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每年都能拿诺奖?他们的科技教育道明了一切
文 | 西林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编辑
诺贝尔奖是全世界公认的人类科学最高奖项,是各国科学家竞逐的目标,它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话语权和竞争力。
在日本京都大学官方网站上,有一份《日本诺贝尔奖获奖者一览》名单,一共有26位诺奖得主,而且大多数都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
从2000年到2018年共有18人摘得诺贝尔奖桂冠(含两名日裔美籍科学家),平均下来每年有超过一名诺贝尔奖得主。
是什么让日本在诺贝尔奖这件事情上屡摘桂冠?答案有很多,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2018年诺贝尔奖得主本庶佑说:
“对于孩子来说,有一颗什么都想知道的心是最重要的。不要轻易相信教科书,经常保持怀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直至说服自己,这个过程非常重要。”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创造力,如何从小就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这都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考验,或许我们能从这篇文章中找到一些可借鉴的地方。
无处不在的见学活动
在日本,有很多的企业打开门让学生来参与见学活动,机场是如何维持高效运营的?一瓶矿泉水是如何诞生的?丰田汽车是怎么装配的?这些都可以通过实地见学让孩子亲手触摸知识。
学生参加丰田汽车见学,在工厂内可以了解车辆由零部件组装成车的过程,丰田的向导会给学生详细介绍丰田TPS生产管理办法,这是一种全球工厂争相引进,减少浪费又提高生产的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未来科技技术的展示和体验。
(用氢作燃料,零污染的未來电动车)
(ToyotaWinglet 驾驶体验)
丰田十分关注有创意的学生,见学结束后能提出优化生产好点子的学生,丰田都会给予丰厚的奖励。
为了吸引更多的孩子了解航空航天的科学知识,日本航空界的高富帅——ANA全日空航空,他们的机体工场,免费开放给学生见学。
见学内容还包括进入机场內部游览,从地面上近距离直接观察飞机和机务人员的工作。由于内部空间宽广,工作人员往返走动甚至需要骑上小单车。
见学结束以后,学生还会收到乐高玩偶。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日本青少年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上的排名也始终名列前茅。
PISA将科学素养定义为“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在移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和社交媒体盛行的年代,具有参与和科学相关的事务与讨论,科学解释各种现象、处理数据的能力与探究精神。
无论是随时随地的见学活动,还是自上而下对科学的支持,以及日本货币上印的教育家头像,都能看出来日本对孩子科学素养的重视。
我们如何借鉴临近这个神秘又陌生的国家的做法,从小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与探索力,让匠人精神渗透到每个孩子的生活中呢?
2019年10月,也就是中国的国庆假期,少年商学院推出《科技少年日本行 国际研学营》,适合11-15岁的孩子,带孩子在实践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