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我比不上她”,这个妈妈的回应值得借鉴
文|小莉
女儿上小学以来,在班上大概算表现中上的孩子。
有一次,她回来跟我说,她特别崇拜班上的某个女同学,成绩又好,长得漂亮,性格又好,身边的小伙伴都喜欢她,是个完美的女学霸。相比较下来,她觉得自己的成绩没她好,长得没她漂亮,好像也没她那么有人缘。
我听了,居然有些暗喜,一个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自信满满的孩子,终于也开始崇拜别人,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了。但依然不动声色地试探了一句:“是哦,那可以多学习别人比你强的地方呢!”
可没想到,女儿竟丧丧地回答:“她太完美了,我才比不上……”
看来女儿是从自信直接滑到自卑了。这时候应该是要鼓励她的,可我对她传说中的那位女学霸也不了解,根本无从鼓励。
后来,我忘了那次是怎么结束话题的,只是联想到我们大人也好,孩子也好,好像都会有这样的时刻——看到更强大的人,莫名会觉得自己的渺小。
再后来,在书架上无意中翻出来看到了一本绘本——《我要是别人就好了》,主角小狐獴就总是在不断地羡慕别人。读到最后,豁然开朗——这不就是帮女儿消解自卑心理的绝佳素材吗?
“我要是别人就好了”
小小的个头,永远呆萌的表情,每次见到它们,都是眼睛盯着一个方向一动不动,像被点了穴似的,很蠢的样子。
小狐獴看看左边,看看前面,看看右边。
左边能够看到大棕熊,前面能够看到黑猩猩,右边能够看到狮子。
黑猩猩很有趣儿,大棕熊的力气很大,狮子特别威武。
小狐獴想:我要是一只有趣儿的黑猩猩就好了,那样我就可以一直做鬼脸儿。
小狐獴想:我要是一头大棕熊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易地举起好多东西。
小狐獴还想:我要是一头威武的狮子就好了,那样所有人在我面前都不敢大声喘气。
这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黑影子!
“啊,危险!”小狐獴第一时间吹响了口哨儿。
听到口哨儿后,所有的小伙伴都躲进了洞穴里。
“好帅气啊!”黑猩猩这样想着。
“我要是也能帮大家放哨就好了。”
“好神气啊!”大棕熊这样想着。
“我要是也能反应得那么快就好了。”
“好机灵啊!”狮子这样想着。
“听到小狐獴的口哨儿,所有人都行动起来了。”
小狐獴从洞穴里伸出脑袋,又开始东张西望了。
“没事儿了,伙伴们,都出来吧!”
大家安全了,小狐獴又开始想了:我要是一只有趣儿的黑猩猩就好了,那样的话,我一定做好多鬼脸儿逗大家开心。
……
可以比较,要多维度
这个开了上帝视角的故事,看起来简单又透彻,但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一只蠢蠢的小狐獴呢。
小的时候,我们被拿来与别的孩子比较,长大了,我们把自己与身边的人比较,当了父母之后,又不自觉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我要是‘别人家那谁’就好了,爸爸妈妈就会爱我了。”这句话不知道是多少孩子的心声。
如今,即便我们接触了那么多的育儿理念,提醒自己不要比较孩子,但依然按捺不住会比一比的心思。这或许是人类繁衍传递下来的基因,因为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激励自己完善不足,逐渐走向食物链的顶端。
但人类走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复杂多面的物种了,单一维度的比较是片面的。仅仅只盯着别人的优势,拿别人的光芒来与自己的平凡较劲,逼着自己或孩子进步,带来的结果,也许更多的是打击和自卑。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说过,生命的高贵就在于你的生命跟任何其他生命都不一样,对世界万物的感知也跟别人不一样。
从我们呱呱落地那一刻起,上天就注定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角色,谁都无可替代。如果还是忍不住要比较别人家的孩子,那就要学会科学地、多维度地比较。要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点,也要观察到别人家孩子的缺点,更要看看别人家孩子的父母,才会得出相对全面和公正的结论。
只有我们大人学会了如何比较,孩子也才会更加平和地看待比较,看待自己。
记得那次和女儿“自卑的交流”没多久,我居然有机会发现了她口中那位女学霸的“缺点”——她的字写得不好看。而女儿练书法已经有些模样,自认是比女学霸要写得好看的。
那天晚上,我假装漫不经心地跟她说:“那个**是很厉害,不过她的字写得不好看呢,你写得比她好看多了,所以再完美的人,也是有缺点的呢。”
女儿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对哦,我知道她字写得不好看,但是忘记这是一个缺点了,妈妈你说的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缺点……”
看着若有所思的她,我想,在女学霸面前,她应该不会再把自己看得那么卑微了吧。
当对方光芒不再那么刺眼时,不用你整日唠叨“看看人家”,孩子一颗向上的心,也会自然地萌发出来,想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小莉,一个播音系毕业的妈妈,运营有微信公号:爱读童书妈妈小莉(ID:xiaolijianggushi),这是一个她和女儿一起读了上千本书之后开的账号。我们已获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