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写给10岁女儿的家书,巧妙化解二胎给姐姐的压力 | 少年商学院

一位妈妈写给10岁女儿的家书,巧妙化解二胎给姐姐的压力

一位妈妈写给10岁女儿的家书,巧妙化解二胎给姐姐的压力

文丨Cathy

少年商学院特约撰稿人

学院君说: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少年商学院一位叫Cathy的学生家长的投稿。她的家族里有个非常好的习惯,那就是写“家书”。她和自己哥哥之间儿时保持了这一习惯,然后今天,她与女儿也用这种典雅的方式深度沟通。

Cathy先是叙述了一下自己家里的这一习惯,然后附上一封写给10岁女儿的家书,话题是关于“成长”——关于妹妹出生后,如何让姐姐真正接纳。朴实的言语之间,无不充满对女儿的祝福。农历新年开始了,每个父母其实都可以都给孩子写一封家书或“成长邀请信”。

杜甫的《春望》里有一句著名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道尽了征人家属望眼欲穿的牵挂。

战争年代的一封家书足以报平安、慰至亲,和平年代的家书,其实也在亲子教育中起到非凡作用,连接两代人的情感。 

从幼儿园起,我的母亲就会把我口授的内容写下来,寄给远方的爸爸和哥哥。

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写拼音信,直到完全会用汉字写信。虽然平时和哥哥一见面就会吵架,但一分开却会非常思念。那些幼稚的家书记录着兄妹俩淘气又真挚的手足之情。

到后来,我大女儿Angela降生,机缘巧合传承了写家书的家教习惯。

在Angela读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开始写神秘纸条,把短短的几句话读给Angela听。她听得非常认真,知道这是专属于她的“信”,每次听完都会把它们小心翼翼地藏到一个小盒子里。

一年级开始,Angela用心写“信”给妈妈,汉字中参杂着拼音,落款处还画了满满几颗爱心。

一位妈妈写给10岁女儿的家书,巧妙化解二胎给姐姐的压力

到了小学,我们母女俩终于可以一起用文字进行书面交流了。我们用一个崭新的糖盒,作为公共邮箱,放置我们的书信,一封压着一封,像是妈妈和孩子的心,紧紧贴着彼此。

一位妈妈写给10岁女儿的家书,巧妙化解二胎给姐姐的压力(装着书信的糖盒)

当二胎话题成了大家的讨论焦点,令我想起了曾经和孩子共读《小王子》,便顺势写了一封家书:

 

成长的邀请

——写给女儿的一封家书

亲爱的宝贝:

新年好!恭喜你今年10岁了!

你盼着长大,却爱和小不点们重温无忧无虑。

想要当姐姐的欲望像个大气球在你小小的心里越吹越大。但是你的好朋友都担心有二宝后大宝就会失宠,你渐渐地也从欢呼雀跃变抗拒了。

不过,你总喜欢缠着听妈妈的童年趣事,说想有个哥哥。

那天你亲眼见到粉嫩的新生儿UU,你惊叹于她的天然萌,百看不厌。终于了过了一回当姐姐的瘾,然后小小的你,有了矛盾的期待。

一位妈妈写给10岁女儿的家书,巧妙化解二胎给姐姐的压力

 开放二胎的时候,你听到新闻兴奋得大喊:“妈妈也可以生二宝!妈妈快去生,今天就生!”(切,你以为生孩子像生鸡蛋那么简单呀?)

你激动得一把抱住妈妈,仿佛抱住了大大的希望。

这是多么甜蜜的拥抱和请求!

“会担心妈妈不再爱你吗?”

“会!”

“如果妈妈的爱足够多,尽量平均分呢?”

“不够。”

“如果二宝的爱加给你呢?”

“不够。”

“O(∩_∩)O,你怎么算都不亏啊!爸妈独宠你的10年,二宝都来不及分享呢!二宝也会吃醋哈!”

“……”

“你一定能做个好姐姐,因为你善良体贴,一定能帮妈妈照顾二宝!最好二宝是个妹妹,这样妈妈有经验更省心。你和二宝就是套娃组合了!”

一位妈妈写给10岁女儿的家书,巧妙化解二胎给姐姐的压力

 寒假亲子共读《小王子》,书中狐狸告诉小王子:“你就会明白,你的玫瑰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花儿。”

“你为你的玫瑰失去的时间,使你的玫瑰变得重要了。”

“我为我的玫瑰失去的时间,使我的玫瑰变得重要了。”

“你应该永远对你驯养的对象负责,你要对你的玫瑰负责……”

“我要对我的玫瑰负责……”

读到这几句,你和妈妈都热泪盈眶了。聪明的宝贝,你一定懂了,你就是妈妈独一无二的玫瑰!驯养其实就是“爱、信任和陪伴”吧

一位妈妈写给10岁女儿的家书,巧妙化解二胎给姐姐的压力

 你悄悄向妈妈索新年礼物——“妹妹”!还说妈妈的爱像口井一样深不可测。

宝贝,你其实就是上帝送给爸妈最宝贵的礼物呢!

 

“当我开始爱自己,

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

我知道任何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

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查理·卓别林

妈妈感谢一路有你,见证你的成长!

未来不可知,让我们更爱自己!

妈妈

(注:我们曾一起听过卓别林的诗,你在某天不经意中背出几句“成长的邀请”,妈妈非常喜欢!这封信就以此为题吧。)

一位妈妈写给10岁女儿的家书,巧妙化解二胎给姐姐的压力

每个父母都该给孩子写一封家书

学院君说:在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上,袁泉讲述了11岁离家去北京学戏的往事。说到动情处,仍不住泪洒现场。

(点击上方视频即可观看)

那一年,正在读小学4年级的袁泉,被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老师选中,离开家乡湖北荆州,去北京学习京剧,不到11岁的袁泉,自己做了这个人生的重大决定。

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袁泉靠着和父母之间的300封家书,撑过了最艰难的岁月。虽然相隔千里,但是父母的爱从来没有缺席。

节目里,截取了两封小袁泉和父母的书信往来:

“下星期又要扳腿了,我真害怕。基本功还是那样,丝毫没有进步。老师说我还不够刻苦,我听了心里非常难受,因为我觉得已经使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不管怎样我还是要更加刻苦,告诉你们,我的腿离头只有竖着的两根手指那么远了,我争取在11月20日贴上。”

父母在回信中说:

“做父母的理解你,心疼你。我们绝不会在你竭尽全力仍暂时达不到目标的情况下,还要你去拼命。泉泉,切记住,在挫折面前不气馁,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振作起来吧。”

父母的尊重,肯定,理解和鼓励,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一封封家书就如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照亮和温暖着在成长路上奔跑的孩子。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孩子找到真正的兴趣有多重要

如何兼顾快乐童年与特长培养

别用眼界框住孩子的未来

好父母一定给孩子方向感

两种父爱,两种人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