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最后一名还给奖励,一味的“鼓励式教育”其实在摧毁孩子的自信 | 少年商学院

得最后一名还给奖励,一味的“鼓励式教育”其实在摧毁孩子的自信

得最后一名还给奖励,一味的“鼓励式教育”其实在摧毁孩子的自信

您的掌上国际教育助手

点击标题下方“少年商学院”订阅

编辑整理丨微信公号“阅读第一”

学院君说:中国传统教育崇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孩子鲜有表扬,不过现在年轻的75后、80后家长们,越来越崇尚国际上流行的“鼓励式教育”,经常表扬和奖励孩子。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凡事过犹不及。

Simon Sinek,世界知名的领导力导师、微软等企业的顾问,在做客访谈节目Inside Quest 时,就谈到了当年那些童年、青春期被父母捧在手心上的85后、90后一代,在进入职场后,自信心如何被瞬间摧毁。他寻根溯源,提醒05后、10后孩子的父母:如果再不改变,孩子的明天将面临同样的尴尬。

(点击上方视频看Simon Sinek的精彩发言)

以下是访谈内容精华:

千禧世代是一群大概出生在1984年及之后的人(80后,90后),他们很难管理,被认为自我感觉良好、自恋、自我为中心、不专注、懒惰。其中自我感觉良好是最严重的。

因为他们常让主管感到无从管起,很多管理层也一直问千禧世代,“你们到底想要什么?”

千禧世代会回答:“我们希望工作能给我们使命感。”或者说“我们希望带来‘影响’。”(先不管这“影响”是褒义还是贬义。)

还有的会说:“我们要免费食物和懒人沙发。”

所以有些公司会给他们明确的使命感,还有很多免费食物及懒人沙发。但不知为什么,他们还是不开心

父母过分的鼓励和爱护

造就自尊心更低的一代

我们称之为“千禧世代”的这群人,大部分是在失败的家庭教育下成长的。比如,他们无时无刻都被鼓励说,“你很特别”;“想要什么都可以”,哪怕只是因为他们想要。

有些孩子能进资优班不是因为他们很优秀,而是因为他们父母去学校抱怨;有些人得A,不是因为他们靠实力,而是因为老师只是不想对付家长。

有些小朋友得了最后一名都还有奖励——“参与奖”。但科学已经很明确地指出,这不仅使那些真正努力付出的人所得到的奖励贬值,同时也让最后一名的人觉得很尴尬,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不配,结果他们的感受更糟糕。

所以当这代人毕业进入职场,被推进现实后,突然发现自己其实没那么特别,妈妈也没办法帮自己争取晋升,最后一名什么都没有,也不再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他们的自我意识瞬间崩溃,造就了一个自尊心比前个世代还低的世代。

另外还有个附带问题,我们是在社交媒体的时代中长大,换句话说,我们擅长美化事物。就算我们很沮丧,也擅长向其他人展示生活有多么的美好,对吧?

所以看起来他们都很坚强,好像什么事都想通了。但事实上,他们一点都不坚强,而且大部分人很多事情都没有想通。

所以当前辈们问“我们该怎么办?”时,他们可能嘴上理直气壮地说,“就这样干啊”,但其实他们什么都不懂。

但自尊心低不是他们的错。

 

玩手机很溜

但不会建立深层社交关系

第二点是科技。

使用社交媒体和手机时,我们的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所以当你收到微信时,感觉非常好对吧?

而当我们遇到怪事、情绪差、感到寂寞时,你就会对10个朋友发10条信息,“在吗”、“在吗”、“在吗”、“在吗”……

那是因为收到回复时,你会感到开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一直刷新页面,看自己是不是在掉粉,掉粉了又在纠结,难道我做错了什么了吗?他们不再喜欢我了吗?年纪小的孩子被取关时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因为当你得到这些(例如收到信息、被点赞等等),也同时得到多巴胺,你就会有快感。

但多巴胺就是我们抽烟、喝酒、赌博时分泌的同一种化学物质,换句话说,非常具有成瘾性。

我们抽烟、喝酒、赌博都有年龄限制,但在使用社交媒体和手机却没有年龄限制!这就等于把酒柜打开,跟青少年说,如果青春期这玩意儿让你心情低落……那你可以(喝酒)……

现在基本上就是这种状况,一整代人在高压的青春期时可以无所顾忌的通过社交媒体和手机接触令人麻痹的多巴胺。为什么这点很要命?

因为这就像酗酒一样。

几乎所有酗酒的人,都是在青春期接触酒精的。青春期是我们人生中焦虑感非常高的一段时间,有些人无意中发现酒精的多巴胺的麻痹效果,让他们可以处理青春期带来的焦虑感。

而不幸的是,这从此就植入他们的大脑,当他们遇到重大困难时就不会去找人帮忙,而是去找酒瓶。社交压力,财务压力,工作压力,这差不多都是有酗酒问题的人喝酒的主要原因。

但青春期本该是去学习如何依靠朋友,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让我们适应家庭以外更大的聚落文化的一环。

现在的状况就是,我们允许这些制造多巴胺的设备(手机)和社交媒体不受限制地被使用,在孩子成长过程植入到他们的大脑,导致太多的孩子不懂得如何建立深层、较有意义的关系。

千禧一代承认,很多友情其实很肤浅,他们不指望、不依赖朋友,虽然他们跟朋友一起享乐,但他们也明白当有更好的事物出现时自己会被取代。

深层关系不存在,因为他们没有真正训练过这技能,更惨的是,他们对压力没有应对机制。

所以当这一代孩子人生中出现重大压力时,他们不会去找人帮忙,而是会转向电子设备,转向社交媒体,转向这些提供短暂缓解的选项。

有科学家证实,那些花大量时间刷朋友圈的人,比少玩朋友圈的人,患忧郁症的比例更高,所以这些东西需要适量。

喝酒本身不是坏事,喝太多酒才是坏事;赌博很好玩,赌太多才会很危险。社交媒体及手机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失调。如果你和朋友一起吃晚餐,却在跟不在场的人发信息,这就很有问题,这就是成瘾症状。如果你起床的第一件事是看手机,而不是跟伴侣道早安的话,你就是成瘾了。

就跟其他成瘾症状一样,它迟早会摧毁你们的关系。它会浪费你的时间、金钱,会让你的生命沉沦。所以这代孩子成长起来,不但有着较低的自尊心,而且还没有压力的应对机制。

“瞬间满足”养成没耐心的孩子

难以找到深层的满足感

现在再把没耐心这点加进来。这一代孩子在“瞬间满足”的世界中成长。

要买东西?上亚马逊,东西隔天就送过来了。

想看电影?上网就可以了,都不用在电影院等播放。

想看电视节目?追剧?不需要一周一周地等了对吧?有很多人忍着整季不看,就是为了播完后一次过追完。

任何你想要的东西,都随叫随到,瞬间满足,除了工作成就感、感情的强化。这些东西都有着缓慢、曲折、令人不安、混乱的过程。

所以我不断遇到这些刚毕业的优秀、美好、充满理想、勤奋的聪明孩子们,他们身处入门级的工作岗位。

我跟他们坐下闲聊,问道:

——“工作怎么样啊?”

——“我想我可能会离职……”

——“为什么呀?”

——“我没有(给公司)带来任何影响……

——“你才来8个月!

他们就像是站在山脚下,怀揣着“影响世界”的抽象概念——那是山顶。但他们没有完整地看这座山。

上山顶需要一个过程,我不管你上山的速度是快还是慢,但山一直都在那里,所以这一代年轻人必须要学的是耐心

那些非常有意义的事,比如爱,或是工作成就感,喜悦,对生命的热爱,自信心,技能,任何这些东西的养成都需要时间。

有时候你可以分区域地加速,但是整个旅程,确实很复杂、冗长及艰巨。如果你没在学习这些技能时寻求帮助,你会掉下山。

这导致的最坏的状况,其实现在已经看得到了,最坏的情况是自杀率升高。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忧郁症而缺课或退学,越来越多人滥药致死,这是前所未有的。

而在缺乏耐心导致的结果中,最好的情况也只是:这整代人,无法在生命中找到喜悦。他们无法在工作或生活中找到深层的满足感。他们就这样度过一生,一切都觉得“还好”。

——“你工作怎样?”

——“还好,跟昨天一样。”

——“你感情生活如何?”

——“还好……”

这已经是他们所能得到的最理想的结果了。

 

您是否赞成

“得最后一名的孩子也需奖励”?

点击右下“写留言”分享交流吧!

 

作者与授权

本文转自微信公号“阅读第一”。我们已获其授权并做了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