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拍了部6分钟动画,提升孩子的洞察力
在家上世界名校通识课
每周日“精品推荐”栏目
分享全球创新教育优质资源与方法
哈佛有一本畅销书,名为《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书中倡导,今天的孩子,必须从小学习通识教育,以及把各种思维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这其中,经济学,被欧美国家普遍认为是适合从小开始的通识教育的一种,正因为如此,美国小学争相给孩子们开经济学课堂,连年长的巴菲特都“返老还童”,推出以自己为原型的动画片《巴菲特神秘俱乐部》(点此了解)。
今天,我们再给热爱思考的中小学生推荐一部趣味动画,由英国开放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出品,6分钟,带孩子了解6个经济学原理,让孩子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但这只是一个起点,建议您和孩子看完后,思考一下,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反映了这些原理?
(点击上方视频即可观看)
一、看不见的手
1776年,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观点:要让经济蓬勃发展,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让人们自由买卖。
为什么呢?比如,商人A把商品的价格定得很高,想牟取暴利;但商人B却合理收费,那么,消费者自然就会跑去B那里买东西。商人A没人光顾的时候,他就会想办法提升产品的质量或者降低价格,吸引更多人来购买。
所以,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每个人只要想竞争、想赚钱,市场就会导向积极的发展方向,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
不过,持有自由主义观点的经济学家哈耶克也提出质疑,市场自己进行调整不是不行,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会达到均衡,而且很有可能停滞不前。在调整期间,人们可能会失去信心,所以,这时也要出动政府来帮忙,也就是所谓“看得见的手”。
二、节约悖论
赚到钱之后,你会怎么处理呢?关于“储蓄和消费哪个更好”,经济学家可以说是吵翻天了。
比如,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又跑出来说:“在经济困难时期,你应该把钱存到银行,这样,银行就可以用来投资——建立新工厂、发展新技术、提高生产力。”有更多新行业,就有更多岗位,随着失业率下降,整个社会的经济将重回轨道。
这时,有个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家伙——凯恩斯很激动地反驳:“政府应该增加支出,创造工作机会;如果政府勒紧腰带,人们和企业不愿意花钱,消费下降,失业会增加。”
因此好像不论怎么做,都很难两全其美——这就是“节约悖论”。
三、菲利普斯曲线
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尔普斯认为,当就业率高时,薪水涨得快,人们有更多钱去消费,于是价格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反之,就业率低时,通货就会收缩,这就是菲利普斯曲线。
不过,这个曲线也并非经常奏效,因为不仅政府会看到,劳动者也会看到。因此,每当劳动者看到失业率下降时,他们也会期待更高的薪水,造成通货膨胀,然后政府就会提供更多岗位。比如,70年代就曾出现过——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非常高的情况,90年代时,失业率和膨胀率又同时降低。
四、比较优势原则
任何国家,都害怕被其他国家侵占本国的市场,因为这实在太不可控了。于是,一些国家试图自己生产自己必需的产品,提高关税把外国货挡在门外。
但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醒我们,国际贸易可以让所有参与者受益。
原因是,即便一个国家能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产品——这被称为“绝对优势”,但仍然应该专注于生产最高效的产品,也就是你最擅长生产什么,就应该生产什么,而不是去生产看似最划算的东西。
只有这样,各国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专业化生产,互相出口富余的产品,大家都会获利,实现多赢,这就是“比较优势原则”。
五、三元悖论
大多数国家之间的跨国贸易,对参与各方都有好处,这也同时意味着各国更难控制本国的财政和汇率,各国政府热衷于三个目标:
第一,各国希望保持汇率稳定,这样出口价格不会忽升忽降。
第二,政府希望稳定利率,这样保证企业更乐于借贷,而不是储蓄。
第三,各国都希望资本的进入和流出,不会有太多障碍。
但是你无法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
六、理性选择理论
在影响经济的所有因素中,最麻烦的就是人。
按照经济学的预设,我们都是“最大理性人”——当商品价格上升,人们更愿意生产它,买的人更少,预期的通胀率上升,他们会要求更高的薪水,如果一国汇率或利率下降,拥有大量资本的人就会试图将钱转出去。
各国制定经济政策就是建立在人是“理性”的基础上。遗憾的是,人们并不总是做出最好的选择,所以,就出现了类似2007年的借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