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爆表的胡歌,他的成长就是完美的家教范本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的第1349次分享,作者是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在前几天的金鹰电视艺术节上,演员胡歌收获“最具人气演员奖”和“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然而比起“视帝”荣誉,更让大家津津乐道的,是胡歌高情商的获奖感言,简直适合给孩子作演讲范文。点击下方视频感受下:
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胡歌却致敬了大前辈郑佩佩“让我知道演员在现场应该是什么样的”,李雪健“德高望重只带一个随行人员,我很惭愧,带了三个”,先谦虚地表示“自己刚刚上路”,又自信地表达“敬业的精神是需要传承的”——暗示自己正不断向前辈标杆看齐。
低谷时感恩易,高峰时念旧难——何况是在如此盛大的场合。其实在娱乐圈,胡歌的高情商早已有名,这不仅得益于他的嘴皮子,更是他为人修养自内而外的彰显,是他从小接受的家教的成果。
▋一个人的修养,看他面对长辈、对待挫折的态度
金鹰节的现场有两个耐人寻味的小插曲。
第一次,是胡歌领奖下台后,首先走到坐在同一排的大前辈李雪健前,双手合十鞠躬,说了一句“受之有愧”。李雪健早前患有喉癌,前一天去化疗,第二天就回剧组拍戏;听力退化,为了方便对戏,他干脆背下对手演员所有台词,看嘴型做反应。
第二次,是金鹰节邀请来胡歌的一位粉丝,一个老奶奶,现场给胡歌送了一条围巾,胡歌不仅在接受采访时,说俏皮话逗奶奶开心——“奶奶,梅长苏(胡歌主演的《琅琊榜》角色)身体不好,怕冷,但我身体挺好的”,还一直坐在奶奶旁边,陪她聊天,据说后来还问奶奶要了电话号码。
如果说台上的表现还有“做秀”的可能,台下的这些小细节却都真真切切体现了胡歌一贯的低调和谦逊,这可能与胡歌的经历有关。
他23岁凭《仙剑奇侠传》大火,第二年遭遇车祸毁容,第三年虽休整复出,却长时间活在极度的自卑和同事在同次车祸中去世的阴影中,一直到去年《琅琊榜》、《伪装者》相继播出,他又一次成了最炙手可热的“男一号”。但即便在最痛苦的创伤后疗愈期,他也始终微笑待人。
(胡歌车祸后眼睛上永远留下了伤疤)
车祸后面临眼瞎、破相危险,胡歌却依旧谈笑风生,“如果我眼睛瞎了,还可以去演柯镇恶。如果破相了,去演梅超风,还不用化妆。”
一次微访谈,有人提问胡歌,是否在车祸后整容。胡歌回答:“是植皮,丑是丑了点,但是都是原装的。”
有朋友对胡歌说,“我现在的愿望,就是让你的眼皮变平(车祸后留下明显伤疤)。”胡歌却笑笑说,“那我的车祸不是白出了吗?”
(2006年的车祸带走了他的同事,胡歌修整后回归拍摄《射雕英雄传》,片酬用来建希望小学)
在“鲁豫有约”的现场,他坦言,这种“微笑”不是因为乐观,而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从小养成的习惯。
▋礼貌到拘谨,不得已考艺术团“改性格”
胡歌从小就非常有礼貌、懂事。他的父亲曾是一名网球教练,后来在工厂里工作,妈妈是一名老师,身体不好,半退休在家,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胡歌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却分工合理,非常用心。
(胡歌和胡妈妈)
胡妈妈非常传统,在她看来,孩子待人接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懂礼貌、知谦虚。加上胡歌生来性格腼腆,久而久之,这种礼貌竟开始变成“内向拘谨”。怎么让他变得外向一些呢?胡妈妈带他去考了上海电视台的小荧星艺术团,那年有3万多个孩子报考,最后只录取60人,胡歌是其中一个。
(童年胡歌)
“艺术团是我小时候非常非常痛苦的经历”,后来接受采访时,胡歌这么说,“但它确实改变了我的性格。”在艺术团里,他总是躲在角落,因为同学们都太优秀了,可是回到学校以后呢,因为大家都没学过,他反而在文艺上显出优势,“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建立起自信。”
(胡歌14岁就在上海的电视台担任主持人)
▋挫折教育埋下自卑性格,也学会审视自己
胡妈妈还非常崇尚挫折教育。都说当妈的怎么看儿子都好,但从胡歌很小的时候,胡妈妈就不轻易给孩子表扬。后来儿子演戏爆红,胡妈妈也多是直接指出“你戏不好”,顶多夸一句扮相还不错、挺帅的、挺好看的、挺年轻的,对儿子的演技不太满意。
“这导致我现在的性格不是很自信,”胡歌称自己是偏悲观的一类人,“妈妈的认可真是比任何人的认可都重要。但能够得到她的表扬,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这个可能比得到什么金鸡奖、百花奖,都让我高兴。”
但胡歌也感谢妈妈这种严厉,毕竟在略显浮躁的娱乐圈,自我膨胀才是最可怕的,“挫折教育也是有好处的,你会经常去审视自己,去不断要求进步。”在去年《国剧盛典》颁奖典礼上,胡歌就把最诚挚的感谢留给了母亲:
(胡歌在《国剧盛典》获得最佳男演员奖)
“这么多年,她不仅是我最忠实的观众,更给了我很多指引……有句话,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是在06年我跌入人生低谷的时候她对我说,以前观众在意的是你的外表,现在上天在你脸上开了一扇窗,是希望观众可以更多地看到你的内在。所以我想把这个奖杯送给我的妈妈。”
▋爸爸崇尚西式教育:从小逼孩子独立
胡爸爸在家庭教育上,和胡妈妈是两个极端的分工——严母慈父,什么时候都让孩子自己拿主意,从小如此。
(年轻时的胡爸爸)
陈鲁豫在采访中评价胡歌的家庭教育,“你的事是你的事,跟父母没关系,这就是好的教育。”确实,胡歌就说,父母都不算文化程度特别高的,或者能给孩子特别好的物资环境,但他们永远给孩子非常正面的价值观。
胡歌初三时拍了人生第一个广告,酬劳是一千块钱。那可是1997年,他虽然已经跑过一些龙套,当过群众演员,但通宵拍摄,拿的最多也就是一百块钱,拍广告相对轻松,酬劳却这么高,把他高兴坏了,跑回家和爸妈说,“你们知道多少钱吗,这条广告给我一千块钱!”
但胡歌的爸妈非常淡定,这个反应至今让胡歌印象深刻,没有流露出丝毫喜悦或者意外,只有胡妈妈淡淡说了句,“你挣了钱,就好好存着吧。别老花。”
从此,胡歌对于金钱就有了一个特别清晰又健康的心态——它是重要,但没有那么重要。
(胡歌中学时开始接拍广告)
而且,从胡歌高中起,家里就没再给过他一分钱。胡歌还小的时候,胡爸爸就培养他算账记账,每天出去花了多少钱,每个月挣了多少钱,让孩子自己知道生活有多不易。后来胡歌报考大学,本来可以到中央戏剧学院读影视编导专业,但考虑到留在上海,有广告可以拍,收入不用愁,去北京还得张口向父母要学费生活费,他最终选择了上海戏剧学院。
(胡歌当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的成绩单)
▋最想演好的一个角色是:自己
人们常说,真正的好朋友,会在你得意的时候泼你冷水,在你失意的时候陪伴左右。其实,优秀的父母何尝不是如此?
胡歌从小好成绩不断,亏得爸妈“波澜不惊”,才养成胡歌的严格自律、低调谦虚。但也就是这样一对“不腻歪”的父母,在儿子经历车祸后,每天鼓励孩子“今天伤口又好了一点”,在儿子从人生低谷,默默奋斗,回到高峰时,不再苛刻,真心地表达自己对儿子的欣赏,“我是真的被你感动了,真的着急了,我相信你就是剧里那个人,在那一刻,你不是我儿子。”
母爱是一个逐渐远离的过程。在最近的一段微电影中,胡歌在背上画了一个图案(或者是纹身),是他父母的结婚照,有人据此,说他是“妈宝男”(从小受妈妈严格管教,长大后“唯母命是从”的男性)。
胡歌却不以为然,“她以前会说这不行,那不行,但现在她会说,只要你喜欢,就行了。”确实,在胡歌少时,胡妈妈总恨不得多操一点心,但今天,她已经不再是家里的“大股东”,又何必处处关心(其实是限制)孩子呢?
而胡歌现在的使命,是学习“做自己”。十年前,他是《仙剑奇侠传》里潇洒的李逍遥,后来,他是《琅琊榜》里隐忍的梅长苏,很多人称胡歌是“偶像里转型最成功的”,但就在捧大奖捧到手软的时候,胡歌宣布“休息半年”,及时减速,找回生活的节奏。
拍好多好多美美的照片:
在青海做志愿者捡垃圾:
给爸爸过生日:
陪爸爸逛博物馆:
就像文章最开始讲的,高情商的背后,往往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修养。这种修养,从父母的教诲而来,从生活的经历而来,最后形成一种千金难买的自谦、从容。陈鲁豫在采访完胡歌时曾说,“他演的电视剧已经够多了,多一部少一部,只是赚不赚这个钱的区别。”确实,能在事业的顶端按下暂停键,经营好寻常生活,才能长远。
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最想要演好的一个角色,就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