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 少年商学院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学院君说:家庭教育是永恒的话题,残酷的现实总是让人反思,我们之前曾经分享过一个高分华人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点此查看),今天我们分享另一个高达9.5分的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在这个剧里,我们结合最近一些热点事件,去深入思考舆论对孩子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思考,对于华人来说到底有多么重要,探索真相有有多难。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文丨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最近一段时间,北大弑母案主犯落网,这个发生在2016年的恶性案件再度引起热议。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知乎热榜上,连续占据了几天首位。在微博上也登上了热搜第一。然而在案件还未定性时,关于这个案件的讨论与猜测,却走向了令人心惊的方向。

一面是对吴谢宇的神话,称他是高智商犯罪,判断依据仅仅是他是北大高材生和他的作案手法;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一些他人描述的细枝末节就判断吴谢宇的母亲是一个“孤僻、偏执、钻牛角尖”的人。将吴谢宇弑母案简单归咎为家庭教育的原因。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对待恶劣罪犯吴谢宇百般吹捧,对待受害人吴母却吹毛求疵。

联想到前段时间17岁上海少年跳桥,在事实尚未清楚时社会舆论更多地是指责男孩的母亲,认为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导致男孩放弃生命。而热议褪去,事实真相是什么,没有人再去追问。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网络的发达,让人得以被隐藏在屏幕之后,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内心的恶意。如何能在网络社会,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分辨能力,这不仅是成年人,更是青少年都需要学会的能力。

之前我们分享过一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关于探讨家庭教育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成长环境,直击中国式家庭的亲子问题,当时我们也做了相关的分享(点此查看详情)。今天关于孩子独立思考,我们也为您推荐最近一部热播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由台湾公视和HBO联合推出,豆瓣已斩获9.5高分。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1.悲剧为何一次次重演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以下简称“与恶”)这次大胆直接直戳现实,当我们自以为化身正义战士在谴责社会的恶,却不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变成了恶的源头。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第一集开头,就看到辩护律师王赦在法庭外被当众泼粪。泼粪的不是别人,正是受害者的家属。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作为死刑犯的辩护律师,在很多人看来,你帮杀人犯减刑/免刑,就等于变相杀人。

而王赦要辩护的杀人犯叫李晓明,他在电影院开枪随机扫射造成了九死十一伤。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而这样的恶性报复社会案件,并非虚构。

从2009年至今,台湾已经发生6起无差别杀人事件。最严重的一起,发生在2014年5月21日。21岁的东海大学大二男生郑捷在捷运板南线龙山寺站上车后,一路疯狂砍人砍到江子翠站,造成4人死亡,24人受伤的惨剧。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而这样的惨剧绝对不是个例,你总觉得似曾相识,却想不起来类似的事情的具体细节。人类的本质就是健忘的,任何网络事件的生命周期都只有7天。当热搜过后,就会被人们抛诸脑后,直到下一次又一轮悲剧的发生。

而在这其中,我们缺乏反思,没有去探究过事件背后的真相。

2.放弃寻找原因

我们终将远离真相

本片编剧吕蒔媛曾获得两届金钟最佳编剧奖,还写出了今年大热电影《谁先爱上他》。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在接收采访时,她谈到自己的创作动机,”一开始我是想要了解,当社会发生重大恶性案件时,我们每个人是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在事件发生之后,大家愿不愿意回头找原因。去探讨我们到底有没有可能去了解或预防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与恶》的故事发生在案件结束的两年之后。然而在这两年内,关于此案的一切,风起云涌未曾停止。前面提到被泼粪的王赦,这两年一直在为李晓明辩护。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受害者和社会舆论容不下他,他的老婆也并不支持他.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他一心想要帮助的“加害者家庭”也不能理解他刨根问底的行为。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就连杀人凶手李晓明都不能理解,死刑三审之后,为什么王赦还不肯放弃要推动精神鉴定。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他只说了这么一段话:“如果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平安快乐长大,不要再遇到有人做出类似你犯过的罪,这个回答你满意吗?”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他一个人背负着巨大压力为杀人犯辩护,但哪怕是上诉失败,他并没有气馁,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司法正义:真正该死的人,也有人权;而是想找出李晓明杀人背后,真正的原因。不是网络上各种简单的解读,天生杀人狂或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王赦认为只有找出真正的答案,才能真正解决此案带来的伤害,才能真正做到善后和预防。

他找到了先驱报创始人刘昭国,而刘昭国本人实际上也是抢劫的受害者家属,死去的那9人中就有他年幼的儿子。实际上他不关心李晓明死刑是否会执行,也不关心这个案件带来的社会影响。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但他最后同意了这个请求,只为了找出真相:到底李晓明为何杀人?一直到大结局,李晓明究竟为何杀人,始终没有定下结论,这实际上也是在对应故事原型521台北地铁站杀人事件。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当时被捕的杀人犯郑捷,刚被捕就立即被台湾当局执行了“提前处死”的操作,而明明在他之前还有42人要被执行死刑。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王赦对老婆说:“如果精神病犯人只是杀掉就完事,这个社会并不会变得更好。”因为可能一个郑捷死了,却还会再有下一个郑捷出现。

坚持找原因不见得有效果,但如果放弃,我们永远都无法得知真相。

 

3.舆论的力量

使真相被淹没

而现实生活中,有的悲剧发生不仅仅只是因为我们放弃了主动找寻真相,更多的是因为自己的偏见或者是没有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将普通事情恶意歪曲,最终变成网络暴力。

 

在《与恶》里,有一集讲的是幼儿园疑似发生了绑架案。嫌疑人抱着一个脏兮兮的黑包,闯进幼儿园。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现场瞬间陷入一片混乱,记者为了抢新闻,随便找了不明真相的围观者采访,而围观者不假思索地就说闯入者是神经病,因为幼儿园附近有一个神经病康复中心。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各大电台开始抢着播送这条未验证真假的新闻:北市幼稚园惊传神经病挟持幼童!

就在传言越演越烈之际,特种部队攻进了幼儿园,毫发无损地救出了所有幼童,而那个闯进幼儿园的人只是想拍电影,并没有恶意。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宋乔安请来了精神病医生做专访,医生说伤人罪案里只有5%是精神病人;并且,其中只有极少数会攻击陌生人。可是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已经播报了虚假的新闻,事实如何,许多吃瓜群众,已经毫不在意。

 

此时,社会群体情绪激昂的情境下,已经容不下理智的声音。对于大众而言,真相是什么已然不重要,他们只是需要找到一个发泄口,那就是“精神病患者”,不管他们有没有错,泼脏水就是了。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扮演宋乔安的演员贾静雯,在谈这样的社会现象时就提到:“现在无论是在电视还是任何的社交媒体,很多事情我们都只是当做八卦事件讲完,可是然后呢?”

 

4.悲剧的发生

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

究竟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引用豆瓣上的一句话:“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王赦在法庭被泼粪的时候,社交媒体上群情激奋。

“这家伙(李晓明)还没死,我们要花多少纳税钱养他?!”

“屎尿人渣代言人(王赦)!”

“大快人心!”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所谓精神病患者挟持幼儿园即使已被查证有误,人们依旧还在攻击“精神病”这一标签。

“精神病中很多有伤人杀人倾向!别让社会上有精神病流动!”

“不愿与精神病为邻!民众反弹声浪大!”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我们似乎在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再去判断一件事情真假与否,就人云亦云,似乎这样就能够把所有的暴力都变成正义,当面对指责的时候,只会说一句:“别人都是这么做的啊”。

去年10月28日,一辆公交车在重庆万州区的大桥发生坠江事件,车上15人全都罹难。而一开始媒体报道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避让逆行的小轿车所致,而车上的女司机穿着高跟鞋。几乎全网的舆论都在一边倒地指责女司机,甚至人肉女司机的信息。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但事实的真相,是公交车越过道路中间的双黄线,撞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才导致坠江。然后大众又开始纷纷谴责司机。

事故是司机一个人的错吗?事实上,车上有名女乘客因为公交车坐过站了,对司机动手。对这次事故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些一开始叫嚣着女司机就是马路杀手,和谴责司机,以及最后骂女乘客活该的人,其实都是一类人,他们中有多少人是真的经过了理性思考发出的言论?

网络的掩护下,我们可以非常轻易地在网络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过是几秒钟打字的时间,可是对无辜者造成的伤害,又应该让谁来承担?

要知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如果所有人都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失去对真假信息的鉴别能力,失去了对真相的执着追求,那么这个社会会变得多么可怕。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理性者,而不是愤怒者。

 

5.培养批判性思维

拒绝成为帮凶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非常发达的时代,网络上充斥的各种信息,很可能是带有误导性的。当孩子们暴露在无法明辨真假的信息中时,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认知、知识与判断系统、价值观。

放诸英美中小学,学会辨别真假新闻也是学生媒介素养的核心实践项目。这背后对应的是越来越被顶级名校看重的一种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保持怀疑”的科学精神,不是为了否定什么,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检测、修正、补充。

所谓“区分事实与观点”,就是它的起点。具备这种思维的孩子,对于任何一个观点,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马上听信,而是谨慎求证。因此,他们长大后能保持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

BBC也曾出过一系列的教学视频,通过辨别真假新闻去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BBC认为,作为家长,应该告诉孩子,我们每个人在网上都有一个角色,我们都需要确保自己在网络空间获取的、分享的信息是准确和可信的。

孩子或许会问,“不是只要找到值得信任的人,就能知道哪些是对、哪些是错了吗?”如果是这么简单就好了,我们都会犯错,如果面对提供给我们的错误信息,我们却无动于衷,最终我们就会被带出错误的世界观,在观点辩论中犯错。

BBC给孩子的建议是:你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让自己的观点只受事实影响,而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并且问自己,你是因为真实性才想要分享它?还是因为只是你希望它是这样?

让孩子不断自省反问,保持思想的独立,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不去盲从权威,才能永远对知识进行无畏的探索和质疑,我们的社会才有希望,我们与“恶”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远,直至分道扬镳。


入群享福利丨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家长群,我们会把本文提到的《我们与恶的距离》观看链接发送给您,每周可获取影单书单、公开课与世界名校学习资源等资源福利,感兴趣的家长抓紧时间进群!️本周主题分享会:「物理科学」。

 

豆瓣9.5分!《我们与恶的距离》戳中华人痛点,让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有多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