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女孩熬夜刷抖音打游戏,高情商家长这样疏导孩子沉迷电子产品
文 | 米饭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副主编
最近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孩子都在家里上课,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也成倍增长。前几天,我就在家长群里看到了一位家长的求助:
12岁女孩网瘾重该怎么引导,经常趁家长不注意晚上躲被窝打游戏或者刷抖音,教育了很多次就是不改。
可以说,在这个求助背后,我们看到了亲子间最常见的矛盾。
多常见?美国Common Sense Media有个数据——2011年,0-8岁的孩子有62%从未用过电子设备,到了2013年,仅有28%的孩子没用过。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城市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曾对30000多名3-14岁儿童及其家长做过调查,结果显示,超9成孩子从3岁起就接触手机,超8成孩子从3岁起就接触电脑。
但同期,却有超6成家长表示,没为孩子筛选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应用程序。他们更倾向于简单粗暴地下禁止令。
可一味防堵,效果真的好么?腾讯最近推出“成长守护平台”,让家长通过关联孩子的QQ和微信账号,查看孩子的玩游戏记录、消费记录,甚至能一键禁止孩子的游戏。
但受访孩子的意见,却给这个功能破了冷水:“我完全可以用其他办法来对抗!其实,很多同学都有小号的。”、“被监视的感觉,完全不尊重人,我都这么大了,用这种方法也太小儿科了。”……
孩子们更喜欢的,是家长像朋友一样沟通,了解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的乐趣,对酷炫的电子产品的天然的喜欢,适当做出积极的引导。
少年商学院分析高情商家长们的做法,发现他们并非一味防堵,而是分别从“设立规矩”、“明确目的”、“发展兴趣”这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学会和电子产品打交道的方式。我们就来看看这三步走,干货满满。
01 第一步:设立规矩 但大人得一起遵守
对电子产品立规矩,也是培养孩子“契约精神”的开始。
美国一个四口之家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借鉴。这个家庭,有两个孩子——13岁的哥哥Jaden,7岁的妹妹April。为了约束全家人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他们签了一个协议,这个协议,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人也得守规矩!
1、任何人不能在晚饭、家庭电视、电影时间玩手机、收信息或者接电话。手机的自动语音回复功能,就是为这些场合设计的,请设置起来。
2、任何人用完iPad之后,要负责把它插到充电处,以方便下一个要用的人能找得到并且能使用。
3、当哥哥和妹妹在跟妈妈说话时,妈妈需要把笔记本盖上,认真听。同样,妈妈跟孩子们沟通时,也要暂时停下正使用的电子产品。
4、如果爸爸妈妈在周末或者度假的时候闷着头看电脑或看手机,那哥哥和妹妹也有权要求同样的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而且,爸爸妈妈不能批评或打扰。
这份协议,还强调“有偿使用”,让孩子更珍惜自己使用电子产品的机会,而不是把玩手机、玩电脑视为打发时间的消遣:
5、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得把果汁放在电脑附近。
6、当哥哥正在使用电脑,而妹妹也想用的时候,不能马上抢过来,同样也适用于哥哥。除非是需要使用电脑来做作业,那是可以拥有绝对优先权的。
7、哥哥要连续做三个月的家务,每月挣20美元,他才可以开始购买手机流量套餐。
8、当哥哥的手机购买了流量套餐之后,他在睡觉前需要把手机放在客厅固定的地方。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一碰电子产品,就像丢了魂,不和人交流,这个问题,这一家也很好地解决了:
9、哥哥或妹妹如果在YouTube上看到特别好玩的视频,可以给爸爸妈妈分享;而且,爸爸妈妈至少要给他们15分钟,认真听他们说为什么他们这么喜欢这段视频。
10、每个月我们需要有一次全家的游戏时间,可以是桌游,猜字游戏,或者wii的运动游戏等。
11、每周我们需要有一次全家movie night(电影夜)。
12、爸爸或妈妈每周要花15分钟听哥哥和妹妹给她讲解怎么玩“我的世界(Minecraft)”这款游戏。
13、我们每周需要安排一个全家technology-free(没有电子技术)的活动,比如徒步,骑自行车,钓鱼等等。
这份协议,由少年商学院特约撰稿人、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妈妈逃妈推荐。其实在欧美,孩子各种习惯的培养,往往都借助这种颇有仪式感的家庭合同,比如我们分享过的《美国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竟然与常和父母签各种合同息息相关》。
02 第二步:明确目的 电子产品也是绝佳学习工具
如果说,Jaden和April一家的做法,还停留在“有效隔离”的层面,下面这个家庭的做法,就是再进一步——“主动出击”、“积极利用”,明确我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最终目的,激发孩子的探索和学习热情。
这是少年商学院专栏作者、新西兰华人IT工程师刘向元的故事。
有段时间,他儿子特别迷外星人,在网上搜罗了很多外星人的图片。他就琢磨,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做一副外星人卡片呢?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他立马下了一个PhotoShop,教孩子修改图片,包括抠图、确定尺寸等,最后还打印了出来,做成卡片。
操作前,他还怕这对小同学来说会有点难,事实却证明,不到一会儿他就上手了,一个人在那儿玩得津津有味。
这件事以后,他就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转变思维,不要觉得电脑就是用来看动画片或者玩游戏的,它还能帮我们完成许多更有趣、有意义的事情。
遇上学校里老师在讲三维图形,他们就出动了另一款画图软件——Google的SketchUp,什么是正方形、什么是正方体、什么又是四面体……自己画一下,很快就明白了,比起讲半天理论,可不止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遇上数学比赛、做调查、写报告等,他也鼓励儿子用电脑搜索,后来,他的儿子还参与给班级设计了一个网上论坛。
对电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和儿子的争吵也减少了很多。
以前,小伙子心中装的都是电脑游戏,一度把他和太太折磨得有点儿抓狂,也不是没试过“约法三章”——规定只能在周末才可以玩儿游戏,每次不能超过半个小时。
规则制定后,还煞有其事地让儿子签了字、画了押,坚持没多久就缴械投降了——孩子竟想瞒着他们,大晚上地起来玩。
现在,小伙子还玩电子游戏,但更多时候,他喜欢自己去发现好玩的功能:
有的时候上YOUTUBE去找自己喜欢的歌曲; 在注册了邮箱地址后,他会不时给国内的朋友写信;
自己搜索查询喜欢的玩具在哪个商店里有买,还要货比三家;
用电脑练习中文发音……
03 第三步:发展兴趣 借电子产品激发探索欲
现在,什么东西都讲究“电子化”,电子产品玩得溜的孩子,更有可能发展出一些酷炫的兴趣。
比如定居芝加哥的美国华人妈妈Diana,她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态度一向开放。因为在美国,孩子不少作业,都需要借助电脑、iPad等完成。
她儿子有一次语文课的作业,老师要求他们把《星球大战》中的一幕重现出来,形式不限,目的呢,是锻炼孩子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梳理安排人物、情节的逻辑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
孩子就用电脑软件,做了个视频短片。看过的人都说音效棒、节奏强、分镜头生动,点击下方视频就能观看:
后来,他又自己给自己加码,拍摄了《变形金刚》等系列短视频。这个兴趣一直持续到今天,不知不觉,都7年了。回顾这个过程,Diana总结的这段话,值得主张严格禁止电子产品的家长品读:
“自由自在的游戏方式,使他灵活地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和自身体验;内心驱动的能量让他专注而不怕挫折,在自我摸索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还有一点,那就是这个过程带给他无比的快乐和成就感。”
现在,Diana的儿子依然是个电子产品迷,但从没有沉沦在游戏当中。相反,他不断学习各种和动画制作相关的软件,比如iMovie、Scratch等,说不定以后还会直接报考动画专业,将来当个动画导演呢。
如果,当时Diana简单粗暴地下了禁止令,不仅孩子当时心里会不舒服,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美好的成长。
以上就是疏导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三个步骤,分别从孩子的习惯、动机和方向三个角度切入,带领孩子明确规矩、转化思维,最终把电子产品变成自己发展兴趣的工具。
当然,这一切都有个前提,那就是家长自己遇到问题不必暴跳如雷,不必非黑即白,而是尊重孩子对电子产品的喜爱。
循循善诱,这才能让电子产品成为孩子学习的帮手而非毒瘤。虽然未必百分百奏效,但像本文开头提及的悲剧一定不能再发生。
福利限时领取 |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少年商学院老师微信,每周可领取书单影单及纪录片资源,以及孩子国际化教育与成长规划的专属学习资源,进群更可每月享教育公开课。本周资源分享:「给孩子的博物馆纪录片」,共涉及全球30+个著名博物馆,让孩子足不出户就能开眼界、长见识,特别适合从小培养人文素养。每日限额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