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陪伴,是多陪孩子做这些“无用之事”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的第1147次分享。系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发起的一场Genius Hour社会实验的策划成果之一。
Childhood is a journey, not a race.
“童年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场竞赛。”
今天是六一,
陪孩子做什么事才有“意义”呢?
打住!这是个伪命题。
多陪孩子做无用小事,才能收获意外之喜。
譬如怎样的“无用小事”呢?玩乐高。
有没有搞错?
我孩子玩乐高已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没错!如果换种思路玩呢?
不是在家里做模型,
而是陪孩子出门用乐高看世界!
前天,学院君分享了
向全国同学发出一场社会实验的倡议:
课后走上街头,
用乐高积木修补城市缺角。
很快,我们在后台收到了数百张照片。
(来自大连的王子辰同学说:“一定要为社区环境贡献一条非常美的风景线。”)
(安徽的颜佑泽同学和爸爸一起无惧风雨,填补空缺)
随照片,同学们附上的最多的感受是
“没想到乐高还能这么玩!”
“这样有趣的课后实践可以有!”
……
同时,我们也收到了不少家长的“质疑”,
大家都默契地关注在同一个问题上
——“这不就是另类彩绘么?
对孩子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
“好玩”VS“意义”,
一时,我们哑然。
这和我们发出号召令前的纠结一模一样。
确实,这个创意让人眼前一亮,
但它不能促进孩子的学科成绩,
不能提升孩子的才艺,
不是件了不得的能改变社会的创举,
在“凡事都得立竿见影”的今天,
它显得太没有“意义”了。
但这个发问背后隐藏的逻辑真的合理吗?
只有“成绩优秀”、
“才艺全面”、
“履历丰富”这三个标签,
才足以佐证一个孩子的优秀吗?
湖北襄阳的宋悠然同学,10岁,
穿过大半个城市,跑到古楼底下,
用乐高修补古墙。
为了寻找历史和现代的文化交融之美。
河北廊坊的张熙雯同学,4岁,
给小区门卫的老爷爷修补台阶,
还说长大后要花钱给爷爷翻修。
为了上了年纪的所有人都能出行方便。
河南郑州的梁翌晨同学,4岁,
坚持修复用的积木颜色不能太鲜艳,
因为就算修复得再完美,也是残破。
而小区只要是残破的,就不漂亮了。
(点击此处观看奚雨泽同学的视频)
上海的奚雨泽同学,7岁半,
干脆从“用乐高修补街头缺角”中跳出来,
——用乐高来铺盲道。
他发现上学路上的盲道在路口中断了,
乐高积木上有凸点,是最好的修补材料!
四川宜宾的Mitten同学,6岁,
边做边说可以用花、草、枝叶和小石头等自然材料来搭建。
她知道她动手的目的是让小区环境更好,
乐高只是她完成目的的其中一个方式,
而不是目的本身。
……
我们不知道他们有什么才艺,
但他们的观察力极强
——在完善的小区里
找到值得修补的缺角,
其实并不容易。
(晴晴,广州)
(冯婉宸冯宇宸,青岛)
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学习成绩,
但为他们的认真的耐心折服;
努力比聪明重要,品格比成绩重要。
他们都耐心地为每一个选定的缺角,
寻找到了最适合组装到一起的形状。
(傅祺,东莞)
(邓嘉浩宇,湖南株洲)
(闫浩贤,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我们更不知道他们的成长履历是否惊艳,
但他们都暂时离开了书桌,
走入了真实的世界。
他们开始思考,小区的建设是否到位。
他们所收获的成就感,
不是“我用智力解答了道虚构的题目”,
而是“我用创意解决了个现实的问题”。
(张涵森,郑州)
(刘腾泰,深圳)
(刘冠宸&吴刘子笛结伴完成作品,深圳)
在这场实验的最后,
很多同学都选择留下了自己心爱的乐高,
让积木继续发挥实际的作用。
他们的留言中有个关键词叫
“成就感”,
这个词本身何尝不是
对“没意义”的最佳回应。
别在一开始就以“没意义”为由,
拒绝陪孩子去做“无用”之事。
这场关于乐高的社会实验,
还在持续征集中。
6月6日前,陪孩子利用课外时间,
准备一小袋乐高积木,
走到小区、街道或者学校,
找到那些亟待修补的角落,开工!
修补完成后,与作品合影,
并提交到少年商学院微信公号后台。
注明创意少年的“姓名+城市+年级”。
即可获赠乐高主题神秘小礼。
最后,分享一篇文章给大家
童年是一段旅程,
从不是一场竞赛,
何必功利地计较“意义”?
轻松出发,才有意外之喜。
祝所有的孩子节日快乐,
祝所有的大人童心未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