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45名家长联名劝退熊孩子,三个实用方法给孩子的“小邪恶”找出口 | 少年商学院

南京45名家长联名劝退熊孩子,三个实用方法给孩子的“小邪恶”找出口

南京45名家长联名劝退熊孩子,三个实用方法给孩子的“小邪恶”找出口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的第1173次分享,由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编辑整理。观点作者为少年商学院微信美国特约撰稿人逃妈。

“我们家长这次是铁了心一定要让这个孩子换班!”

昨天,据“澎湃新闻”报道,南京市某小学三年级某班的45名家长,交给该校校长一封联名信,誓要班上一名叫昊昊(化名)的学生换班或转学。家长们说,这个孩子“实在太调皮”,上课经常撕同学的书,随意吵闹,甚至跳绳跳舞,课外经常打架,有一次还把一个同班同学打得头破血流,最后甚至惊动了警察局,他们担心在未来几年,昊昊的“捣乱”会影响到自家孩子的正常学习……

为了表决心,在距离期末考试还有9天的时候,这个班上有一半学生在家长的“指挥下”集体缺课……

据报道,对于家长们的要求,校长坚决拒绝,并在接受采访时三度潸然泪下她为让家长放弃让昊昊离开的要求,她甚至亲自到该班代课,希望通过提升班风,让其他学生和家长接受昊昊。她这样说道:

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学校积极地去面对、去解决,但拿孩子当作筹码、不让孩子到学校来上课,以此要挟学校让昊昊换班,我做不到。“不抛弃、不放弃不是我们学校说的漂亮话。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孩子太多了,还有偷窃的,但我们不能去排斥他们,去孤立他们,这样会让他们更受到伤害。你们挤走了这个孩子,再来一个皮孩子,你们怎么办?继续挤走吗?

据悉,昊昊的父母均为出租车司机,父亲开白班,母亲开晚班,家里一共有三个孩子,他从小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带大。

这件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与立场,当掺杂理智与情感因素,每一方的行为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学院君想说两句话:第一,每所学校、每个班上,一定多多少少、不同程度,都有着类似的“熊孩子”;第二,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家庭教育者,我们每个人的孩子都曾经或可能不同程度有成为这种“熊孩子”的苗头。

所以,与其争论谁是谁非,不如尽快找到正面管教和引导办法。我们不妨看看美国老师的经验。学院君今天分享少年商学院驻美国特约撰稿人、运营有微信公号“东西儿童教育”、儿子同样读小学的逃妈的一个记录,是其儿子在美国课堂上亲历的经验——关于美国老师引导孩子释放“小邪恶”的几个小方法。


南京45名家长联名劝退熊孩子,三个实用方法给孩子的“小邪恶”找出口

▋亚洲家长每天要说几百个“不”

每个人都会有淘气或小邪恶的时候,特别是小孩儿,他们从襁褓中解脱出来,终于可以到处跑到处玩了,于是喜欢碰碰这个,摸摸那个,偶尔还要做点恶作剧刷存在感……常常把家长气得直跺脚。对于孩子的“小邪恶”,很多家长往往是一发现就马上予以制止。

有调查显示,亚洲的父母通常每天对孩子说数百个“不”:不要动、不要戳、不要跑、不要哭、不要调皮……

但这些不绝于耳的“不”会切断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甚至会使孩子变得呆头呆脑,摧毁孩子的潜质,它很容易形成孩子意识中的一部分,对孩子产生长久的抑制作用,所以“不”的使用,应该仅限于孩子的行为会带来危险,或者是会对他的性格产生不良影响的那方面。

还有的家长常说孩子“不懂规矩”、“没教养”。而守规矩、有教养恰是孩子由“自然人”向成熟的“社会人”转变所必需的,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而不懂规矩、没教养是伴随在这个过程中的。所以,在平时,我们不妨学着制造点释放孩子“小邪恶”的安全出口。

 

▋班级发行“偷懒币”

我的孩子逃逃,一年级的老师叫Mrs. Miller,这位老师在他们班上发行Miller money,当孩子们表现好的时候,老师便会奖励一些Miller money,如果攒够一定量的Miller money就可以让自己放肆一把了,比如,今天不做作业,早上不写日记,中午不去食堂吃饭,在教室里边吃边看电视等等。

这种神奇的Miller money给了孩子们一个偷懒、散漫的空间,让原本循规蹈矩的校园生活变得刺激而精彩,反正逃逃每次得到Miller money总是异常激动。

 

▋比赛奖励是朝老师脸上扣蛋糕

儿子参加的童子军,他们每年都有义卖爆米花筹款的活动,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卖得最多的孩子得到的奖励居然是——用蛋糕往team leader(成年人,一般是老师或者家长)脸上扣(他们叫throwing pies)。

南京45名家长联名劝退熊孩子,三个实用方法给孩子的“小邪恶”找出口

扣蛋糕奖励很流行,是老师、校长常用的奖励方式。这和我们传统文化里的尊师重道简直格格不入!但却非常激励孩子们努力完成任务,也让童子军团队更增添了凝聚力,team leader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是和他们并肩作战,可以一起玩闹的好哥们儿。

 

▋每天做一个小小的恶作剧

美国人为孩子们的“小邪恶”制造发泄出口的本事并非小打小闹,连学校也是全力配合的。

逃逃的学校每年都有奇装异服周,在这一周里,你可以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怎么搞怪装坏都可以,比如周一穿两只不一样的袜子,周二把衣服反着穿,周三穿一些保护色的衣服,让老师发现不了你……

就连快到期末这段时间,学校也要和孩子们“闹腾”一下。也许国内孩子们这段时间都是很紧张的,因为得准备考试了,儿子学校却设置了“crazy 19 days”, 就是离放假还有19天,每天做一件crazy的事情,比如上课可以坐在桌子上,或者可以坐在教室任何一个角落,我一想起孩子们东一个西一个的散布在教室各种角落就觉得很搞笑。

这个“crazy 19 days”听起来荒唐至极,但也就是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孩子们能放下紧张、焦躁和不安,用更平常心的状态迎接考试,说不定会发挥得更好一些呢?

 

▋允许孩子的小邪恶,才能杜绝情绪的大爆发

有人问我,“熊孩子”淘气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其实,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回答,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小邪恶”、“小淘气”的一面,发明家爱迪生年幼时,看到母鸡孵小鸡,于是也用自己的肚子去孵小鸡,这种看起来有点“小捣蛋”、“小邪恶”的行为,正是爱迪生探索求知精神的体现。不可否认,人性中总有些“小邪恶”的东西,他们需要一个安全出口,就像糟糕的情绪需要大吼一声释放掉一样。

南京45名家长联名劝退熊孩子,三个实用方法给孩子的“小邪恶”找出口

儿童心理学认为,正是因为好奇,孩子们才会做一些大人看来完全不能理解的事,例如看到闹钟会报时,就试图拆开来看;看到父亲刮胡子,也想跟着试一试……但同时,好奇是“知识之门”,是“萌生科学的幼芽”。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孩子的这份好奇心,宽容孩子小小的破坏行为,当然,最好就是给孩子制造一些“小邪恶”的安全出口,提供宽松、安全的环境,鼓励适当的离经叛道、参与各种尝试,支持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事物的奥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