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课堂
亲子沟通
好奇
新知
阅读
实践
调研
访谈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首页
海外课堂
亲子沟通
好奇
新知
阅读
实践
调研
访谈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站点导航
海外课堂
亲子沟通
好奇
新知
阅读
实践
调研
访谈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请输入搜索内容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用户注册
记住我
《失控》作者KK对少年商学院学员寄语
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Barry教授的鼓励
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创办人Kelley的鼓励
德国波茨坦大学D.school创办人的授权
新加坡国家设计中心理事长Jeffery的寄语
2015年4月CityX“拯救城市”工作坊花絮
美国社会创新学者 Lisa Kaufman 课后评语
《敢让孩子做自己》国际教育精品图书抢购中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
10部高分物理纪录片
15部高分学科纪录片
母亲节暖心影单
10部优秀家教电影
10部推荐给孩子的人物传记纪录片
10部推荐给孩子的传记电影
自律自立相关内容资料
10部时间相关纪录片
张华读书会2022推荐书单
少商10大资源
母亲节暖心影单
15部高分学科纪录片
10部高分物理纪录片
精品资源推荐—我们的星球(3)
你可能误解了的“欧美素质教育”
加拿大青少年暑期必读之: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不要轻易夸一个小女孩长得漂亮
趣课题 | 你可以用几个小物件来拼出自己的职业吗
高考前掌握这三把铲子,复习将事半功倍
我们一生都缺失的能力,芬兰初中就开始教了
和孩子反思食品安全的3分钟动画短片:《稻草人》
有一种缘分,叫你选择了我做你的妈妈
让孩子来设计30年后的书店 | 早鸟价优惠今晚截止
标签云
书单
亲子
兴趣
写作
分享
创意
创造力
历史
台湾
天才一小时
学习
孩子
家庭
家庭教育
家教
小学
思维导图
情商
想象力
感受力
成长
教育
数学
日本
暑假
沟通
父亲
父母
独立
电影
科学
精品资源
精品资源分享
精品资源推荐
纪录片
经济学
美国
育儿
英国
行动力
设计思维
财商
资源分享
趣课题
阅读
文章归档
2024年7月
2024年5月
2023年4月
2023年2月
2023年1月
2022年12月
2022年10月
2022年6月
2022年4月
2022年3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8月
2021年5月
2021年2月
2021年1月
2020年12月
2020年11月
2020年10月
2020年9月
2020年7月
2020年6月
2020年5月
2020年4月
2020年3月
2020年2月
2020年1月
2019年12月
2019年11月
2019年10月
2019年9月
2019年8月
2019年7月
2019年6月
2019年5月
2019年4月
2019年3月
2019年2月
2019年1月
2018年12月
2018年11月
2018年10月
2018年9月
2018年8月
2018年7月
2018年6月
2018年5月
2018年4月
2018年3月
2018年2月
2018年1月
2017年12月
2017年11月
2017年10月
2017年9月
2017年8月
2017年7月
2017年6月
2017年5月
2017年4月
2017年3月
2017年2月
2017年1月
2016年12月
2016年11月
2016年10月
2016年9月
2016年8月
2016年7月
2016年6月
2016年5月
2016年4月
2016年3月
2016年2月
2016年1月
2015年12月
2015年11月
2015年10月
2015年9月
2015年8月
2015年7月
2015年6月
2015年5月
2015年4月
2015年3月
2015年2月
2015年1月
2014年12月
2014年11月
2014年10月
2014年9月
2014年8月
2014年7月
2014年6月
2014年5月
2014年4月
2014年3月
2014年2月
2014年1月
2013年12月
2013年11月
2013年10月
2013年9月
2013年8月
2013年7月
2013年6月
2013年5月
2013年4月
2013年3月
2013年2月
2000年10月
2000年4月
积分奖励表应被扔进垃圾桶?这位妈妈却用它将6个孩子培养成精英
少年商学院
亲子沟通
,
阅读
08-09
12090
0
文 | 狮子温
十三岁女儿的妈妈,现居新西兰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前段时间写过一篇关于
《答应过孩子的承诺到底能不能反悔》
的文章,其实里面有个小小留白:怎样的奖励才是真正有效的奖励?
这个问题其实往往是家长乱承诺的原因所在:
如果我们承诺的奖励无法搔到孩子的“痒处”,奖励这件事情,就会让孩子很快进入“审美疲劳”状态
,而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做事情,悬赏就会越来越重,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迟早会陷入讨好孩子、乱承诺的结局。
所以,那篇”能不能反悔”的文章其实是事情发生后的解决方法,而这里要谈的,则是防患于未然的根源所在——
让自己的每一次奖励,都能真正成为驱动孩子成长的好帮手。
在家开设专门的小私塾
通过奖励将六个孩子培育成社会精英
我认识一位近60岁的妈妈,她是新西兰很有名的童书畅销作家Rosie,一个爱音乐爱探险的女文青。她自由自在地度过37年美好时光后,才找到真爱,以三年俩娃的速度一口气生了6个孩子!当发现老大和自己幼时一样自由不羁难服管教后,Rosie做了个大胆决定:和丈夫一起在家教孩子。
(Rosie在奥克兰图书馆分享育儿经验)
这个只为自家孩子服务的小私塾,居然一开就是二十年!靠着无限的耐心、爱以及适合孩子天性的方法,六个大小不一性格迥异的孩子就在自家爹妈的教导下,个个成为幸福成功的社会精英:有建筑师、有艺术家、有投身慈善事业的爱心人士、也有就读名校的优等生……
(Rosie一家八口在建筑师儿子的婚礼上)
在Rosie的新书发布会上,看着Rosie孩子们所有成长期的照片里,那永远不变的阳光和欢笑,每个听众都真心羡慕和好奇:一个没有固定收入的普通家庭,是怎样长期让孩子在精神欢乐和灵魂富足中度过美好童年、走过躁动青春期,成为各行各业中为人称道的业界精英?
Rosie的答案是:
奖励,真正让灵魂欢乐的奖励,是让孩子抵御一切物质困难和自信成长的要诀。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奖励的需求不一样
其实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家长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大拇指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是真的不吝奖赏,但大部分家长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小孩子越大越难讨好。
上幼儿园的孩子也许几颗糖果就能听话半天,学前班就要变形金刚芭比娃娃,到了小学直接飙升到假期豪华游,中学则不出国不足以满足孩子的需求,到了大学怎么办?买房买车换娃欢欣么?
我是听过不少家长抱怨:都说积分奖励表是好办法,小时候还真挺有效的,怎么上了高年级就彻底失灵?于是就有了很多关于积分奖励表负面性的分析文章,诸如用“回报经济”的形式把孩子的良好行为等同于交易;诸如积分系统削弱了孩子本来的善意等等。
其实积分奖励表就是个工具,工具本身,没啥善恶之分,真正让工具有效或无效的,是使用工具之人的智慧高下。
Rosie就是运用积分奖励表的高手,她不会简单拿“听妈妈话就得一分”这种简单标准去鼓励孩子挣积分,而是
首先把孩子“这个人本身”放在首位,积分奖励表第一条就是“对自己的关爱”
,至于怎样的标准才算关爱自己,则空出来由孩子自己定义。
自身关爱之后,是关爱所处的小环境,自己的小环境之后,是家庭大环境,然后才是自己关心的其他方面;至于家长的意见,并没有出现在积分奖励表里—因为家长的潜移默化,始终隐藏在表格后面,去影响孩子如何填上那些空白的标准。
孩子自主规定的标准,才是他们心中真正认可的规范,这样实施起来才不会有敷衍抵触的情绪
,至于小贴画攒够多少个后可以兑换什么奖品,这才是积分奖励表真正的关键所在!也是为啥很多家积分奖励表失效的真正原因。
在“兑换什么才合适”的谜底揭晓之前,先谈谈奖励有效的心理机制——马斯洛需求理论。
年纪小的孩子,智慧层级低,所以解决生理需求就是万事大吉,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家长反映积分奖励表在小时候超有效的原因之一:
孩子处在物质满足的阶段,你给他零食玩具,正是这个阶段驱动他做事情的有效手段(所以不要盲目否定物质奖励,
对幼童,物质奖励真是最有效的手段
)。
而进入高年级的孩子,会随着智慧的提升,开始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时候的奖励再用物质刺激,早就Get不到孩子需求的敏感点了,自然会出现奖励失灵。
家长只好一再加码,但从玩具到手机、电脑、旅游甚至现金,虽然看似奖项越来越大,但其实都是生理或安全层面的低水平刺激,已经无法有效激励处于更高层级的大孩子了。
所以,积分奖励表是否有效,不是表格本身的设计形式,而是攒够点数后兑换的奖励,
是处于生理及安全层级,还是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层级的区别。
设立好恰当的积分激励规则
可以激发孩子的创意思维
看看Rosie家积分奖励集够一定点数能做什么?
例子1:
可以让孩子在客厅黑板上填写自己希望家人做到的座右铭:
有一期,获得奖励的孩子填了 “成为家庭一份子意味着你要会爱,要让被爱充满你的余生”。自己的想法被家人当座右铭牢记两礼拜什么感觉?
不仅有爱与被爱的温暖(社交需求),还有被重视的感觉(尊重需求),还有满满的自我实现感!
例子2:
获得奖励的孩子可以选择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和父母单独约会。
好几个夏夜,Rosie的小女儿,都是在哥哥姐姐们羡慕的眼神中,和妈妈爬出阁楼,在屋顶看着星星听着虫鸣相拥而眠。
在考上名牌大学的时候,Rosie的小女儿说她努力做事情最大的动力,就是能在应该睡觉的时光,和妈妈呆在户外,喁喁耳语到夜静更深,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是世上最特别的公主
(社交需求+尊重需求)。
例子3:
年终获得奖励最多的三个孩子,可以联手决定家里的圣诞计划
(因为多个名额没有竞争,只会让孩子们更好的合作力求给家人最大的惊喜)。
有一年,是大孩子获奖最多,于是他们用课余打工的钱秒杀廉价飞机票,然后安排家人坐飞机游海岛;有一年,是小孩子获奖最多,于是他们动手把家中布置成充满爱的梦幻之屋
(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
(小孩子们用蜡烛和蕾丝把家中布置得浪漫温馨)
(窗口的小圣诞树也是孩子们手工制作,每个枝干都请家人写上自己对家庭的期望)
例子4:
获得奖励的孩子,有权设计全家人吃早餐的创意。
于是有的孩子让全家在一个被窝里共享早餐(弄脏的床单他会负责清洗,但这份特别的惊喜也许终生难忘),有的孩子会让家人冰淇淋就爆米花挺过一整上午(过后大孩子自然会教育小孩子不要任性,但小小的任性也是一种难得的回忆)等等。
(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这些奖励,几乎都与钱和利益关联不大,但不仅让孩子感到自己的特殊和受人重视,同时也激发了孩子各种奇思妙想的创意思维
,所以Rosie的六个孩子里,有四个都从事了艺术相关的行业。
制定一个长期有效的积分奖励表
关键有四点
一个收入极其一般的家庭,在普普通通的时光里,没有通过学校教育,而是靠两个智慧的家长,用尊重孩子的各种奖励,把六个天性迥异的孩子培养成优秀的各界人才,绝不是偶然,而是真有育儿智慧。
这也是为什么Rosie能在临近六十岁的时候,突然所有作品开始畅销的原因 –——她是真的懂孩子,也真的懂教育。
在和Rosie面对面沟通的时候,我问了一个问题:“你家积分奖励表用到孩子多大岁数?是不是孩子大了对这个的兴趣会降低?”
Rosie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只要给孩子足够的自主,这个表格到高中都不落伍,问题的关键是:
表格要和孩子的心理成长关联,而不是生理需求挂钩。
具体到操作层面,让一个积分奖励表长期有效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积分奖励表一定是家长支持,但由孩子本人规划制作的。
通过和孩子在家庭会议中面对面细致沟通,让孩子了解家长的期望,让家长了解孩子的需求,彼此协商,制定出不同年龄段不同孩子的积分表。
低年级的孩子也许只是前面图例那种德智体几方面发展的具体指标,而中学之后的孩子,其实会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下自主开发出不少创新形式,最常见的就是学期目标(某项科目达到何等成就或发展某类社会活动技能)。
这种学期目标其实反映了孩子对自己的期许,但由于有了家长的支持和奖励,会让孩子始终觉得“我是被关注的,我是被支持的,全家都在参与我的伟大计划“,从而在整个执行过程中,孩子都会信心满满。
在这个意义上,
“积分奖励表”只是一个通用的概念词,它背后的真实含义是“自我激励量化表”
。
2、积分奖励表的激励因子是心理需求,其目标并不是通过表格让家长去激励孩子,而是去启发孩子的“自我激励”。
Rosie家的孩子直到大学都不放弃积分奖励表,就像我们成年人的长期、中期、短期人生规划一样,这些表格是孩子对自己的成长期许,所以评价标准由孩子做主,结果衡量也主要由孩子和家长协商得出(孩子年龄越大,他们个人意见所占的比重就越高)。
很多时候,家长会误以为积分奖励表是用来激励孩子的,但其实激励孩子最好的办法是停止试图激励他们,而是转而启发他们,让孩子自己选择“我要进哪扇门?”。
所以,
孩子积分奖励表中的选项也许不是你想要的答案,但高明的家长会选择用对待一个独立的人的视角去看待孩子对自己成长的规划
,即使家长有异议,也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这也是为什么Rosie家的积分奖励表可以用到大学,而我们往往用不过小学五年级,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
我们无法容忍孩子的积分表中出现我们认为”不正确“的事情,而智慧的家长可以把一切貌似荒谬的事情转化成孩子前进的正向驱动力。
诸如小女儿小学毕业时的一个目标:“13岁让两个帅哥追求我”,可能很多家长会为孩子的“早恋倾向”担忧不已,而Rosie认为这是孩子青春期的正常需求,她会反过来和女儿分析:如果让帅哥追求,是不是需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是不是需要有健美的身材?
于是女儿乖乖地去上演讲班去报篮球课——最终,她看到的是女儿的成长,而不是女儿最初荷尔蒙冲动下的小幼稚
。
而当女儿真的达到被帅哥追求的目标时,智慧的母亲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和女儿一起分析:追求者看上了女儿哪一项优点?女儿又对追求者的评价如何?
情感、理智并重地分析完所有可能之后,Rosie还没忘了当初约定好的奖励:以成人的方式带女儿一起逛街谈心、参加舞会,让她真正见识成人世界的多彩多姿。
3、积分奖励表是一个正向激励的工具,所以做好了应当有恰当的奖励(高年级孩子应以心理奖励为主),但做不到尽量避免引入惩罚机制。
因为不愉快的体验给人的记忆留存期,要比愉快体验持久得多,如果积分奖励表中列出“做不到就如何如何惩罚”的话,
成就感所带来的欢乐很容易就被责任束缚或控制枷锁所带来的痛苦所覆盖,这个表格就容易沦为控制的工具
,而不是自我激励的利器了。
4、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启发他们自我激励的手段也是千差万别,家长可以参考别人的成功案例。
但最重要的是:看见你孩子的特质,允许他做独特的自己,
你家的积分奖励表,一定要是贴合孩子的兴趣,和真实自我发展所做出的正向鼓励机制
,切忌人云亦云,千人一面。
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样?根据孩子的天性,方法各式各样,但有一点宗旨,我想古今中西都是一样的:
用家长的智慧,去鼓励孩子内心深处的自尊和自信,让孩子在他自己感兴趣的路上,自由快乐成长
。
好爸爸可以遗传吗?一位哈佛心理学家的成长启示录
刷屏的《哪吒》其实是告诉孩子如何反抗霸凌:世界越险恶,越要保持善良
15岁前如何挖掘真正的兴趣:十年生涯规划师给青少年的建议
“丧偶式育儿”正在摧毁无数家庭:别再把母亲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
为何法国孩子在餐厅都不吵闹?从咖啡厅收“尖叫费”看礼仪教育
母亲越独立,孩子越幸福,一位哥大博士妈妈的感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