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 少年商学院

匪夷所思,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匪夷所思,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的第251篇分享文章,图片出自美国知名趣味博客pleated-jeans的博主Jeff Wysaski,我们已与他联系授权。   

当你看到你的小孩在床上蹦跳狂欢,把地板砖当成创作画板,或把自己塞进纸箱里开赛车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相信你不会以为这些是孩子们故意的恶作剧,毕竟在他们眼里,还没有床铺、地板砖或纸箱的概念。

        美国知名趣味博客pleated-jeans(百褶牛仔裤)的博主 Jeff Wysaski显然看到了蕴含在其中的矛盾——大人看到的,往往与孩子眼中的世界大相径庭。他用下面这组对比图幽默地揭示了这个现象。我们在他的博客上找到了这组作品,现在与少年商学院的微信朋友们分享(左边是我们的视角,右边是孩子的视角)。

匪夷所思,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匪夷所思,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匪夷所思,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匪夷所思,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匪夷所思,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匪夷所思,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匪夷所思,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匪夷所思,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匪夷所思,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匪夷所思,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匪夷所思,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匪夷所思,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笑过之后,一个问题引起了少年商学院微信编辑的兴趣——为什么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大人如此不同?为什么当孩子长大后,TA就不再做出这些让家长啼笑皆非的“闹心”事?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理论或许能帮助我们解开谜底。在对孩子们的创意行为进行分析时,皮亚杰十分强调孩子这一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他认为,心智总是主动地对环境加以分析和解释,使环境与自己已有的心理框架相一致。因此,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总是根据他们已经知道的关于世界的知识。

        在皮亚杰看来,不存在纯粹的客观现实,现实是主体依据已有的认知图式对环境信息进行的建构。他指出,儿童对自己的观念是发明而不是发现,也就是说,观念不是预存于内部而逐渐显现的,也不是预存于外界等待儿童去发现,儿童必须自己去发明它。他们以现有的心理结构来挑选和理解经历 ,他们也调整这些结构来认识现实世界更细微的事实。

        通俗地说,孩子们会用自己已有的信息储备来构筑认知城堡,而不是一味地接受。这与大人们强调的“学习信息”大相径庭。

        此外,对于同样的客体,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儿童会建构出不同的现实。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儿童所拥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还因为他们加工现实的手段不同。

        以下象棋为例,对于一个6个月的婴儿来说,象棋子就是一个玩具,可以放在嘴里,当棋子滚到地下不见了,他便会觉得那个棋子不再存在了;对于一个 5岁的儿童,他会摆开棋盘下棋了,但他们往往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根本不理解任何规则;对于一个 9岁的儿童,他能够理解规则并按照规则下棋了,但却还不能很好地照顾全局和进行预测;当一个 11岁以上儿童玩象棋的时候,他不但能按一般套路下棋。而且还能够针对可能出现的每一种具体情况考虑对策。

【学院君说】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在心理学历史上一直颇具争议,但是上述观点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却从未被质疑。它也确实能够有效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小不点们”偶尔做出的让人啼笑皆非的可爱的事情。所以,下次孩子再躲进纸箱子里,除了保证TA的安全,或许我们可以请教TA,现在驾驶的是什么坐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