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 少年商学院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第1021次分享。由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编辑整理。

前天,少年商学院微信原创文章《带孩子去看<美人鱼>合适吗?》一文(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引发家长和教育界朋友们的强烈关注与热议,收到留言数百条(文章底部只能精选50条)。我们统计了一下,89.64%的家长朋友赞同“永远不要高估暴力镜头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永远不要低估孩子自身的理解力和判断力”的观点。剩下10%的朋友虽然担心片中一些镜头会让孩子“受不了”,但他们同样对星爷的海洋环保语言点了赞: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一部拍给成年人看的商业电影,因为在春节假期上映,观看场景常为亲子或家庭,而让多数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小朋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这可能是周星驰想过但没想到竟然达到如此“好效果”的一件事吧。而在《美人鱼》大热之际,澳大利亚俩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在网上走红。我们今天就分享这一案例,也给孩子们的海洋环保意识与行动提供一些灵感。

这个故事,要从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说起。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英国一个环保基金近日发布报告,其中指出,除非世界各国积极采取相关再循环行动,否则,到了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将会比鱼儿还多。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下面这两位帅小伙,Pete Ceglinski和Andrew Turton,就饱受海洋污染的困扰。他们都是设计师,都来自拥有美丽海洋的澳大利亚,平常最爱冲浪,可是越来越多的海洋垃圾,让他们冲浪的乐趣大打折扣。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一天他们走在路上,看到大街上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垃圾桶,忽然聊起来,海洋里也有垃圾,可为什么没有海洋垃圾桶?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你可能要笑了,大海里放垃圾桶,不是天方夜谭嘛?但这两个帅哥的设计热情,却被惹人发笑的念头点燃了:是的,他们就是要做一个海洋垃圾桶!而且要推广到全世界!

于是,他们辞掉了有着让人羡慕的工资待遇的设计师职位,在海边租了个空库房,作为研究中心: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他们给这个海洋垃圾桶取名——Seabin,先膜拜一下他们改了无数个版本后定下来的设计图: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Seabin 的运作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利用水泵的吸力,将海水吸入圆桶里,顺带也会把悬浮的海洋垃圾吸入天然纤维袋里,而海水经过过滤再排出。

这个装置的构造特别简单,但是却很有效。外观上看就像个水桶,可以被固定在任何浮动码头上,旨在吸收海港附近的垃圾和油污。

看着设计图,俩人自己动手DIY: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花了10年,他们不断改进,终于做出了这个其貌不扬的海洋垃圾桶: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管道需要接到岸上的水泵,靠水泵的推动力漂浮在码头。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看着都觉得清爽: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清理也很方便,直接停掉机器,拉出里面的过滤袋就好: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除了固态垃圾之外,Seabin还可以吸入油污等液态垃圾,重要的是它可以24小时持续运转。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有人可能会担心,这东西会不会变成一个捕鱼装置啊,把海里的小动物都吸进来?设计者表示,经过4年的实验检测,他们连一条鱼都木有吸进来过。

做一个这样的垃圾桶也不便宜,平均一个要价2.5万美元。为了大规模生产,他们在晚上发起了众筹: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越来越多人参与到Seabin的项目中来。如果星爷知道有这款垃圾桶,说不定会用到电影《美人鱼》中去,电影的结局说不定就变成另一个样子了。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我们也相信,不用多长时间,Seabin就能推广到更多地方,还更多海洋生物一个干净美好的家园:

《美人鱼》大热之际,俩外国小伙制作的一款“海洋垃圾桶”再次走红

所谓“行胜于言”,请将这个真实的案例,分享给您的孩子吧。少年商学院倡导培养孩子“独立、好奇、未来公民”的品格,并在系列国际课程和实践项目中引导孩子们以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为导向亲自动手将idea变成切实可行的模型。中国孩子从不缺乏创造力,缺乏的可能只是创造力自信(Creative Confidence)。让我们一起为中孩子们的创造力自信和动手能力加油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