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孩子从小被培养“情绪竞争力”,父母这样做张弛有度乐观向上 | 少年商学院

美国孩子从小被培养“情绪竞争力”,父母这样做张弛有度乐观向上

美国孩子从小被培养“情绪竞争力”,父母这样做张弛有度乐观向上

文 | 劳伦斯·科恩

临床心理学家

整理自《游戏力》一书

学院君说:过去,我们曾经就针对父母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分享过一篇文章(点击此处了解详情),孩子真的就是白纸,他们的行为其实就是我们行为的反馈。今天我们分享其姊妹篇,如何引导孩子学会用游戏的方式去处理解决问题,从小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今天很多父母,在对待养育孩子这件事上,态度很严肃、很认真,也很努力。但有些父母,他们同孩子在一起时,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缺了点什么呢?

缺的其实是一种“游戏力”。为人父母,需要一种活力,一种自信,一种情趣,一种幽默。与孩子一起游戏,用游戏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可以让孩子在欢乐与笑声中,感受到我们的爱。

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尤其在跟孩子发生争执和矛盾的时候,游戏经常能够很好地改变气氛和化解对峙,让父母和孩子重新融洽起来,甚至孩子身上的小问题也能在游戏中迎刃而解。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我们都经历过纯粹的快乐和满足,也体验过不同形式的恶劣情绪,包括痛苦、害怕、尴尬、伤心、焦虑、嫉妒等等。

当我们有情绪时,如果运气不错,我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出来:高兴时就大声笑出来,难过时就大声哭出来,因为害怕或生气而身子发抖……

如果不能自由地表达情绪,那么孩子或者把情绪封闭起来,为长大后的各种问题埋下祸根,或者通过其他形式间接发泄出来。

美国孩子从小被培养“情绪竞争力”,父母这样做张弛有度乐观向上

游戏力可以帮助孩子找回表达情绪的自由,避免因情绪压抑或者发泄不当而造成的潜在恶果。不表达情绪或者表达不当,都意味着孩子被困于无力感和孤独感的堡垒。

那么,我们该怎么用游戏力来迎接孩子情绪的暴风雨呢?

应对“发牌气”:

父母要用理解的态度陪伴孩子

有对夫妇来向我咨询,他们家的孩子在最近两年经常会发很大的脾气,而且情况越来越糟。每次遇到孩子发脾气的情况,我都会问父母几个问题。

你认为孩子发牌气时,实际是想表达些什么?

发完牌气后,孩子会比较快乐和轻松吗?是否感到更多的自信和联结?能否有更多的合作和参与?

发脾气是孩子表达及释放情绪的方式。一旦发泄完,孩子就会继续前进。

有时候,孩子在做手工、写作业、玩电脑游戏的过程中遇到挫折,自然就会发脾气。而发完脾气后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孩子忽然间更加理解了眼前的任务,从而发挥出更多创造力,并取得更多成就。

孩子发脾气时确实像是暴风雨来临,但是,这场暴风雨却冲开了无力感的大门。如果他们不能表达受挫的丧情绪,或者因为发脾气而受到处罚,那么挫折感就会继续干扰他们的快乐,以及合作和取得成就的能力。

美国孩子从小被培养“情绪竞争力”,父母这样做张弛有度乐观向上

专家表示:“孩子发脾气,如果父母能够用理解的态度陪伴孩子,为他提供情感的支持,那么即使是要坚决阻止孩子做某些事情,孩子也仍然会知道:在心灵经历黑暗的时刻,自己是不会孤单一人的。

在上述的家庭中,小男孩发脾气时不是被哥哥们忽视,就是被嘲笑。这对他来说实在太痛苦了,他只是希望哥哥们能够视自己为他们中的一员,能够稍稍等一等他,让他能够赶上他们一点儿。可是,哥哥们却不太能安慰和支持这个爱发脾气的小弟弟。

对此,我提出了一些建议。了让孩子玩他想玩的任何游戏之外,还可以在游戏中专门安排针对挫折感的游戏。

例如,“谁来领路”这个游戏可以使他有机会成为领路人,也可以让他在跟随别人时放心地感到不会被领路者丢弃(因为哥哥们经常会丢弃他)。另外,安排某一个哥哥跟他单独游戏,因为一对一的时候,哥哥会比大伙在一起时更照顾弟弟。

美国孩子从小被培养“情绪竞争力”,父母这样做张弛有度乐观向上

由于孩子大部分发脾气的情况都发生在全家外出时,因此我建议他们出门前问问孩子:“你今天希望怎么进行?”“我们要回家的时候,你觉得我怎么做比较好?”“哥哥们想要做你不能做的事情时,你希望我们怎么帮忙?”

语气要随意轻松,而不要带有讽刺。孩子可能无法回答所有的问题,但至少他可以从中知道,你在考虑他的处境并且在努力让他一起来解决问题。

我自己经常用这样的方法来防止孩子发脾气——

在情况即将失控时,我就兴致勃勃地说:“看来现在必须要有人尖叫才行。是我来,还是你来?”

或者:“大家都有点不开心了,我们来开个‘哈哈大会’吧!”(“哈哈大会”是大家先假装笑,后来就会真的笑出来。)

或者:“你敢跟我来一场‘拇指决斗’吗?”类似这些傻乎乎的话可以帮助大家恢复心情。

美国孩子从小被培养“情绪竞争力”,父母这样做张弛有度乐观向上

应对“恐惧”和“焦虑”:

把他们从情绪中释放出来

我们不希望孩子害怕,所以会说:“没什么好怕的,别那么胆小!”或者:“如果你害怕,那就别游泳了!”恐惧很正常,它是人类的基本情绪,甚至是生存本能的需要。

很多孩子都带着很多的恐惧,但却没有机会来表达。恐惧积累所导致的,要么是鲁莽,要么是害羞、拘谨,要么是焦虑。

鲁莽的孩子需要有人和他们一起爬树,向他们示范如何安全地进行冒险,并用平静的情绪感染他们。

当孩子害羞、拘谨时,我们需要通过游戏把他们从小世界里拉出来。他们需要我们陪着从滑梯上滑下来,多试几次后他们才能自如地加入其他孩子。把害羞的孩子扔进水里是无法逼他们学会游泳的,但是让他们永远留在家里也不是办法。

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孩子半隐半现的恐惧,也就是焦虑,彻底地释放出来。游戏,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是帮助孩子释放情绪的好方法。

美国孩子从小被培养“情绪竞争力”,父母这样做张弛有度乐观向上

有些孩子通过谈话就可以消除焦虑,但更多孩子是用游戏释放焦虑的。他们可能幻想某个角色不断地遇到麻烦,然后再被拯救。他们花几小时设计和建造无敌的宇宙飞船,象征性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几年前“解忧娃娃”风靡一时,小孩子可以对着“解忧娃娃”诉说自己的烦忧。同娃娃说话是一种很好的过渡,孩子以往是用单纯的游戏方式来面对恐惧,而这时正是在逐渐练习用语言表达情绪。

艺术形式也是释放焦虑或恐惧的最佳方式之一,无论是唱歌、跳舞,还是画、写作、陶艺制作,都能发挥作用。

“哇,你在喉咙上画了个很紧的蝴蝶结,如果它会说话,它会说什么呢?”

“如果你肚子里的这些蝴蝶会跳舞,它们会怎么跳?”

“噢,你梦见可怕的怪物了,你可以把它画出来吗?”

很多孩子不需要引导,就会把恐惧和焦虑带到他们的游戏之中。而另一些孩子则需要一些提示,如咱们假装去看牙医”,或者“昨天晚上好可怕啊,咱们假装再演一遍吧?

美国孩子从小被培养“情绪竞争力”,父母这样做张弛有度乐观向上

应对“哭泣”:

请不要让他自己哭

眼泪,是最好的朋友,当我们用哭泣来释放难过、失落和悲伤的情绪后,我们会感到舒服很多,能够更理智地思考,并最终复原。而假如此时,有一个关心你并理解你的人在身边,复原的效果将尤其明显。

但我却一度是个想方设法来让孩子“不哭”的父亲,我身边有很多父母也做着同样的事情。似乎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哭是孩子主动要求关注和主动表达情绪的唯一方式。

我们似乎认为,如果你能让孩子“不哭”,那么你就消除了他的痛苦。事实恰恰相反:你阻止了的,是孩子天然的疗伤本能,而伤痛也正在他们的内心逐渐积压起来。

关于如何应对孩子哭泣的问题,如果只让我给出一条建议,那就是:请不要让他自己哭。眼泪,是加强两人关系的绝佳机会,特别是亲子之间。

想一想,安抚一个哭泣的孩子,直到他在你怀里睡着,没什么能比这个情景更令人满足了。

美国孩子从小被培养“情绪竞争力”,父母这样做张弛有度乐观向上

假如你总是想切断眼泪,或者孩子一哭你就慌忙把他甩给别人,那么你将无法拥有这种幸福并满意自己的体验。

有一个现象,说明眼泪与联结密切相关。这是一个“偷看”的小动作——孩子哭了一阵子后,往往会“偷看”你,而目光相触时,如果他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关爱同时又镇静放松的大人,那么他就会回去继续哭。因为他确认了“自己很安全,可以再继续哭。

但不要把“偷看”和孩子的假哭混为一谈,孩子假哭时偷偷往外看,是为了看大人对假哭的反应:这可以帮我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吗?

但对于更多的孩子来说,假哭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和亲密感来释放真正的眼泪,他们相用假哭来测试:如果真的哭了,自己是否会被接纳。

对待假哭的最佳游戏反应是:“嘿,我猜你是在假哭,你害得我好难过,呜呜呜!”或者“我知道你在假哭,不过我愿意跟你一起玩游戏。”

如果孩子在内心确实隐藏着真实的眼泪,那么快乐的游戏时光和更多的亲密感,可以帮助他在将来把眼泪最终倾泻出来。

美国孩子从小被培养“情绪竞争力”,父母这样做张弛有度乐观向上

如今,每个人都在谈论情商、情感素质、情绪竞争力。从某种角度看,游戏力的目的就是培养情商,因为游戏是孩子用来表达自己和释放情绪的方式。

游戏治疗大师兰德斯与赫梅尔在书中写道,“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唯有孩子自发的游戏,才能充分表达这些情感,游戏的过程为孩子治愈了伤痛,释放了情绪,缓解了紧张。让孩子知道他可以安全地表达感受,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游戏。”

情绪竞争力,指的是我们应该有一个情绪的强弱调节器,而不是一个非开即关的按钮。

情绪竞争力有几个发展阶段:最初的直接行为反应、通过游戏表达情绪、能够用语言表达情绪。

在孩子学会用语言谈论情绪之前,他们需要先学习如何把情绪在游戏中玩出来。这是至关重要的中间步骤,然而它的重要性被低估了。为了帮助孩子完成这重要的中间步骤,我们可以请他把感受画出来、编故事讲出来或跳舞跳出来。

美国孩子从小被培养“情绪竞争力”,父母这样做张弛有度乐观向上

游戏治疗师经常会这样建议:“来,用这两个娃娃来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在中间的感受是什么?”

用游戏来发展情绪竞争力的另一种方法,是假装你有某种情绪,而这种情绪正是孩子难以表达的:“气死我了!我要打枕头!”

你还可以用夸张的方式来表达他们自己否认的情绪:“天哪,我快吓晕了!”“我气得要吐出来了!”

无论孩子是刚出生不久,还是已经进入青春期,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能从游戏中获益,只要你能放下焦灼急躁,换一种心态,尝试一下和孩子游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