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如何思考?6个字已经说完 | 少年商学院

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如何思考?6个字已经说完

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如何思考?6个字已经说完

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如何思考?6个字已经说完

少年商学院教研总监Evan

探访台湾文创界大咖

本文整理自对台北科技大学葛如钧教授的采访

戳视频看葛老师对少商同学的寄语


(点此了解2018寒假台湾研学营)

排名前1%的孩子,不是靠天赋,不是靠智商,而是靠思维方式。被誉为“全球最聪明学校”、由美国NASA和谷歌联合创办的奇点大学(Singularity University),就很注重给学生传授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每一年,奇点大学都会收到来自全世界无数学霸的履历,最终只录取80人,它的两个特点,备受学霸们青睐——其一,只教最前沿、最新颖的科技;其二,传递知识之外,更培养学生的“指数型思维”。

全球最聪明的学生

都是怎么思考的?

指数型思维为什么重要呢?我想说一下自己的经历。

我小时候非常乖,别人穿什么我就穿什么,别人流行什么我就喜欢什么。有一次,我就穿了一条松松垮垮的裤子,出门之前,我就问姐姐:“你觉得我穿这样帅不帅?”她说:“怎么大家都这样穿,丑死了,我最讨厌别人穿一样的!”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时刻,她跟我讲话的时候,大脑里突然有一个东西被打开了,就叫做“原来可以跟别人不一样”。

这句话,也是奇点大学的精髓,从一入学开始,就很注重要求我们和别人不一样。怎么不一样?靠的是“指数型思维”。

很多人在思考的时候,都会遵循线性的思维习惯,但真正聪明的人,都用指数型思维的。举个例子,如果有一只蜗牛从这里爬到那里花了五天,按照以往的习惯,我们会线性地预测它十天之后在哪个位置。可是,当我们用指数增长的方式去思考,就会预测十天之后,蜗牛可能到火星去了。

放到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也是一样的。孩子有指数型增长的潜力,而不是匀速增长的。当他到达一定程度,就有巨大的进步和改变。所以我们不要用线性思维去预测孩子每天、每周、每月的成长,而是要相信,孩子能做出影响力非常大的事情。

奇点大学就是这么做的,我们的入学考题、期末考题跟毕业后的任务,都只有一个——你如何影响十亿人的生活?这个题目就是奇点大学的核心,它要求你必须先内化指数型思维,再思考如何影响十亿人。

说白了,指数型思维的本质,就是要放胆去想。有了它,不会再想我如何有一亿美金,而是想我如果能够影响十亿人,这样一亿美金自然就会来了。

学校很鼓励我们提出很疯狂的想法。奇点大学的校长雷·库兹韦尔说过:“再过二十年,人类的大脑当中会有数以亿计的纳米机器人,你的大脑可以直接连到网络上。”

我第一次听的时候,也觉得他疯了,可是我告诉自己,需要接受它、思考它,不能马上把它排斥。没想到,两年之后,Facebook找了美国的DARPA,就是做国防部科研计划的神秘单位——DARPA前主席开了一个部门叫“Building 8”,任务是要在十年之内,让人可以直接用大脑打字,一分钟一百个字,即便不是机器人,也会有一些东西放到你的头脑旁边。当初校长讲的话,已经快要实现了。

在奇点大学,我们平时聊的东西都很有趣,比如人怎么活到500岁?怎么把人脑的记忆上传到云端?等等。

而为了做一个影响十亿人的项目,我设计了“人生记录器”,希望能在不影响隐私的情况下,记录和分类我们每天接收到的资讯,后来延伸开去,把AI、VR相机也结合起来,设计出一款叫做“LUNA“的球形相机,可以360度拍摄,获得了台湾科技企业HTC的投资。

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如何思考?6个字已经说完

敢想敢做的孩子

都有这三个特质

再到后来,我到台北科技大学互动设计系任教,我经常想,孩子面对这个指数型增长的社会,怎么掌握这种思维方式,真正去影响十亿人呢?

在奇点大学的时候,我跟美国NASA的工程师、特斯拉(美国最大的电动车及太阳能公司)的工程师、谷歌最厉害的设计师都讨论过,我们用指数型的方式,去预测未来三十年内的机器人,还有哪些事情做不好或者做不到,去反推孩子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答案就是六个字——创意、哲思、大胆。

其一,创意是没有条理、也没有规则的,像发明家和艺术家这些有创造力的职业,机器人在30年之内,很难一下子全部代替的。

而且培养创意思维,根本不难,只要多跟孩子讨论一些很科幻、很开放的题目,比如说:“哪一年的世界杯会有超过1万人口在虚拟实境里观看?”这时候,孩子就可以去找现在虚拟实境眼镜的销售量有多少,推估一下未来多久可以达到这样一个数量。

再比如说,二十年后最流行的玩具会是什么?三十年后最恐怖的犯罪形式是什么?或者没有定时间点,而是说某一年开始,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基因改造的服务,想变多聪明就有多聪明,只要付钱就可以,都可以引发孩子很多思考。

其二,哲思的全称是“哲学情感思考能力”。如果说创意是很广泛的思考,那么哲思就要求你深入去思考某一件事。

比如说,你有哲思能力,就会去想《红楼梦》的结尾,为什么是这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说。也许思考二十年,就会有一个人成为这句话的专家,他可以从这句话入手,看清楚整个中国文学的历史。

虽然未来机器人的“红学家”是有可能的,如果它的资料过多,也许可以讲出很多东西,但是我们更想要深入到某一句话、某一个字,而且加入了人类的情感。这种深入的程度,机器人在三十年内不太容易做到。就像心理学所说的同理心,我认识我自己,我想象你也是这么想的,人类在这部分的能力,必须永远超越电脑。

其三是大胆。在强人工智能出来以前,电脑最终的决策主轴根据的原则是“风险较小,收益最高”,但是人类却可以做一种决定,那就是“风险很大,收益更大”,这并不是靠演算可以得出,而是一种决策能力,前提是你要放胆去想。

人工智能可以筛选出最好的、最理性的、风险最小的几种可能, 但我们常说,星巴克不是最好喝的咖啡,也不是最烂的咖啡,也是这样比喻民主制度的:民主制度不是最好的咖啡,也不是最烂的咖啡。我们永远要相信,人类社会将有一个最好的方向,这些东西都需要人来做决策。

比如说有一个工厂有反对机器人的一群人冲进去把机器给毁了,但是在毁的时候,人不小心被机器弄伤了,两边上了法庭,一边说人本来有反抗的权利,一边说机器本来就有取代人类的权利,两边做一个辩论,应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 让孩子去思考、去判断,就会很有益处。

现在的孩子反应迅速,想象力非常好,比较能打破常规,不受控制,这真的很好,受控的东西就交给机器人去做吧,孩子还是要去影响世界。人的发展和教育,有时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一句话、一个故事,不需要太多啰嗦和控制,反而会激发出孩子的潜能。

对于孩子来说,改变十亿人,甚至改变世界,都是有可能的。我就是靠众筹去奇点大学的,在台湾募了120几万台币(20多万人民币),后来做VR Camera(虚拟现实相机)的计划,也筹了1000多万台币(大概200多万人民币),这些东西就是二生四、四生八,互联网赋予了我们这样的能力。

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如何思考?6个字已经说完

让孩子看到“未来的后脑勺”

我很喜欢杨德昌的电影《一一》,里面有一个小男孩,他拿了照相机觉得很新鲜,没拍过照,他到处拍,都是拍人的后脑勺,他老爸看了之后,“你洗出来的三十几张照片,怎么每一张都是后脑勺?”

小男孩说:“我觉得拍这个很有意思。因为每个人都应该看到他自己的后脑勺,但是他们却都看不见。我希望让他们可以看见本该看见的东西。”小男孩觉得,这是他人生最想做的事,也是他的一种天赋。

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如何思考?6个字已经说完

(电影《一一》海报)

这部电影给我两个启发。第一,尽早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才能,可以是任何事,然后进一步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

第二,如果你一直做着手上的工作,看着你眼前的书籍,很容易忽略掉一些事情。所以,我们应该多角度地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拥抱未知,去发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这三十多年来,我不断想去了解新的东西,理解它、使用它、得到经验、然后分享它,正是受到了这个小男孩的启发。 我觉得,每个人都要追着一个“未来的后脑勺”,不断地拍,拍了以后给孩子看,给自己看。

对于我来说,对未来有帮助的事情,排在我绝对优先的位置,但这个未来,不是我个人的,而是这个社会的。我从二十几岁开始,就思考我们走这一遭的意义了,个人的成就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在离世之前能做一些对世界变迁有意义的事。

所以站在未来,再看待我们的现在,你很快就会察觉到,应该要培养怎样的孩子。25岁以上的人都差不多定型了,未来社会的突破点和转换点,可能发生在三十年后,到那个时候,我们很难有改变世界的能力了,而真正能够控制、改变、维系这个世界的人,正是现在那些15岁的少年。 

所以,当我们我们去设想三十年后的雷军、马云会长什么样,就会指导着我们现在该如何培养15岁的孩子。

归根结底,引发孩子有自由的思辨能力是最重要的,我跟我太太现在还没生小孩,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识:当我们这一代都老了,世界未来长什么样?就是现在7到15岁的青少年未来的样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