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创意思维”的培养,这8件事情随时可做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的第1157次分享,系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编辑整理的一份微信杂志。
孩子们的创意总让我们吃惊,但如何将创意,变成可以指导孩子创造性学习的“思维工具”?定位为“您的国际教育助手”的少年商学院上周(2016年5月30日—6月5日),分享了8个经典案例,让孩子“创意思维”的培养不再抽象。系列精彩文章您可能读过也可能错过一些,现在一并集结于此,方便分享与收藏。
温馨提示:直接点击相关文章的标题或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一、写一篇读后感:这是创造性写作,不只是复述故事梗概,更要联系社会问题。
相关文章:《女儿从不上补习班后留学英国,她眼中的独立思维培养方法简单有效》
英国的写作练习不需要“中心思想”。女儿当时读的书的故事梗概是,一个残疾人去到农庄里面,结果意外死亡了。那么老师就追问,大家须通过八个人的分析,找到为什么残疾人会死亡……女儿后来和我说,其实真正需要负责的是这个社会背景——战后的饥饿、歧视……然后,这次写作就上升到对一个社会问题的讨论了。最后,她的文章写了8页A4张,全是打印稿。
▋二、做一个实验:围绕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查很多资料并用实验作证,让玩变成思考和学习,才能有真正的提升。
相关文章:《人大附中女学霸,被美国名校提前录取,她的三件学习法宝》
不论你选择什么样的学科,无论你是选择数学、物理、化学还是天文,我们最终的目标,都是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去解决问题,去给所有的问题一个我们所期待的解决方案,去尽到一个我们作为自觉公民的责任。“好奇心”、“探索精神”、“责任感”便是傅宇恒同学成功路上的三件法宝。
▋三、解决一个现实问题:把数理化分成三科来学就输了,主动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社会问题才最高效。
STEM学习方法的核心是让学生们打破理工类学科间的界限,强调批判思维,而非死记硬背;关注现实问题,而非公式练习。对于中小学生如何通过动手和跨学科,掌握并运用数理化知识,宋方超博士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四、听四场讲座:比起高的智商或灵活头脑,国际化教育的核心更接近培养有好奇心的人。
相关文章:《到底应该给孩子怎样的国际化教育,4场演讲4个维度的答疑解惑》
“国际化”一定不只是个物理概念,它更应该是一种理念--无论孩子在国际校或公立校,培养好奇、独立与未来公民品格,比出国留学或考试成绩更重要。
▋五、加入一场社会实验:玩乐高不等于在家做模型,它是孩子用创意改变社会的好工具。
这一次有趣的课后实践,并不是在家里做模型,而是陪孩子出门用“观察力”看世界--利用课后时间暂时离开书桌,走入真实的世界,用乐高积木修补城市缺角。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成长履历是否惊艳,但他们都开始思考,小区的建设是否到位。他们所收获的成就感,不是“我用智力解答了道虚构的题目”,而是“我用创意解决了个现实的问题”。
▋六、开一家公司:如何将创意贩卖出去,是孩子绕不开的一道训练题。
相关文章:《一场别开生面的投资人见面会上,6个平均10岁的小学生竟拔得头筹》
这所北京小学,鼓励学生发挥经济学思维,学会选择、决策与合作,并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创意商业化。评审标准强调“项目制”、“跨学科”、“团队协作力”、“解决现实问题”等欧美中小学课堂上的高频词汇。
▋七、拍一部动画,这是将创意落地的有趣过程,也是绝佳的统筹能力训练。
相关文章:《她儿子玩了7年定格动画,7款软件推荐给同样热爱创意与科技的少年》
美国的中小学课堂,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跨学科,二是实践。譬如动画策划与制作,有时几乎成为一种基本技能。这是美国华人妈妈Diana记述的她的儿子Alex从小爱上拍定格动画,一玩就是7年所借助的工具或软件。十分值得收藏。
▋八、看很多书:创意从来不是凭空而生,通过阅读,一次次和世界上最有创意、最会思考的人对话。
相关文章:《中学生必读70本好书,来自3位顶级名校华人新生的筛选推荐》
“阅读什么书,决定了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学院君经常与各位分享海内外在创新教育领域有经验或心得的家长所推荐的书单,今天,我们邀请了三位品学兼优、热爱阅读的同学,与她们假设——“如果世界末日来了,你只能带走25本书,你会选择哪些?”,最终收获了这份已经反复筛选的书单。
温馨提示:让孩子创造性地使用科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这个暑假,少年商学院引进原汁原味的欧美青少年科技项目 ,给7-15岁同学最酷炫的学习体验。点击“这里”了解详情并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