国你可以去教中文,现在泰国有很多的中产阶层,他们让他们的小朋友学英文之外,最想的就是让他们学习中文。如果是他去找一个机构补习英文,可能是400泰铢一个小时。

但是如果你教普通话的,可能是800泰铢,大概 100多200元的人民币,而且这个是我们的母语,这是我们一个很好的本钱。

 

永远不要试图规划孩子的未来

你怎么看待,很多家长朋友担心让孩子边旅行边玩,会让孩子不知道自我约束,难以融入社会?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Matt: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拆开两边,首先要看小朋友怎么看自己。我从小在香港长大, 16 、17岁就去了英国读书,读完大学才回到香港。

我在香港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一直到我去到英国看了白金汉宫,再回到北京看故宫,我才知道我是一个中国人。

因为我成长在一个中西文化融合的环境当中,在水中央不知道是哪一边的。但我去到英国,我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是一个英国人。因为不单单是外表,每一次别人怎么对你、跟你沟通,我已经感觉到了。

我记得我去到英国读书的时候,同学问我:为什么你们中国有13亿人口,但是却没有一支球队可以打到世界杯?接着他又问了我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你从香港来,又不是英国人,为什么会去支持曼联这个球队?

那个时候我不懂回答,因为从小到大,我只是知道看英国足球,但是我不知道原来他们去支持那个足球队,是有一个文化,有一个根在这里的。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到我看完白金汉宫,看到它好像很金碧辉煌一样,但去和中国故宫历史比较,我看到完全是两回事,两个是不同级别的。所以在那个时候,我自己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我们带小朋友出去,其实是很希望可以告诉他们,我们是中国人。

很多人以为,你带他们到处旅游,会不会让他们丧失自己的身份 ?但我觉得反而是增强了对自己身份的认识。

因为每一次我们出去的时候,别人一定会问你哪里来的,我们就说我们是中国来。每一次我们参加国际学校的联欢会的时候,我们一定会穿我们中国新年的那些唐装去的。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因此我们一点都不担心会影响到我们的两个小朋友对自己身份的认识。我相信他们有自己中国人那种骄傲的同时懂得去尊重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不同肤色的人,这个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要做的。

我跟我太太从小就是跟着当年我们父母教我们的那套长大的。读好一点书,考好的大学,接着找一份好工作、然后结婚、买房子、生儿子,这些我全部做了。

但是到25岁时,我发现我是不开心的,所以我们突然之间惊醒了,究竟我们是不是也要用同一种方法,或者灌输同一个观念给我们的小朋友?

我记得杨澜访问英国维真集团的创办人理查德·布兰森时曾问:“你现在都60多70岁,你会想着什么时候退休呢?”他反问道,“退休?我每天都玩着我喜欢做的事,为什么要退休呢?”

同样的,就算巴菲特他现在很老了,都80岁了,他也没有想过退休。我们觉得当你做着你喜欢做的事,你不会觉得那个是工作的,你会觉得每天都是去玩。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从他们在这几年里面不同的角度转变当中,到以后他们对工作的热情, 会远远超越我跟我太太。因为他会懂得从开心,懂得从玩乐当中去寻找他工作。无论他想做一个演员,还是想做一个在网上卖东西的人,甚至他们读不读大学,我们已经全部放下了。

您对孩子接下来的规划是怎样的?有什么具体的计划?

Matt:一路上不断有家长朋友们问我们,你们对你小朋友有什么期望,有什么规划,很坦白说,我们不是规划着我们的小朋友,我们只是规划着我跟我太太而已。

Matt太太:我觉得其实不是我们教小朋友东西,我生了我的两个小朋友之后,发现,很多时候都是他们教的我。

比如我的两个儿子,他会和我说:“我很想很想画画,很想很想做手工,我们现在马上做吧。”

以前我还在上班的时候,我就会推脱,我会说:“先等一下,妈妈现在没有时间。因为我回家还要改作业,还在忙工作上的事。”

接着他们会说:“不行,妈妈,现在马上做吧,马上画吧,我很想画画。”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接着我自己就在想,其实我不应该推脱他,叫他迟一点做,其实他是活在当下,他觉得现在的这一刻去做是最好的,但是我就不是,我就在那里推搪他们,要他们迟一点再玩、迟一点再享受这个过程。

其实我们大人经常在延迟自己的快乐,觉得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把工作摆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其它东西摆到很低。但是孩子不是,他们很懂得活在当下,他们很懂得即时去享受,然后得到收获,那么我觉得很多时候,是我向他们学习,而不是我去教一些东西给他们。

Matt:其实我们在规划自己的时候,就变相去教了我们的小朋友,要怎么样去规划他们自己的生命。因为他看到爸爸妈妈计划的事全部都是开心的,他们自然而然知道要用这个方向来规划自己。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一个例子,很多家长都会帮他们的小朋友,去规划琴棋书画,我们在香港,我们叫他们做繁忙儿童。他们忙到一放学,可能就有两个补习班和兴趣班,星期六日又要继续上课,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让他自己创造,没有时间放空。

但我们有很多放空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填上去,以前在香港我们看到我们的大儿子好像对音乐很有兴趣,我就想:不如让他学弹琴但是每次弹完回来,都是弹那两个黑色的键,弹三个黑色键。

弹了两个月,都是这样的两个黑色键,三个黑色键,我们就发现其实他对这个东西没有兴趣的。其实他是好动的而不是想静静的坐下来的。

所以去到泰国,我们就尝试让他做其他的事,比如他去泰国跆拳道,因为两兄弟经常在家里打架,不如打好一点。

我很记得,第一次给他去学跆拳道之后,他睡到第二天七点钟才醒的,总共睡了14 、15个小时,我们就知道,这个事是适合他。所以今年我们来到成都之后,我们让他学足球,让他学中国的功夫,我们很开心看到,他每次回到家说:我今天学了什么招式。

我们发现,我们不可能帮他自己规划,但他会告诉你:爸爸我想学什么,我看到什么同学他有这个班上,我也想上。我们应该让他来作主导,而不是我说想要孩子学什么,就让孩子学什么。

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行程已过半

Matt太太:我们觉得他们将来不是我去规划的,而应该是他们自己去规划他们的人生。我教书有一段时间了,也看到很多的孩子人生是他父母规划的,但是他告诉我他是不开心的。他连大学选什么专业,都要询问爸爸妈妈,读的时候是为了爸爸妈妈,但是要真正做的时候,其实他们不想做。

很多父母想规划自己的孩子,希望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我对他们的唯一期望就是,他们只要开心就好。其实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说白了是为了过一个很开心,很有意义的人生。

不是说他赚很多钱,生活条件很好就一定开心的,我见过很多很有钱的人,一点都不开心,他们的生活只有担心。我不想我的孩子是这样,他的人生想怎么走,是他的决定,他会自己为自己规划。

 

少年商学院微信相关文章

用三倍于平常的耐心带孩子博物旅行

孩子带我“慢旅行”:济州岛能玩17天

去欧美旅行的,鄙视去新马泰的?

孩子不应只是旅行中的“小跟班”

孩子越小越要带Ta环球旅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