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学期光种豆苗去了 | 少年商学院

孩子这学期光种豆苗去了

孩子这学期光种豆苗去了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分享的第283篇文章,作者是在新西兰工作的IT工程师刘向元,现与儿子定居新西兰奥克兰。我们已与他联系并获得了授权。

        今天家里的小同学开始放假了,他将结束自己在新西兰幼儿园的第一个学期。总结一下孩子这个学期的课,印象最深的竟是他种的一颗豆苗。

一大早,我刚踏出房间门就听到小同学激动兴奋的声音,“妈妈,我们种的那颗种子长成小苗了!你看……”然后忙不迭地把那棵小豆苗给我看。

        没想到这颗种子还真让孩子养活了!这是在学期刚开始时的一次家长会上,孩子领回来的,当时老师就向爸爸妈妈们“宣布”,孩子们这个学期的主要课题就是食物和植物,内容包括我们所吃的各种食物的制作和制作原料、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用途等,希望家长配合。我当时不禁担心,这些东西对只有六岁的小不点儿们来说,会不会太深奥了点儿?

        在这之后,每天放学后的“第8堂课”就成了孩子的报告演讲课,一个劲儿地跟我们报告他们都长了哪些新见识,包括面包是拿什么做的、果酱的原材料是什么、我们吃的豆子是怎么长出来的……他的老师还给孩子们带来许多有关食物的杂志,让孩子们把有用的信息剪下来,做成海报贴在教室里,平时的单词拼写也配合主题,成了食物和植物的天下。

        这是孩子们和老师亲手制作的海报:

孩子这学期光种豆苗去了

        孩子们学习植物的方法更加有趣,是通过涂颜色的游戏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这之前,孩子们得先阅读一些关于植物生长规律的文章,掌握了一定知识后再亲自动手实践。下面这张是家里宝贝做的涂色作业:

孩子这学期光种豆苗去了

        涂颜色游戏只是帮助孩子初步掌握植物的相关知识,不过教学要求里提到的如植物的用途、如何种植物等内容,非常繁琐,也比较复杂,还得靠老师们讲授,但老师可不着急,先让孩子们自己培育从家长会上领到的种子,老师再按照种子的生长周期,不断把要讲解的知识穿插于其中。

        由于全班的孩子每人都有自己的专属种子,怎么让自己的种子更快地发芽就成了孩子们最关心的话题。整个学期,家里的小宝贝每天都在自己的小花盆旁边转悠,偶尔还邀请几个小同学回来进行“学术探讨”,现在种子终于要长成豆苗了!孩子自然非常兴奋,刚刚又跑来和我说,“小豆苗长出来以后,就可以移到花园里面去了,这样能让它更好地生长。”哈,俨然成了一个小专家了。

        种豆子,既是玩,也是学,这种学习方式在新西兰的幼儿园并不少见。在新西兰,上课时间就像插播的广告,一般定在孩子们喝上下午茶或吃午餐前进行:孩子们聚拢了坐在地上,老师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选择不同的教具,进行简单的字母、数字、歌曲或动作的教学。这个时间通常持续10到20分钟。

        其他的时间都安排成了自由自在的室内或户外活动。为了满足孩子们“玩”的需求,新西兰幼儿园的游玩硬件配置也相当到位,室外有滑梯、秋千、花园、沙坑,还有水槽、木工车床、三轮车等等。

        室内通常分为几个区域,类似中国幼儿园的游戏角,从玩具烤箱、玩具冰箱、假蔬菜、假面包,到洋娃娃和各种服饰,非常丰富,甚至连儿童推车都有。除了常见的过家家、小图书馆、积木区、拼图区外,还有自然角,上面放着各种天然的制品,包括贝壳、火山石头、鹅卵石、树叶、干花、树皮等,孩子们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和这些东西打交道。

        而老师们要做的,就是抛给孩子们一个主题,让孩子们自己去参与、去思考、去想象,然后再给出知识性的指导,孩子们“负责”边玩边学。当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之后,再深奥的东西也可以变得简单易懂,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会事半功倍了。

【学院君说】

        欧美学校推崇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带着”老师在玩中学习,而不再局限于由老师单方面地讲授知识。这种观点和做法与我们不谋而合。我们正从硅谷引进一套最新的少年创意思维项目,让孩子们走进户外、走进企业,在体验和模拟中“玩知识”。项目将在春节后推出,敬请期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