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眼中的父与子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ID: youthMBA)的第426次分享,照片来自美国女摄影师Kristen Schmid,她是两个男孩的妈妈;我们已和她联系授权。
做父亲称不称职,主要是由孩子的母亲说了算。从妈妈的视角来审视爸爸的角色,更真实,也更有意义。
今天是2014年的父亲节,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和大家分享美国女摄影师Kristen Schmid一组Kristen名为《Father to Son》(从父到子)的作品。这组照片的时间跨度长达8年(从2006年大儿子出生到现在),生动记录了她的丈夫Ted和两个儿子(Sam与Eli)亲子交流的情景。
(三周大的Sam刚洗完澡)
(刚开始几周Sam睡在父母的房间)
(22个月大的Sam)
(三岁的Sam在梳头)
(给熊孩子理个发真的太难了)
(三岁的Sam和9个月大的弟弟Eli)
(睡前故事,哥哥听,弟弟旁观)
(刚从教堂回来的父子三人)
(倒立。有个兄弟姐妹一起成长是幸福幸运的)
(兄弟俩一起作业,父亲隔窗注视。)
(一个月总有那么几次严肃对话。)
(夜深了,Sam早已是一个人睡)
(Sam一把搂住刚下班回家的爸爸。)
“为人父母是一种激烈而对立的混合:爱和挫折、喜悦和责任、玩耍和纪律、亲密和分离、团结和反对……这可以在同一时间共存。”Kristen Schmid在自己的摄影网站上如是写道。
如果你是一位妈妈,此时此刻,翻看一下相册里孩子和爸爸亲密接触时的照片吧,或有新的感触。
童年的父爱决定孩子的一生。越来越多的爸爸开始回归家庭,重新学习如何扮演好这一角色。少年商学院推出《好父亲养成手册》特刊,和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为人父母的心得与方法。
《好父亲养成手册》目录
前言 |
研究表明,童年父爱决定孩子的一生 |
角色认知 |
陪伴孩子,永远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
宝宝一年里教给我的十件事 |
一位美国父亲写给三岁孩子的一封信 |
性别定势思维:女儿给父亲的一堂课 |
沟通技巧 |
爸爸,如果我考第一名…… |
我是这样在加拿大培养“三只小猪”的 |
洋爸爸粗养孩子,无为而治重在坚持 |
误区与反思 |
他们是企业家,但本职工作是父亲 |
八年后我回答了孩子三岁时的提问 |
林丹不是一个好榜样 |
实用指南 |
总统也抠门:我这样教女儿用零花钱 |
爸妈该不该说“我没钱” |
1、在应用商店下载并安装“拇指阅读”或“多看阅读”APP后,搜索“少年商学院”,查看我们的电子杂志第三辑,封面标题为《好父亲永不找借口》。这种方式的阅读体验最佳。您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获得这一特刊:
2、点击本页右上角图标→查看公众号→关注少年商学院微信,留下您或者您希望分享给某人(朋友或孩子的父亲等)的Email地址,学院君会将这份“节日甜点”发送到指定信箱。这种方式便于留存。
3、点击这里,查看简洁版。这种方式便于分享。
最后祝所有的爸爸节日快乐,祝每一位妈妈都能调教出称职的“孩儿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