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母子兵,从一个焦虑家长的来电谈起 | 少年商学院

考前母子兵,从一个焦虑家长的来电谈起

考前母子兵,从一个焦虑家长的来电谈起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第632次分享,作者是少年商学院研发总监,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且曾任美国中学老师的Evan Wang。

几天前,我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她人在广州,孩子正准备二年级的期末考。电话里她的声音有点焦躁,“孩子有点厌学的倾向,我要不要让孩子转学?”据我所知,她儿子上的是一所重点大学的附属小学,考试难得很,二年级的孩子常得应付四年级水平的超纲题。

客厅电视正直播亚洲杯——国足对战朝鲜,电话里这个妈妈焦急的语气却丝毫不输场边球迷。我想到了和她的上一通电话,那会儿她正烦恼孩子的阶段考,成绩一如既往,“把把四十”,她也无奈。

“我和丈夫都是博士毕业,也给孩子报足了培训班,怎么孩子就是学不出来?”

像往常一样,我只得安慰她放下焦虑,毕竟孩子才二年级,但我知道,对她来说,在竞争压力下,让孩子转学或者不上培训班需要多大的勇气。等我们挂下电话,电视里国足已经实现三连胜。我欢呼起来,想着刚刚谈话的主角——那个我从未见过的孩子,应该正在孤独地备考吧。

“3L英语培训”还是“足球体校”

在还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我的学习生活基本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不务正业”。那正是各种学科培训班、才艺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年代,每天上学放学时,学校门口都有人派送各种学习班的小广告。我记得同学们几乎都报了一个名叫“3L英语”的培训班,只有我选择把所有课外时间贡献给一个足球体校。我还记得当时所有同学看着我下课后准备冲向体校时,那种羡慕的眼神。

我清晰地记得我的房间两面墙上全部贴满各种球星,皮耶罗、鲁伊科斯塔、齐达内等等,中间是一副巨型的1998年世界杯32强全家福。床上放着一个足球,有的时候晚上还会抱着睡。终于有一次,我在一个足球夏令营中幸运地被一个体校的教练选中,便开始了我的课余足球运动员生活。

那些年,无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冬,每天下课后,我都会出现在球场,训练到晚上8、9点。到了暑假要去备战全国足球比赛,每天都是高强度的训练,经常跑到腿抽筋,晒得和黑炭似的。不过很快,我的两个膝盖都受到严重的创伤,职业运动员的梦想从此破灭。我开始全身心回归学校的学科教育,虽然不再参与训练,但那时培养起的“运动员精神”却从此注入了我的基因,甚至反过来,促进着我的学科知识不断进步。

聪明的孩子只有一张面孔?

然而,全身心回归学校的过程却是极其痛苦的。结束体校训练时,我刚好准备上初中。虽然我在小学三年级前称得上“学霸”,但后来的足球训练毕竟占用了学习的时间和精力,等到六年级快毕业时,我的成绩已经掉到班级中间水平了。一上初中,简直是当头棒喝——我的很多科目都不及格。而更令我挫败的,却是老师对待我这个“体育生”的态度。

不知为何,许多老师总在“体育生”和“差等生”中间划上等号,甚至表现在脸上。记忆中,我和班里另几名体育生永远被安排坐在教室的最后两排,担心我们上课不认真影响其他同学;上课轮流回答问题,终于轮到我了就直接跳过,到下一个同学回答。平日各种指责,批评,恨不得直接“绝缘”……相比之下,学习成绩好的、备考态度更加认真的孩子,才能得到老师“你真聪明”的表扬。

考前母子兵,从一个焦虑家长的来电谈起

(网上流传的“学霸”象限图)

这曾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要说“聪明”,那时坐在我后桌的一个学田径的体育生,也非常聪明。他能轻易把坏掉的打火机修好,他能拧开谁都拧不开的瓶盖,他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一幅复杂的拼图,他的物理选择题总能拿高分……可不擅长回答物理大题的他,还是被当时的物理老师贴上了“差生”的标签。

少年的我便是如此,“差生”的标签让我开始厌学,讨厌走进这所学校,讨厌见到老师。好在过去的体育训练教给我的“坚持”二字在这时发挥了作用:我简直是化悲愤为动力,“我要去另一个更好学校!”这一信念在心中熊熊燃烧,那种渴望变化的强烈程度,丝毫不亚于我在赛场上对冠军的渴望。

美国老师为孩子“定制”试卷

强烈的自我驱动让我如愿以不俗的成绩,升上了一所国际学校。之后,我又出国完成了大学学业,并在美国中学执教了一段时间。再后来,当我回国,准备参与创办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时,我系统地回顾并总结了过去在美国亲身经历的创新教育,才发现,过去那让我不解的为何聪明的学生只能有一张面孔”之谜,源于中国不少老师或家长的一种成见,即孩子优秀与否只有一个衡量标准,即在同一张考卷上,是否比别人答对更多题目。

考前母子兵,从一个焦虑家长的来电谈起

这在美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首先,美国孩子从不把“成绩放到一个篮子里”,平时课堂小测试的成绩、期中考、期末考成绩,甚至孩子的课堂表现等,一起构成孩子一年最终的总成绩。其次,不同班级的孩子,所答试卷一般不相同——每个班的老师会根据自己班上同学的知识消化程度“定制”一份考卷。在美国老师眼中,不同班级的孩子各有特点,当然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

面试官问我“昨晚橄榄球的比分是多少”

而“体育生=差生”的判断,在美国则完全被颠覆。美国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都极其注重对孩子体育精神的培养,你经常能看到很多美国爸爸脖子上驾着自己2岁、3岁的孩子,一起去看比赛,孩子的脸上还会画着各种球队的标志。从小学起,孩子们就要开始学习游泳、接触各种球类,攀岩……每个暑假最多的活动就是各种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比赛。我还记得大学期间一个教授给我们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如果你去现场看周六的比赛,会给你额外的分数。目的就是让我们去到现场,亲身感受“体育精神”的魅力。

体育精神的重要性被放到了和学科知识相等的地位,即便是在社会招聘上亦是如此。毕业之后,有一次我去一家美国知名咨询公司面试,面试官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昨天晚上橄榄球比赛,旧金山淘金者队的比分是多少?”

他告诉我,他从高中就是学校橄榄球队的主力,一直到大学,参加过不下100场比赛。之后去了一家著名的投资一行工作。看着他强壮的身体,有条例的谈吐,和目光中的坚韧,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位优秀运动员。当他知道我踢过3年足球之后,显得很开心,二十分钟内,聊得最多的就是体育对我的改变,那些所谓“亮眼”的成绩和项目表现,我们谁都没提到。

【支持《青少年创新的十个面孔》出版】过去一年,我在少年商学院接触了非常多极具创新精神和活力的学员,这群中国“00后”“05后”身上爆发出的创造力,让我决心为他们写一本书。它首先是关于少年儿童如何在课余时间玩出名堂的“一本通”,亦是中国第一本系统解构青少年创新性格的图书,第一本用设计思维方法指导青少年创新实践的手册。点击这里支持出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