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走进了叛逆期女儿的内心世界
文丨凌想
转载自公号:凌想亲子心理
学院君说:我们曾分享《这个美国妈妈花了14天,终于学会和孩子聊天》,文中的妈妈学会用“同理心”和孩子聊天。今天,我们分享另外一个妈妈的谈话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话一:
妈:今天在学校开心吗?
娃:开心。
妈:……
对话二:
娃:妈妈,今天体育课我们跑了1000米,好累啊!
妈:是吗,跑了这么多,确实挺累的,晚上早点睡觉吧。
娃:……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很常见?
你想了解孩子这一天的情况,可是孩子回答完“开心”后,你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孩子和你念叨他的感受,你也试着和他共情,提出建议,可是效果似乎并不太好。
总之就是,你想和孩子多交流,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怎么说。
这样的情况我也遇到过。
后来,我在一次工作坊中学到了一招非常有用的谈话技巧。
神奇的“评分问话”
工作坊中,一位妈妈说女儿最近很叛逆,历数孩子种种不良表现:我知道我平时对她的管教有点严格,但她现在的行为真的很让我担心……”
听起来,这是一位忧虑、慈爱又无奈的母亲。
老师没有接她的话,而是问:如果10分是满分的话,您对自己的管教严格打几分呢?
这位妈妈想了想:8分吧。
场内一片轻声的哗然——8分!
这么高的分,却被这位妈妈轻描淡写地表达为“有点严格”,这个反差也太大了。
这么严格的管教,孩子有这样的叛逆行为就不奇怪了。
这种评分方法,其实是焦点技术中的一个方法,它可以把对话者的状态更直观、量化地表现出来,更客观地呈现问题。
我活学活用,用到了和孩子的对话中,发现也很管用。
它可以瞬间打开孩子的话匣子,让对话多出了很多可能性。
我们的交流变得更有趣,也更有内容了。
这个技术,我自己称之为“评分问话”。
用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让孩子评估自己的状况:最低分是1分,满分是10分,自己来打分。
举个例子。
一天,我问放学回来的橙子:今天在学校开心吗?
橙子活蹦乱跳的,看起来心情不错:开心!
(以往,这个对话到此就结束了。)
我接着问:如果非常不开心是1分,非常非常开心、开心得不得了是10分,你今天的开心指数是几分呢?
橙子想了想:6分。
我有点出乎意料:橙子看起来像往常一样,情绪不错,怎么才打了6分?
我问:为什么是6分呢?
橙子又想了想:emmm,放学后去同学家玩,很开心,加1分。但是晚上又上了辅导班,减3分。
原来是这样。
你看,“开心”本来是一个很泛泛的感受,通过评分问话,这个“开心”就被直观地量化了。
你就知道了,孩子到底是“有点开心”,还是“非常开心”,还是一种混合的开心——“既有开心的事,又有不开心的事”。
接下来,话题就可以展开了。可以和他聊聊为什么上辅导班不开心,怎样才可以开心一些,也可以知道孩子对哪些事感兴趣,对哪些事有抵触。
你会很自然地了解到孩子的更多信息、更多内心状态。
对孩子来说,评分问话更像是个游戏。
小孩子们天性喜欢玩游戏,本来倍感无聊的常规对话,突然要求给自己打个分,看起来很好玩。
他会更愿意参与到对话中。
培养自我觉察能力
这个评分问话看起来很简单,如果用好了,会对孩子益处多多。
首先,评分问话有助于孩子培养自我觉察的能力。
当你问孩子开心吗?
他会脱口而出:开心!
当你接着问,给开心打几分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有一两秒钟的沉默。
这个沉默就是思考时间,他会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有一个察觉,加以评估,给出一个分数。
打分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状态,为什么开心,为什么愤怒,为什么觉得无聊。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一味沉浸在情绪中,就是忽略自己的感受。
而评分问话,可以让我们有意识地去感受情绪、觉察情绪、梳理情绪——这是非常宝贵的能力,也是人生混沌和自省的分界线。
有一次,橙子放学回来直喊累,说今天的体育课运动量太大,肚子、腿哪儿哪儿都疼。
我问他:如果一点不疼是1分,疼得不得了是10分,你现在是几分疼呢?
橙子想了想:5分吧。
打出这个分,橙子居然吐了吐舌头,可能他自己也发现:原来并没有疼得那么夸张嘛。
让孩子学会通过行动改变现状
其次,打分问话还可以升级为2.0版,可以进一步提问:你觉得怎样做,可以让分数提高一分(或者减少一分)呢?
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拓展思考,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橙子喊累这件事。
橙子给自己的又疼又累打了5分。
我引进了2.0版,提出了新问题:你觉得怎样做,可以让疼累指数变成4分呢?
橙子想了想:不知道。
这个回答在意料之中。
很多孩子最初遇到这个问题,都会这么回答。
他们习惯了大人为他们负责——我只管提出问题,至于怎么解决,那就是爸妈的事了。
他们很少主动思考:“我该怎么应对这种状况?”
这时,可以和孩子一起想些办法:洗个热水澡会不会好一些?给你按摩按摩会不会好一些?
思路打开了,孩子的想法往往会天马行空,花样百出。那就和孩子一起脑洞大开吧,把它当成一个游戏,一段温馨有趣的亲子时光。
再和孩子一起挑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试试看。
在这样的对话中,孩子自然而然学会了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也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可以为自己负责的——让自己的行为发生一点点改变,就可以让自己的状态变得更好。
这可是很多大人都没有意识到的。
最后,还有一点让我意外的收获——橙子很快学会了这个问话技巧,开始向我提问了。
比如,这几天我的腰很疼,一直卧床休息。
能感觉出来橙子隐隐的担心,他每天早晨都会问:妈妈,如果非常非常疼是1分,一点都不疼是10分,你今天是几分?
每天,我的答案都不一样:5分,6分,7分,7.5分……
橙子就知道了,妈妈的腰每天都在好转,很快就会一点不疼了。
我很开心橙子学会了这个评分问话。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技巧,也隐含着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积极的心态:客观地觉察,为自己的问题负责,通过行动改变现状。
那么,最后,问题来了:
你对你的亲子关系打几分呢?
你可以做些什么,能让分数提高1分呢?
作者及授权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凌想亲子心理(ID: lingxiang127),作者是凌想,橙子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出版人,专注儿童心理,帮助父母构建更好的亲子关系。
少年商学院微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