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主动打招呼的孩子,为何总被称赞“有礼貌”?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的第1399次分享,作者是台湾前资深媒体人、现全职妈妈罗怡君,原文发表于《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已获简体中文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真正的礼貌,不在嘴上
有件事我一直搞不太清楚。
女儿接触过的大多数老师和长辈们,总会称赞她“很有礼貌”,但我仔细观察过,她既不会主动打招呼,也不喜欢献殷勤、讨好别人或表现亲近,我实在想不透为什么她能赢得这些赞美。
直到有次女儿跟着我去参加朋友聚会,一切才豁然开朗。虽然事先和她大略介绍过与会者,到了现场,她一如往常依然口拙,更别提响应阿姨们一连串的问候和各种问题。她安静地坐在旁边吃着松饼,津津有味地听我们聊天,不一会儿,气氛热烈到我也忘了“她的存在”。
过没多久,她拉拉我的衣角:“妈,你们太大声了啦,讲话小声一点。”
又过一会儿,她再次提醒我:“妈,刚刚服务生问阿姨问题,你们都没注意到。”
不只如此,店里生意很好,高朋满座,她还注意到我们的包包放得比较外面、注意到我们的椅子容易卡到走道,别人不易通过……两个小时下来,几位阿姨也注意到她的细心和体贴。
最后这位不善言词的小姐赢得阿姨们一致的赞美:“真是个有礼貌的贴心孩子。”
原来女儿展现的礼貌不是在嘴上,而是实践“随时注意他人的存在与感受”,表达善意与体贴,即我们通常说的“同理心”。也就是说,即使今天一个人满嘴的请、谢谢、对不起,但若只是为了要求别人配合自己,根本忽略他人的实际需求,那么这种“不礼貌”的冒犯,可能远比不好意思打声招呼还要严重。
▋不是孩子不礼貌,是大人受不了被拒绝
此外,观察大人与孩子间的互动,我们会发现,有些人认为的“没有礼貌”是这样的:
长辈们热情地塞给孩子甜点或是特产,不料孩子一口回绝:“我不想吃。”
阿姨好心拿件外套请孩子穿上以免着凉,没想到孩子说:“我不冷,不想穿。”
某个大人想请孩子帮忙跑腿或拿东西,没想到与预期反应不同,孩子直接响应:“我现在在玩,不想帮忙。”或者听到不喜欢的实话,例如“穿这件衣服很不好看”、“这家餐厅不好吃”……
这些情境若发生在公共场合或熟识亲友面前,不仅让大人们感到尴尬,有时还会引来批评,在台湾社会里,响应态度和内容太过直接的话,可能暗地里就会让人认为不够圆滑、不够礼貌。
不过,令自己感到没面子未必是对方的问题,同样一句话,听在不同人耳里诠释不同,引发的情绪,可能是对过去负面生活经验的反射。若不小心触碰到自己的弱点或痛点,也未必是对方想传递的讯息。孩子们不需要承接大人各式各样的生命经验,这也和礼貌不礼貌扯不上任何关系,充其量就是表达方式可以斟酌讨论而已。
▋当我们和孩子强调“礼貌”时,我们在传达什么
每个国家或地区的风俗民情不尽相同,当然对“有礼貌的行为”定义也大异其趣,甚至是完全相反,所以当我们讨论“礼貌”,或希望孩子有礼貌的时候,首先要问问自己,到底要跟孩子传达什么样的内容,我们是否窄化了礼貌的意涵,更忽略了背后的文化价值和意识框架?
是真正的礼貌?还是敷衍的应对?
回头来看看我们说的礼貌,其实每个人的想法不尽相同:礼貌就是礼节吗?有没有人尽管嘴里客气、行为优雅,但却让自己感觉非常不舒服呢?是什么行为会让自己感到被冒犯,而认为对方“没有礼貌”呢?一个不曾对你说早安的人,却愿意坐下来认真倾听你遇到的困难,你接收到的尊重和礼貌,会比三餐都打招呼却未曾想停留交谈的人还要少吗?
与其陷入“要求”或“不要求”孩子礼貌的二元争辩里,不如花点时间把“礼貌”这件事的内涵梳理清楚,否则传达给孩子的,只是模糊不清的概念,连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不跟孩子特意说“礼貌”二字,因为礼貌不是“特意做出来”的行为,这种互动方式的形成应该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样板式的行为;不要求表面礼貌不等于是放弃管教,只是不必以特定形式表达。真正必须要求孩子做到的礼貌,是随时觉察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别人产生的关联影响,是“同理心”和观察力的双重要求,是品格上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