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君说:全国中小学已经逐步恢复开学,没想到刚开学就迎来了期中考试。可以说,每到考试周,总会上演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情景剧:孩子考砸了要不要骂?孩子考好了要不要奖?
最近知乎上也有个引起大家的热议:如何合理拒绝女儿「假若月考年级第一名,就奖励 500 元」的要求?看看今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如何看待这一话题的。
有一年期末考试之前,我接到了一位家长的电话。
电话中,这位家长支支吾吾地和我提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请求——“老师,能不能麻烦您,在判卷子的时候,把作文分压低一点儿,您也和其他老师说说,看能不能在给分有自由空间的题目上,稍微把分数压一压?”
我很震惊——从教多年,家长们都是希望孩子分数越高越好,从来没遇到过主动要求压分的家长。
期中考试结束后,因为孩子的成绩不甚理想。为了激励孩子,他们承诺只要孩子期末考试能考进年级前五,就给他一万元的奖金。
原本只是想激孩子奋进,没想到孩子真的开始为了这笔奖金拼命,几次月考,成绩一次比一次好。眼看期末考试就要到了,对于进前五,孩子信心满满。
家长此时却犯了难,当初只是作为鼓励顺嘴一说,也没想过孩子真能考进前五。不给吧,没信用;给吧,又觉得钱实在太多了。实在想不出办法,只好求助老师,寄希望于在分数上作弊。
我当然没有同意这个请求,并且很认真地和这位家长长谈了一次。我告诉他:“既然已经承诺,就要无条件兑现。家长的守信,对一个孩子所能产生的方方面面的积极影响,要远比一万元的奖金珍贵得多。”
最后,孩子考进了前五,也顺利拿到了奖金。如果我们已经与孩子提前约定好与成绩相对应的物质奖励,那么一旦孩子达到约定成绩,父母一定要无条件兑现诺言。
亲子间的彼此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一对重视承诺的父母,才能养育出一个重视承诺的孩子。那么,以物质或金钱作为好成绩的奖励,到底可不可行呢?我认为,这件事要有区别地去看待和讨论。
在孩子刚刚入学、自律性尚不强、学习习惯也正在养成的阶段,适度的物质奖励,是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但是物质奖励的方式,最好不简单设置为“你考了多少分,我就给你买一个什么什么”。这个形式看似简单明确,大人孩子都高兴,但以长远眼光看,存在一定的弊端。
约定兑现时间如果设置得过长(如开学初约定期末成绩等)很可能让孩子因为坚持不住或想法改变等原因半途而废;约定兑现的时间如果设置得过短,也容易让奖励产生的动力逐渐变弱,让奖励的积极作用逐渐递减。
此外,如果物质奖励不能找到一个相对恰当的形式,还可能让孩子在短期目标实现后忽然失去方向。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就经常可见这样一类孩子——他们在考上大学后,会瞬间变身“咸鱼”,终日无所事事。
因为他们此前一直追寻的目标就是“考大学”,家长也会告诉他们:只要你考上了大学,你要什么我给什么。
所以大学考上了,他的生活就突然失去目标了。这就是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忽视的一个问题:我们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好好学习是为了考大学,可是我们没有告诉孩子,考上大学是为了什么。
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把最初的奖励机制,在充分民主和尊重的基础上,设置成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的方式。
比如,我们可以把奖励的兑现形式设立成“积分制”,把奖励的对象从“考试成绩”变为“每日计划”。
当然,“积分”的形式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喜好自由选择。比如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常见的“小红花”、“五角星”、“小贴纸”,本质就是“积分制”。
我们可以和孩子共同平等商议一个每日计划表,计划表可以根据平时和节假日来划分,它的制定应该要考虑三个方面:
首先应该是科学的。例如计划中涉及“记忆”的内容,是否参考了遗忘曲线规律?计划的具体设定,是否难易结合,让孩子能够在完成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其次,这个计划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不断调整;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定充分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符合孩子的实际能力。计划要很具体,且可执行性强,这也和我们刚刚说到的“计划是否给予孩子成就感”是紧密相联的。
每完成一项计划,我们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积分。不同的计划内容,积分可以有区别,但我们要和孩子一起进行商议具体积分,在过程中充分参考和尊重孩子的想法。
积分可以在一定时间后直接换成钱,这笔钱,孩子可以自由支配。我们放弃考试成绩而以每日计划取而代之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意识一旦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那么理想的成绩,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而这种学习意识和习惯,才会真正让孩子受益终身。
在这种积分奖励机制中,每日的计划完成,获得相应积分,是一个短期目标,相对容易实现,孩子的每一天都会因此过得很充实。
而积分积攒到一定时间段可以直接换成钱,又是一个相对长期的目标。每一个短期目标的实现,都是为了后面的长期目标。
如此一来,既能够让孩子每天都对目标实现充满满足感和成就感,也不会让孩子很快产生倦怠感,因为后面还有一个长期目标在等待着他。
至于积分换成的钱要买什么东西,由孩子自己做主,家长也可以适当给予建议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
这个“积分制”的奖励机制,我也曾作为个人建议提供给了周围一些同事朋友,大家实践之后,效果都不错。
有的孩子用积分换的钱买了一套心仪已久的很贵的书,也有的孩子用这笔钱给自己换了一台电脑……钱换成了心仪的东西,每日的积分还在继续积攒,所以这个积分奖励机制形成的动力,要相对持久。
这种奖励方式,给予了孩子长短期不同目标以及充分动力与尊重的同时,还锻炼了孩子的理财能力,让他们逐渐学会对金钱进行合理规划。
当孩子逐渐长大,学习意识已经建立,学习习惯已经养成,家长就要逐渐在生活中引入“理想”教育。所谓“理想”教育,就是既要赋予学习“仰望星空”的更高远意义,同时又要让它与我们自己的生活紧密结合。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日常阅读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比如一些人物故事,来把理想的意义具体化。
像这场突然而来的疫情,钟南山院士以及众多和他一样的医务工作者让我们看到,白衣战士的理想,就是通过自己对热爱的追求和追求路上的不懈努力,最终有能力保护和治愈别人。
我们还可以在每一场家庭旅行中有意识地多输入一些人文性内容,一些名人故居、祠堂,以及大学、博物馆等。
让孩子看到世界更丰富的一面,让他们在看世界的过程中逐渐明白:世界很大,而学习的意义,就是为了能让我们能看懂这个世界,了解她的广度和深度。
无论是前期的单纯物质奖励,还是后期的理想教育,都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一件事: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努力学习,是为了获得自己想要拥有的一切。
为了让这一理念更加深入和稳固,家长们在进行奖励机制和理想教育的同时,还要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不为成绩而批评孩子。
如果孩子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一起寻找和分析原因,以及解决的具体措施;同时,要给予孩子适度的安慰。
因为成绩不理想,最沮丧的其实是孩子自己,此时家长不要再加以责骂。如此,“学习是自己的事”这一概念,才能真正逐渐渗透到孩子的内心。
对任何事物的思考的评判,都不能误入“非黑即白”的极端模式。大人在完成一项工作、取得某些成绩之后,尚且会给自己一些奖励,孩子有这样的期盼,也是人之常情。
物质奖励既不是有些家长眼里的“洪水猛兽”,但也不能作为家长躲在舒适区心安理得的“偷懒”方式。
我们在实行物质奖励之前,首先要思考清楚:物质奖励,只是一种形式和过渡,而不是最终目的。
我们采用物质奖励形式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前文所述,是让孩子建立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拥有长期的目标。
这个目标最开始时可能是一套书,一台电脑。慢慢地,可能变成一所心仪的大学,一个心仪的专业,最终变成自己愿意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人生愿景。
这就要依靠家长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教育手段和形式,持之以恒地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
任何教育手段和形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也要为最终目的服务。想实现一个长久的教育目标,就要提前对它进行思考、分析和规划,以确定教育和引导的模式。
只有这样,每一种教育形式才可能最大程度地绕开其可能产生的弊端,助力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