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的本质,是恢复人类的天真”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的分享文章,我们已与之联系授权。
我在哈佛做一年博士后,这一年,除了领钱,基本也没有什么别的任务。为了防止自己整天缩在家里,把薄薄的那一沓钱翻来覆去地数,我决定去旁听几门课。
那天我去学校我所在的机构,跟机构里的秘书表达了此意。她非常干脆地说,没问题啊,只要教授同意,都可以呀。我问,有没有一个什么社科方面的课程清单,我看看有什么课可选。我问的时候,想象的是几页纸,可以站那顺手翻完。结果说时迟那时快,柔弱的女秘书突然掏出一个庞然大物,向我递过来,我伸手一接,胳膊差点因为不堪重负而当场脱臼。
定睛一看,这本1000多页的玩意儿仅仅是本科和文理学院的课程表及课程的简单介绍(一般3-5行的介绍)。我估计,把哈佛全校的课程名单一一排列出来,是不是得绕上赤道一周两周啊。
端着它回到办公室,仔细研读起来。如同一个饥饿无比的人,捧着一个写满了各种山珍海味的菜单,边咽着口水边往下读。让我震撼的不仅仅是哈佛所提供的课程之多,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课程之人性化。
哈佛大学之所以是一流的大学,当然是因为它最有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了最先进的设备和雇了最牛的教授。但是同时,也是因为它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而这一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在它的“核心课程”上。
所谓“核心课程”,就是学校提供给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础课,学生必须从中选出几门作为必修课。这些基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他所置身的世界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这样当他置身于自己的专业时,能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不过是一个巨大有机体里面的一个毛细血管。
哈佛的“核心课程”分成七个板块:外国文化、历史学、文学和艺术、道德伦理、定量推理、科学和社会分析。拿道德伦理这个板块作为例子,所给的课程包括:
- 民主与平等
- 正义
- 国际关系与伦理
- 伦理学中的基本问题
- 儒家人文主义
- 有神论与道德观念
- 自我,自由与存在
- 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奴隶制
- 社会反抗的道德基础
- 共和政府的理论与实践
- 比较宗教伦理
- 传统中国的伦理和政治理论
- 古代与中世纪政治哲学史
- 现代政治哲学史
“科学”板块所给课程包括:
- 光与物质的性质
- 空气
- 宇宙中的物质
- 观察太阳与恒星
- 时间
- 爱因斯坦革命
- 环境的风险与灾难
- 现实中的物理
- 音乐和声音的物理学
- 看不见的世界:科技与公共政策
- 能源、环境与工业发展
其他的板块就不列了,太长。基本上,“核心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能够先看一眼森林。最好能够把这个森林地图印在大脑上,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路。
我再列一些“本科新生研讨会”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什么宗旨、什么来头,我不大清楚,但是有些课程名称开得非常诱人,因为名单太长,我只列上那些我感兴趣的课程——也就是如果我有三头六臂会去旁听的课程:
- 人的进化
- 翅膀的进化
- 细菌的历史
- 银河与宇宙
- 象棋与数学
- 疾病的话语
- DNA简史
- 美国的儿童医疗卫生政策
- 道德判断的本质
- 火星上的水
- 医药公司与全球健康
- 传染病对历史的影响
- 非洲的艾滋病
- 关于意识的科学研究
- 什么是大学
- 俄罗斯小说中的爱情
- 怀疑主义与知识
- 基督教与美
- 浮士德
- 黑人作家笔下的白人
- 香蕉的文化历史
-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 苏格拉底及其批评者
- 怎样读中国的诗歌
- 互联网与法律
- 美国的70年代
- 语言与政治
- 美国的总统选举
- 60年代的青春文化
- 盗版
- 全球变暖与公共政策
- 公共健康与不平等
- 公墓的历史
- “犯罪”的概念
- 烟草的历史
- 酷刑与现代法律
- 大脑的测量:心理学实验的兴起
你看,随便这么一列,就有37个。对于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来说,这些课程简直就是一场饕餮之宴,举着筷子,不知从何下手。
不知道清华北大,能给那些刚刚背井离乡的18岁孩子,开出上述37门课中的几门。
我相信,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大学要造就的,正是达尔文的天真、爱因斯坦的天真、黑格尔的天真、顾准的天真,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顾的“呆子气”。“成熟的人”永远是在告诉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变的。
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像星星一样在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