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帮孩子做作业了,因为那是在帮倒忙 | 少年商学院

别再帮孩子做作业了,因为那是在帮倒忙

别再帮孩子做作业了,因为那是在帮倒忙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第393次分享,原文来自《大西洋月刊》,作者Dana Goldstein,我们已和她邮件联络授权。

美国养育孩子的一个中心准则就是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学校教育:与老师会面,在学校做志愿活动,帮孩子完成作业,还有做其他一大堆没几个父母有时间做的事情。这种义务已经深深印进了美国价值观,很少有父母或老师质疑这些事的合理性。

直到2014年初,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杜克大学两位名叫Keith Robinson和Angel L.Harris的社会学教授,开展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研究,研究父母的参与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结论是:基本上,父母的帮忙没什么正面效果。

研究人员全程跟踪了近30年美国父母的63种参与孩子学业的活动,从帮孩子做作业,到和孩子讨论大学计划,乃至在孩子的学校做志愿活动等。研究人员将孩子包括阅读和数学成绩在内的学业表现和父母参与的活动挂钩。

研究人员的发现让他们自己震惊了:大多可测的父母参与似乎并没有对孩子的学业有直接帮助,甚至没有间接助力,不管父母是什么种族、处于哪个社会阶层以及教育水平如何。

你是不是每天晚上都检查女儿的作业?两位社会学教授在发表的题为《父母参与孩子学业的影响》的论文中说,父母的参与不会帮助提高考试中的分数。孩子上中学以后,父母的帮助还会让成绩下滑。

同样,父母经常见老师和校长,孩子也不见得比其他人成绩好。还有其他活动也根本就帮助不了孩子:旁听课;帮孩子选高中课程;特别是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惩罚他,严格规定什么时候做作业,怎么做作业等。这样搀和不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更高热情,反而可能会变得紧张。

Robinson说,家长们的通病是,总想着告诉学校和孩子应该做什么,却往往没有让孩子参与讨论。

美国父母参与学校事务之所以成为教条,有一个原因就是政府积极鼓励。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联邦政府已经投入数百万美元帮助父母参与学校事务,特别是低收入父母。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项目要求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还要求学校与家长交谈时采用家长的第一语言。然而这项新研究开始之前,没有人用数据测试过这个假设——父母与孩子密切的关系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是否成立。

尽管Robinson和Harris非常反对这个假设,他们仍然发现有那么几样事情有用,比如在小孩子面前大声朗读(不到一半的家长会每天给孩子读书),还有和中学的孩子讨论大学计划(少年商学院微信编辑注:我们倡导孩子在中学阶段参加实地职业启蒙等实践项目,也即将推出此类产品)。

作为研究的一部分,Robinson还在德克萨斯大学对自己的本科学生进行了非正式调查,询问他们父母对自己的学业帮助有多大。他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对父母督促自己,或者正式参加学校事务没有什么印象,有的根本没有印象。学生们反而还把父母描述成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又袖手旁观的人。说白了,孩子们是靠自己学习的。

两位授权没有把非常有力的父母参与算进来,比如请家教、给问题学生请治疗师、为孩子读大学专门存款等。有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有的会费尽心思给孩子找好学校,有的却选择就近读书,这一点他们也没有考虑。

总之,这些发现可以让焦虑的父母放松,他们不必挤出时间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的烤饼义卖了。

当然,也应当看到父母参与对改善孩子学习环境好的影响。譬如一些父母虽然在学校“纠缠不休”,但他们的努力使得教育社区焕发生机,并敦促学校开展更多课外活动,比如艺术、音乐和社团等。这一类的参与可能不会直接影响考试成绩,但是可以把学校变成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地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