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芬兰父母的三大焦虑,聊聊为人父母应该怎么应对孩子的成长问题 | 少年商学院

从芬兰父母的三大焦虑,聊聊为人父母应该怎么应对孩子的成长问题

从芬兰父母的三大焦虑,聊聊为人父母应该怎么应对孩子的成长问题

文丨北欧四季

本文授权自:亲子天下

学院君说:我们曾分享《一位二胎妈妈在焦虑症后的思考》,从考试分数到才艺特长,从800万学区房到家长群的“江湖大战”,都深深地折射出这个时代最大的病症——育儿焦虑。今天,我们分享芬兰的一份调查报告,关于芬兰父母对于父母这个角色的期许。

芬兰父母的三大焦虑

芬兰赫尔辛基日报曾登出了一篇调查报告,发问卷问大约两万个芬兰爸妈,心中对于父母这个角色的期许。

阅读这样的调查,对我来说很有趣,天下父母心,我想无论在哪里,都难免对于父母这个角色,有些心理上的期许和现实的落差,之间的距离难免让人焦虑。

我自己,就曾经在婴儿初生的那一年,焦虑自己的母奶量,焦虑他的成长指标。在台湾的几个朋友,则焦虑着孩子该不该去补习,该上什么学校。

因此,看到媒体的调查呈现出芬兰爸妈们在意的事,我很有兴趣了解,他们对于父母这个角色,在意的是什么,又是否有任何焦虑? 

从报导看来,整体来说芬兰爸妈最关心的是三件事: 

1、如何做好父母;

2、如何让孩子有玩伴;

3、如何让孩子过健康的生活。 

从芬兰父母的三大焦虑,聊聊为人父母应该怎么应对孩子的成长问题

具体来说,大多数的芬兰爸妈同意,每天至少有一餐要全家人一起享用、应该帮孩子找到与他年纪相仿的同伴、培养一种嗜好、而且每天要运动至少两小时!

至于学业?至少在这次的调查问卷中,没有出现,也没有芬兰爸妈特别提及。

至于最让芬兰爸妈焦虑的事,则是孩子的社交,他们担心孩子没有朋友。 

芬兰是个很个人主义的社会,人们尊重彼此的独立选择,不太会越界干涉,但另一方面或许也不轻易求助,孤独的例子时有所闻,不知是否因此,芬兰爸妈们似乎特别在意,要让孩子从小就可以有年纪相仿的朋友。

芬兰儿童保护协会的员工就说,在这一点上,芬兰爸妈似乎会不小心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打电话向他们求助的爸妈中,很多都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在社交场合中太害羞或不够主动。

儿童保护协会针对这一点特别强调:“要让孩子自然的做自己,不要强迫孩子在社交场合中一定要有的举动,要尊重孩子发展的自然时程。”

从芬兰父母的三大焦虑,聊聊为人父母应该怎么应对孩子的成长问题

其实,我从来没有在公众场合看到任何芬兰爸妈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害羞”,或是“你应该去融入群体”之类的话,我看到的芬兰爸妈,大多是让孩子自然的做自己,至少会尽可能的尊重孩子。

不过从问卷调查看来,一些芬兰爸妈可能是口中没说,但是“闷在心里”,最后只好打电话去问社工人员。 

不说别人了,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我曾经也三不五时就为了阿雷的慢熟或害羞而有些焦虑,虽然我从来没对阿雷说什么,但我私下也会跟阿雷的爸爸讨论,或是去询问老师和护士。 

而整个过程中,从芬兰护士、到幼儿园的老师、再到音乐游戏课的老师们都不断地对我强调,不同个性的孩子,各有优点,做父母的,要学着接受孩子的自然天性,不要勉强,孩子才能快乐的自然成长。

从芬兰父母的三大焦虑,聊聊为人父母应该怎么应对孩子的成长问题

其它讨论的事项例如: “孩子要零用钱时,一定要给他吗?”(大部分父母都不同意)。 “在孩子面前可以喝超过两杯酒吗?”(大部分父母不同意) 

倒是大部分的父母同意,对于孩子有兴趣的电玩和社群媒体,爸妈自己也该花时间了解。同时,将近一半的爸妈同意,哪怕孩子还是学前儿童,爸妈在工作之余,还是可以拥有自己外出的自由时光与嗜好。 

也许我们可以说,大部分的芬兰爸妈认为,爸妈过得开心,孩子才会过得好,所以哪怕家有学前儿,也不用以孩子为唯一中心,甚至换个角度想,孩子也可以了解爸妈有成年人自己的生活,孩子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爸妈都该做好的行为示范,在把持原则的同时,也要试着了解孩子所做的事。

 想让孩子安心做自己

爸妈自己就先安心做自己

虽然我身边的芬兰爸妈看起来不特别焦虑,但这样的问卷调查,标题问“什么是好爸妈?”,也足够让一些芬兰爸妈焦虑了。 

一些受访的专家和爸妈就针对调查指出,不需要看大多数的爸妈怎么做,就跟着这么做。

 “跟孩子在一起,就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处理日常生活的状况,不用跟别人比较。” 

“每个家庭都尽可能用自己的方式做到好,邻居怎么做不关我们的事,同样的,我们的方式也不见得适合用在别人身上。” 

从芬兰父母的三大焦虑,聊聊为人父母应该怎么应对孩子的成长问题

不说别的,“全家每天都要一起吃饭”、“让孩子培养至少一种嗜好”,这些看来很平常的要求和期许,很多爸妈都会因为生活和工作状况的关系而无法做到,但这并不减损他们做为好父母的价值。 

比如需要日夜轮班的爸妈,或是单亲家庭,或是家里有许多孩子,每个孩子都要做到好,那么压力也太大了。 

看着芬兰爸妈们对父母这个职业的讨论,也让人看见,哪怕芬兰是评比中最适合“当妈妈”的国度,社会上对于孩童与家庭的支持政策也做得很好,并且鼓励个体的全方位自由发展,但这并不表示,生活在这里的爸妈就没有他们的烦恼与担忧。 

芬兰人有一个词“Ruuhkavuosi”,直译翻成中文就是“塞车年”,形容当爸妈工作很忙,小孩也还小时,每天都很忙,所有事情都要去顾到就好像是“塞车”一样。

从芬兰父母的三大焦虑,聊聊为人父母应该怎么应对孩子的成长问题

处于“塞车年”的岁月中,虽然不一定会焦虑,但忙碌是免不了的,焦不焦虑,恐怕也与爸妈对自己的期许、价值观,有相当大的关系。

比方我自己曾经焦虑的“母奶不足”,芬兰妈妈们似乎总是很看得开,我的芬兰朋友中,虽然知道母奶最好,但他们也不是太坚持,有的一要出门玩就直接配方奶伺候,有的来不及做饭就买超市的婴儿罐头当一餐。

也许在不同的文化与社会之中,容易焦虑的点难免不同,对芬兰爸妈来说,最重要的是孩子有没有足够运动、有没有朋友。

观察思考文化差异之余,无论身在何处,如果我们能把父母这个职业当做生活中的一部分,尽可能地不要跟别人“比较”、也不用给自己过多“要求”。

想让孩子安心做自己,爸妈自己就先安心做自己,享受为人父母这段既充满欢乐也充满各种焦虑失败,和虽然忙碌但也可以忙的很丰富的“塞车岁月”,也许就更能放心面对育儿路上三不五时的焦虑,也更能将它视为一段让人喜悦的生命之旅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