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你是怎样带孩子出国旅行的
-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第613次分享,作者是“上濒教育”首席专家、创始人兰海。我们已获得其授权。
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也算是一个规划。这个习惯似乎从小就有,一直持续到现在。直至今日,我每年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对我来说,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已成为一种传统,而它的意义在于见证孩子的成长,也让自己不断获得新生。
▋我是这样带孩子“混迹”国外的
和孩子们“浪迹”在国外的日子里,总会遇到人问:“你们是韩国人?日本人?”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中国人的旅游都是在大巴车里,而孩子“到此一游”的目的也往往是为了学习语言。其实,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
所以,旅途中,孩子们和我一起品尝其他国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公共标志;欣赏形式各异的建筑;体会种类不同的宗教现象;体验和陌生人的相处;适应各种气候状况;甚至是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的不同味道……
每当我们抵达一个陌生的地方,听孩子们说着“这个和我们那里不一样,这个一样”,这样的比较总能让我们睁大了自己的眼睛,扩张了自己的毛孔,也扩展了彼此的胸怀。实际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才是我们出行“了解世界”的重点。
▋亲子协作,不做功课就不要出行
了解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种,通过书籍、影像资料和别人聊天都能让我们了解世界,但哪一种都没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更重要。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而我们的一贯做法是:“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阅人无数,行万里路后思索回顾。”
每次到一个陌生国家之前,我们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长达一周的培训,其中包括语言、文化、当地情况和摄影技巧。印象很深的是去意大利之前的一个月就让孩子们开始阅读相关的书籍,并且在培训中很好地让孩子们对文艺复兴有基本的了解,包括卢浮宫的神秘和拿破仑的传奇。而简单的语言培训则让孩子们可以自己通过海关简单的询问,自己看懂当地的公交行政标志,减弱他们的陌生感。
如此一来,每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孩子们就会开始验证之前获悉的资料是否和眼前的一切吻合,开始和当地人有了碰撞和交流,主动借助当地人的帮助来完成一件件我们事先策划好的任务。
我还记得在慕尼黑他们使用地铁公车的自如;在柏林到科隆火车站转车的时候他们的忙中有序;在玛丽娅广场写毛笔字引来老外们的围观;在菲森的草坪上和外国小孩们踢球……孩子们需要和当地的人接触,更重要的是要用当地人的方式生活,使用他们的交通工具,看他们经常去的博物馆,而不仅仅是在那里走马观花。如同我们在卢浮宫整整待了三天,相比较旅行团对于“卢浮三宝”的照相工作,我们是何等的自由。(少年商学院曾分享过一篇博物旅行的相关文章:《带孩子到博物馆体验学习的四个境界》)
带着激动和疲惫,收获与成长我们完成了旅程,但这并不是一个结束,我们离开了那里,但却把对陌生国度的思考也一并带了回来,除了留在脑子里的回忆,我们还有日记、明信片、相片,我们还有各种类型的小组讨论,这些都会让一次旅程的收获变得更长更厚重,直至我们下一段的重新开始。
▋了解世界是为了看清自己
这种从学习和成长入手的旅行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孩子们学会思考——他们知道在陌生的地方需要向哪些机构需求帮助,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资源去实现目标。当孩子们在成长中一次次面对陌生的环境,那么,当他们长大后,便不再惧怕陌生,因为他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种模式。
当一个人处于陌生环境下,他的优点和弱点都将显示得异常清晰,这无疑给了我们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不仅是孩子们,每当我自己面对陌生环境的冲击时,我也在成长,我也不只一次都看到了更加清晰的自己。
也有很多人会说,孩子太小了,让他们在7、8岁的出国,他们能记住什么?更别说在低幼的孩子了,他们什么都不懂。其实,这是我们对孩子们的误解。通常情况下,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获得什么,我们会通过他的表达或者他的改变作为判断的标准。但对于一个生理和心理都处在成长期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只是还不具备能反映成长的表达能力罢了。
又或者,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没有办法将旅行回忆保留到他十多岁的时候,但这些经历对于他接下来一年的成长却绝对意义非凡。也许他们不再需要我们安排行程,也许他能自己适应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能在陌生喧闹的人群中鼓起勇气去听去看去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哈佛大学的一任校长曾经说过,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从小开始的一种旅程便是扩展我们生活广度的起点。我非常喜欢一句话——LIFE IS NOT A DESTINATION, BUT A JOURNEY(人生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场旅行),这既适用于不断成长着的孩子,更适用于需要不断新生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