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快乐成长”后患无穷,智慧父母这样帮孩子找到真正目标
文 | 神圣午睡
授权自:神圣午睡
学院君说:很多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事事比别人强,在孩子身上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但他们往往只会给孩子一个模糊的目标——比如“考个好大学”,这并不能对孩子起到很好的鼓励作用。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位妈妈对这种抽象期待的看法,希望大家有所启发。
很多人会把快乐和压力对立起来,甚至和父母的期待对立起来,更严重的会和智力对立起来。但事情却不是这么简单。人生幸福是极高的哲学追求,而智慧会帮助一个天分不足的人达到幸福。证据之一就是:所有幸福指数高的国家都是高发达,高文明,平均智商高的国家,而不是相反。
很多人把完美主义和具体某些方面的高标准搞混了。我之前已经写过,这里再强调一次:在一件事或者几件事上高标准高要求,这不叫完美主义,叫责任感高。事事不放过,一切都要完美,才叫完美主义。
具体来说,想让孩子做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或者一个爱运动的科学家,这并不叫完美主义,这叫具体期待。想让孩子做一个长得美,运动棒,钢琴弹得好,家庭幸福,儿女双全,社交从容,性格开朗,人见人爱的优秀科学家,这就叫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悖论就在于,这是一个达不到的目标,所以会注定了不快乐。现如今流行的精英主义,就有很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比如,美女帅哥学霸,比你聪明的富二代还比你努力,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人生在罗马之类。
孩子需要父母的具象期待
我们中国家长,很容易定下对孩子盲目期待的目标。比如孩子明明不爱读书,却想让孩子做学霸,搞得大人孩子都很痛苦,并且,大部分孩子也没当上学霸。所以很多人就矫枉过正,认为我对孩子没有期待,这就没问题了吧?
其实并非如此。父母对孩子有具象期待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而且也是孩子很喜欢,很需要的一件事情。孩子都会本能地爱父母,从而希望自己满足父母对自己的期待。父母对孩子的期待高,说明父母对孩子的能力认可,这种认可对孩子的自信有很好的鼓励作用。而自信对于一个人的终生快乐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
这是一来是因为儿童的抽象思维尚未完善,只能理解具象的事情。比如科学家,医生就是具体期待。而“考个好大学”,“只想你快乐”都是抽象期待,是从一个伪命题走向另一个伪命题。某种角度讲,“我只要你快乐”,还不如“我只要你每天练琴一小时”,毕竟后者还是个孩子确定可以做到的事情。
中国家长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对孩子存在高期待,而是对孩子的期待一直都过分抽象。从虚无缥缈的“我要你学习好”,到模糊不清的“我要你快乐”。
二来是因为高期待的心理内涵是肯定,是对孩子的欣赏。孩子表现出过人天赋,父母必然对孩子有高期待。你对孩子最先放弃期待的部分,一定是孩子最不行的地方。所以,如果你对孩子没期待,本质上是你对孩子非常失望,认为孩子没有什么优秀的地方。
用成年人世界来举例,就是世界杯的时候,大家对中国足球队基本就没有任何期待,但对巴西队德国队就存在高期待。
必须解释的是:高期待不是指诺贝尔奖那样,而是指你对孩子有一个“有门槛”的具体目标。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修理工,一个优秀的厨子,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一个成功的鱼塘承包人,一个受欢迎的教练,一个圆滑的公务员,这都是高期待。因为它们都需要去学习,去努力,去竞争,才能达到。
教育的具象化
可以帮孩子找到真正的目标
在美国的基础教育里,具象期待做得就很好。美国很多小学教室里,会挂着很多大学的旗帜。这些大学有顶级的,比如哈佛耶鲁。也有附近的,比如优秀的州立大学。还有更接地气的,比如附近的本地大学。老师会详细告诉孩子们这些大学的门槛。女儿三年级已经知道,私立综合大学要看重“领导力”,而顶级公立大学,你只要学习好就可以进。
同时,美国小学里对孩子的职业教育也非常具象。在职业教育课上,老师会让孩子们说自己未来的志向。有个孩子说:“我不知道我将来想干嘛,我只想有钱。”
老师就会带领孩子们一起搜索“美国职业收入排行榜”。第一名是医生,然后老师就会告诉孩子们如何进入医学院,医学里有哪些学科,住院医师和开业医师的收入有哪些不同。最后,老师还会给孩子们搜出“医生破产”的新闻,告诉孩子们,如果你不努力,就是当了医生,也会破产。
所有的学校也会有职业体验日,穿上你想成为的职业的衣服。这种看起来是个游戏,本质上也是让孩子对未来的高期待具象化。孩子对未来的期待都是从很小的具体细节上开始的,比如,每种职业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神气不神气。
在这种教育下,小孩对各种职业的理解非常的具象。孩子们知道每一种工作的具体要求,就会去思考“我想不想做这件事?我能不能做好?”而且也不用担心孩子对职业期待会从一而终,孩子会变的。
比如我女儿六岁的时候想做医生,觉得看起来很高级很有钱。七岁又不想了,觉得不想面对血淋淋。最近她又觉得可以考虑,因为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以前那么怕血了,或许将来会更不怕血,那么做医生仍然是她喜欢的感觉。
顺便说,我对女儿的最初期待就是做医生,因为我觉得她的性格非常适合做医生。而且,学医是个很适合普通优秀人才的职业,就是一个孩子比较认真,比较努力,不太笨,规矩谨慎,就可以去学医。并且医药里面分类也很多,内科外科,药剂师,牙医都可以划入这个范围。
而对于女儿目前的第一志向科学家,其实她也有很具体的期待。女儿非常认真地了解了不少不同的科学家工作内容。舅舅的化学科学家工作,有爆炸的可能。科学家姐姐的工作,要往小白鼠脑袋里打针。
女儿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喜欢机械工程。她目前的志向是长大了学做机器人,学会了就先给妈妈做个机器家务奴隶,让妈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而且科学家这个目标并不高。在美国,科学家是一个工作,可以印在名片上的,研发团队的一员,也可以叫科学家。
而我之所以警惕女儿的完美主义倾向,是因为完美主义反而会让她距离自己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像女儿这样自律又比较聪明的孩子,在我们周围这种竞争不激烈的环境下,很容易做到事事都第一。
比如,她钢琴老师又让她跳级,而之前她已经连着两次都跳级了。连芭蕾老师都给我写信,说她潜力其实很大,对芭蕾有很好的理解,应该加课时。
如果我们都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女儿就会把精力分散到各种领域,在每个领域都追求完美。最终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义成“一个长得美,运动棒,钢琴弹得好,家庭幸福,儿女双全,社交从容,性格开朗,人见人爱的优秀科学家”。
说实话,家长摊上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被周围的赞美冲昏了头脑,去纵容孩子十项全能,享受群众羡慕的目光。我前阵子就是这样的,这是病,得治。
所以,我倒是打算和老师商量,把芭蕾和钢琴都降级减课时,不背离当初把这些做修养的目标,以避免女儿的完美主义倾向继续发展。
帮孩子设定具象目标
要注意这两点
对于具象目标,父母需要注意的其实是两点:
第一,这个目标要适合孩子。
比方说,我希望女儿当科学家或者医生,是因为她性格和天赋如此。我做为妈妈,对她有了解,所以我觉得这个目标很棒,而不是我觉得科学家和医生最威风。当然我承认我很幸运,女儿天生喜欢和适合的职业,正是社会认可度高的职业。
有些孩子天生适合的职业社会认可度不够高,那么家长可能比较需要转换一下思路。其实任何行业,只要你做得好,都能养家糊口,并且得到自我满足。有人很喜欢用“端盘子”来形容没出息,其实好的服务员能做到领班,进而店长,甚至自己开业。没有没出息的行业,只有没出息的人。
第二,目标是孩子想要的,而不是你想要的。
太多的家长在制定具象目标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到孩子。有的父母会本能地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有的父母则会让孩子避免走自己的老路。但其实孩子虽然的确有一定概率和父母很相似,但也有很大的概率和父母完全不相似。鼓励孩子成就梦想,不等于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
比如我也曾经问过女儿,是否想和妈妈一样,长大了做建筑师,或者编剧,导演之类。因为她在艺术的理解上颇有天赋,而且天然有良好的品味。女儿一开始也觉得不错。
后来她说,觉得妈妈做的这些工作,都比较需要创造力。她觉得自己虽然也有一定的创造力,但创造力并不是她最擅长和最喜欢的。最重要的是,女儿更喜欢有规律的,稳定的工作状态,而不是充满变化的,结果不确定的事情。总之就是,虽然女儿有一定的艺术天分,但她并不是一个艺术家的性格。
在具体做法上,我建议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多做关于未来的假设和游戏,问问孩子想做什么,或者想怎样去生活。在孩子幼年时期,不要对孩子眼下的梦想进行批判或没有必要的担忧。不要迷信“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也不要迷信“关键期”。
美国幼儿园里,孩子们理想职业第一名是消防员。但是到了中学再问,想当消防员的小孩就没几个了。哪怕是女儿这种不学习就浑身难受,抱怨暑假学校不给留作业的小孩,她三四岁的时候,理想也是去“吃饭大学”,然后每天的工作就是吃饭。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目标,你也可以先胡乱找一些目标。如果不知道想要什么,能知道“不想要什么”也是好的。你可以问问孩子:将来做医生好不好?做护士好不好?做厨师好不好?如果孩子说不好,他都会有个理由。这个思考的过程,也会有助于孩子找到最能让自己快乐的那个真我。
少年商学院微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