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关于幼升小的反思:孩子学会好好生活,未来才能从容不迫
文 | 惠蓉Helen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点击标题下方“少年商学院”关注
学院君说:人工智能时代来了,可以预见,那些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靠记忆和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几乎一定可以由机器来完成,人工智能时代的升学战争,我们一开始就跑偏了方向。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特地邀请了以为外企人才测评中心的负责人,有着多年儿童游戏治疗经验的Helen妈妈,她将从她亲身经历,来同大家分享对孩子未来的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5点起床23点睡觉
妈妈在焦虑什么
“我很焦虑,”朋友一坐下就开门见山地说:“上公立还是私立是个大问题,但目前还没资格谈,得先考上再说。”
我女儿今年面临“幼升小”,朋友的儿子也是,于是俩人约了个饭,一起聊聊。
朋友一到就噼里啪啦扔出了一堆要焦虑的问题:
手头一点小钱,要不要再投资一套小房子,就算给儿子攒的教育基金,可买小房子也要贷款的;贷款搞定前,这工作可就不能换。 明年35,挺想再要个女儿,年龄不等人。
儿子的幼升小到了关键时期,小学关乎初中,初中又关乎高中,而其实上海最稀缺的资源是好高中,最激烈的竞争是中考……
我们也都是名校毕业,深感一张完美的履历表意味着很多,所以如果能够做到,最好幼儿园开始就别走偏……
我见缝插针地追问:“等等,你儿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你跟他爹,你们各自的特长和爱好是什么?业余时间,你们做什么?”
“……小孩子懂什么,关键时期他哪有资格谈爱好,先把数学外语搞上去是正经。等将来学成了,大把时间谈爱好,那时候随他想做什么。”
我帮她翻译:“先迎合社会需要,有本钱了再谈个人爱好——所以“爱好”属于奢侈品是吧。听起来倒像‘预防教育’的一种。”
朋友楞了一下,抓重点:“什么是‘预防教育’?”
“预防教育,背后的驱动力是恐惧和不安。换言之就是对自己,对孩子,对社会整体统统缺乏信心。潜台词是:按照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和需要,我先埋头尽力做到最好,结果可能就不至于太差吧。”
“预防教育”的升级版是“高压教育”,源自于父母的完美主义倾向——试图做到一切还期待做得超级完美。
倘若连一个不完美的自己都无法忍受,又如何忍受一个“不完美”的孩子?
比如,在“一代该比一代更好”的传统心态下,北清复交毕业的家长无法接受孩子可能“连上海大学都上不了”,所以便诞生“高压教育”。
最典型的便是前阵子的网络热点,北大毕业的母亲给女儿安排了变态的作息制度,早晨5点起床到晚上11点睡觉,都安排得满满,压榨所有时间,要女儿追求优秀。
然而高压的结果,必然是反弹。临床心理咨询多见逆反的孩子吐露心声,比如:
“爸你已经是清华毕业,我要考到哪里你们才会满意?如果考不上比你还好的,那我就没有价值,我干脆放弃好了。”
40多个扫描员一夕失业
什么技能未来不会被替代
“你知道现在的舆论是什么?”
朋友翻出一篇阅读量超过10万+热文发给我。“上海父母北清复交毕业的,子女北清复交的比例只有2-3%,到2030年,北清复交+国际名校的录取人数,不超过1%。”
如今的教育还在教孩子如何迎合传统社会分工,教育体系在全球不约而同地遵循一个共同的默契,逐渐形成一个个看似难以击破的堡垒。
然而,变革还是在悄悄地发生。
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说,“当迫切的需求突然成为可能,重大突破便会降临。”就教育体系而言,互联网全球化与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为新型教育模式提供了技术基础。
曾经有一位软件行业的美国同事,跟我讲起他在MOOC注册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Big Data(大数据)等几门课程,跟学一整年,甚至拿到一些可实际使用的学分和几分结业证书。
同事跟我说:“我相信这一天不远了,技术其实已经成熟。MOOC的参与者们能够利用AR技术身临其境大师课堂,大学从此再无边界。”
其实,MOOC的助教也许很快会被AI(人工智能)取代。
李开复曾在“奇葩说”节目中问大家:“如果以后你们都失业了,那该怎么办?”由于人工智能拥有远超过人类的理性思考能力,所以“未来10年中,人类社会将会有50%的职业类型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李开复的话可信吗?
我想起中学时亲眼目睹的一桩“技术取代人工”的案例。
妈妈就职于省会城市的一所“勘测设计院”。九零年代末期,单位突然宣布:短期内将全盘实现“电脑制图”,存在了三十多年的描图员职业被取代,40多个扫描员一夕失业。
拉回思绪,我问朋友:“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可能站在人类出现至今一个最特殊的时代的门口?——我们的时间与精力即将被人工智能极大解放。换言之,当大量工作被机器人取代,我们的下一代很有可能面临大把时间无处花的局面。”
“所以?”
“所以我认为,当务之急不是教他们如何迎合传统社会分工,而是培养他们“享受生活”的能力。享受生活——这将是几十年后,时代带给人类最大的红利。保护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以积极的心态享受生活,成为未来社会的创造者和‘合格的参与者’。”
朋友长叹:“享受生活……这个词听起来就很罪恶啊!”
16年读书,40年工作
却没有和家人相处的时间
没错,享受生活。有一句话说得好,“你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学会享受生活是一项珍贵的能力,需要不止一代人的努力。
2015年世卫报告称,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6岁。随着医学技术发展,我们的下一代也许会达到96岁、106岁也未可知。
我们平均会用16年读书,40-60年工作。
我们将最好的时间段与精力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工作和营营碌碌的生计中,晚上面对孩子,剩下的更多是不耐与焦虑。
而其实大部分“晚上和周末”,孩子都在作业与学习班中度过,与父母亲人和朋友之间高质量的相处比例便更少。
高质量的相处,必然是父母为孩子所做的努力吗?以我有限的人生经验来看,父母首先放松,自己享受其中,才是关键。
未离开原生家庭时,你印象中全家共度的美好的时刻都有哪些?
我记得全家一起抢小说看、一起大扫除、一起散步和骑车的时光。母亲带我弹琴、刺绣、种植花草,研究厨艺——这原是她日常乐趣,邀我共乐。
父亲和哥哥四处搜罗唱片与书籍,在家中打开通往音乐与文学天堂的大门。在我们彼此最好的年华,记忆中满是山光水色,石窟、古迹、大江大河……
父母是我认识的最棒的生活家与行走的百科全书,与他们共同生活与旅游,是我至今仍然期盼的一大享受。
享受生活学无止境,然而放眼周围,不会享受生活的人大把存在,比如我这位在大好春光里闹焦虑症的朋友。
再比如,前阵子我见到刚斥巨资去美国东岸玩了个把月回来的闺蜜,聊到行程点滴,竟都是男友一路“水土不服”的事儿。
整天抱怨语言不通,食物不惯,文化不适。
全程只有一段因为租了车需要人来开,男友才终于阶段性“找到了北”,存在感价值感陡升,埋头干好活。听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好一个风物不扰,只知做事的人儿。
享受生活,对不少人来说已经成为陌生的概念。
三岁练琴,四岁学奥数
孩子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吗?
“三岁练琴,四岁奥数,五岁可独自阅读大百科全书。”
如此鸡血爸妈与牛娃们的世界,也许丰富,但耗费最优质地与亲人和友伴、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年龄段,用来将“起跑线”往前挪几年。
人生的现实,很可能“孤独而隔离”。
我深信,一个有能力和兴致创造、设计游戏,会架构游戏的孩子,不会满足于沉溺在别人设计好的游戏中。
一个童年时代深度体验过父母的亲密陪伴,与好友在户外疯玩,以及曾经充分地在大自然中沉浸过的孩子,不会选择游戏作为逃避现实的堡垒。
李开复在节目中的提醒,我印象深刻:
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指导下一代。
一方面避免从事重复性的工作,要发展驾驭人工智能的能力,如何把它当成工具,如何找到更深度的工作,找到自己爱的工作,也许是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工具。可以让机器人帮忙做推演、推算,但它无法取代“大法官最后的结案陈词”,因为这是思想的精髓,与内容的创造。
自女儿出生,家里便几乎没开过电视。
我陪她玩游戏,带她旅游看世界,绘本也讲了上千本。如今她深谙高质量的陪伴远胜电视;就算父母没空,绘画、玩乐高,创作的乐趣大过守着屏幕被动接受。
三岁半前我帮她做足成为一个“有趣玩伴”的功课,之后悄然退出,放她去找伙伴们疯。然而换了几个小区,同龄人都被保护得太好,不是怕风吹日晒而待在家里,就是忙着上各种培训班。
我只好再出马,费尽心思帮她找可以一起玩的伙伴,可是孩子们跟家长的档期一个比一个紧,实在难约。
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要什么,是享受生活的根本前提。
借用李银河老师的一句话,“人为什么要在世上匆匆忙忙地奔来跑去?生命是多么短暂,我想让自由和美丽把它充满。”
未来,也正属于这些有想法、有爱好与追求的孩子们。
写给女儿的人生寄语
某日带女儿数花瓣,她突然说,“数学太闷了。数学就是一幢大楼,我们必须在里面使劲学习考好成绩,这样将来才能上大学。”
诺奖得主中村修二谈教育背后的集体潜意识,提到:“在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将代数视为探索世界时简单方便且用途多样的工具,反而视其为亟待跨越的障碍。”
如今我的女儿还没上小学,还没有经历过人生任何一场考试。
然而,我在家里第一次跟她提到“数学”这个概念,却发现不知何时,她已经视数学为“亟待跨越的障碍”了!
我十分震惊,转而心痛。
任凭我在家用尽全力呵护与培育兴趣,同学、老师、社会大环境中弥漫的“预防教育”与“压力教育”之风气,却已然侵染了每一个孩子。
教育,何时能够跟得上科技进步的步伐?!痛定思痛,我坐下来开始写这篇文章。
能做一丁点微薄的努力,也胜于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