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钱后,这位妈妈的做法有大智慧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第1010次分享。作者是心理学家金韵蓉,我们已获其授权并对文章进行了编辑。
▋“我的同学都有零用钱”
儿子从乡下奶奶家回到台北念书之后,奶奶几乎每隔一两周就会到台北来小住两天,带着小孙子到处吃喝玩耍。为了方便,我帮奶奶准备了一个小钱包,钱包里放了一张一千元台币的钞票,奶奶回老家时会把钱包和零钱留在书房的小抽屉里,下次来时,我再把整钞补上。这个方法我们进行了好久,一直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直到有一天,先生洗车时,在车子后座的口袋深处发现了这个小钱包。他悄悄问我是不是挪动了钱包的位置,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之后,我们就知道肯定是儿子动了手脚。我们决定先不动声色,等到晚上再由我来和他谈谈。
晚上睡觉前,我们一起躺在床上,我若无其事地说:“好奇怪哦,爸爸今天洗车时,发现奶奶的那个小钱包在车子里,不知道是谁放的!”
在黑夜里我看不见儿子脸上的表情,只听见他用尚为平静的声音说:“真的吗?我也不知道耶!”
我们于是就没有继续讨论这件事,各自睡去。
第二天晚上睡觉前,我们躺在床上时我又搬出了这个话题:“有件事真奇怪,我今天和爸爸想了半天,谁都没有把那个小钱包放在车上啊!真是太奇怪了!”
儿子这时忽地翻身坐起,看着我说:“妈妈,其实那个钱包是我拿的啦!”
我也坐起来问他:“哦!原来是你拿的啊!为什么你要拿呢?”
“因为我同学都有零用钱,都可以买饮料喝,我也很想喝,但是我没有钱。妈妈,你不知道下课的时候真的会口渴耶!”
于是,他就非常诚恳,但口气略带夸张、连说带比画地把如何想到小钱包、如何拿到小钱包、如何藏起来、如何消灭证据、如何藏了又忘了放在哪里的过程,一一详细地描述给我听。说完之后,他还叹了一口气总结道:“我觉得还是要当个诚实的孩子比较好,要不然,实在是太累了!”
他自首并说完这句话之后,我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拍拍他,就各自睡觉了。
▋孩子的偷窃,源于我们的疏忽
第二天我向先生转述了这件事之后,我们首先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疏忽。对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本来就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零用钱,好让他既能够学会支配运用金钱,又能满足对购买零食的需要。他的偷窃,实际是我们疏忽的产物。
于是我先生就到商场去买了一个皮夹,在皮夹里装了 500块钱的钞票,并通知了老师那天孩子不坐校车,自己在学校门口等儿子放学。儿子放学看见他爸爸的车等在门口,心里不无忐忑(先生说他的脸都紧张得有点发白了)。上车之后,他爸爸把车开到学校旁的小公园,车停好后,把皮夹交给儿子,对他说:
“妈妈告诉我小钱包的事了。这件事我们也有错,我们忘了你应该要有零用钱,所以我去买了个皮夹,里面放了 500 块钱,以后这个皮夹就是你的了,每个月我们也会给你 500 块零用钱。不过,我想你应该知道,即使这样,偷钱也是不对的吧?你如果需要钱,是可以告诉我们的。”儿子大喜过望,接过皮夹之后,立刻卖乖地对爸爸说:“我知道,我以后真的不会再偷钱了。我知道错了!”
于是儿子的这出“偷钱记”圆满落幕,而他自此以后就真的再也没有犯类似的错误了。而且至今仍让我们最骄傲的是,不管事情的真相是否会让我们不开心,他都会诚实以告,不会隐瞒什么。(点击此处查看少年商学院免费微信杂志《零用钱发放全攻略》,集结全球理财专家和高知家长在孩子零用钱安排上的经验)
▋偏心在所难免,在孩子面前无须刻意回避
我们都知道,诚实和正直这两种品质,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孩子正在社会化和探索自我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孩子是诚实的,愿意把真实的情况和心情告诉我们,就能让我们有机会领着他往前走,在面对岔路时选择更稳妥的路径,而不是自己蒙着头、孤独地往前冲,或跟着年龄相仿、同样也一知半解的同学,走太多的弯路而伤痕累累。
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诚实正直呢?首先,我们必须知道,孩子对诚实和公正的感觉是很敏锐的。
“奶奶比较疼爱谁?”“数学老师比较喜欢谁?”“语文老师最讨厌谁?”……这些问题,对每个孩子来说,都能很快就说出答案。在他们小小的心里,有一把极其精确的量尺,能从大人的言行举止中,衡量出大人的偏爱和好恶。例如谁得到的巧克力比较大块一点;谁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的次数比较多,老师看谁的时候目光比较冷峻。而且,很多时候,是在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孩子已经觉察到了这种倾斜,并且因此而或多或少受到了伤害。
当然,我们在分配有形的物质时,可以因为留心而尽量做到公正,但出于人性的本然或出于现实的需要,我们却不可能、也控制不住自己心中对某个人感情上的倾斜。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能是,我们也做个诚实的人,并且对孩子解释这倾斜的原因。
例如,孩子从奶奶家回来后不开心地告状说:“奶奶最偏心了,每次都让哥哥先选玩具,我下次不去奶奶家了,反正她也不喜欢我!”
我们如果回答:“怎么会呢?你和哥哥都是奶奶的孙子,都是宝贝,奶奶怎么会偏心呢!不会的,你别多心!”
这时,孩子心里就会觉得:你们都不理解我,都不知道我心里的委屈,那我以后就不跟你说了,反正我知道奶奶不喜欢我!
我们如果换个方式回答:“哦,你觉得奶奶比较疼哥哥啊?我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我也知道为什么奶奶看起来好像比较宝贝哥哥,因为哥哥从一生下来就住在奶奶家,而且他那个时候好小好小……”然后,说完了哥哥小时候的情况之后,你再更详细、更带着温情地描述他自己小时候和奶奶之间的许多温馨故事,让他知道或许奶奶是出于某些理由,确实需要比较关照哥哥,但奶奶对哥哥的疼爱是绝对无损于对他的爱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
孩子在晚饭餐桌上说:“我们班同学都说数学老师最喜欢王小美了,每次都故意问她简单的问题,答错了,老师也是笑眯眯的。哪像我们那么惨,动不动就挨罚!”
这时我们可以说:“哦,是吗?老师这么喜欢王小美啊!为什么呢?”
孩子也许会说:“她是马屁精啊!她最会拍老师的马屁了!”
“呵呵!原来是这样啊!那你自己有没有像数学老师这样比较喜欢谁呢?”
接下来,你就可以很开放地和他讨论他为什么会比较喜欢某个人,而又比较不喜欢另外某人。然后从这个讨论中,让他明白现实生活中,人是会因为某些原因而有喜憎好恶的,就连他自己也是一样的啊!(补充一下,你可千万别说:“哦!就知道说人家王小美会拍老师马屁,你自己怎么不想想老师为什么不喜欢你,你的缺点呢?”我保证这话说完之后,你下次连教训他的机会都没有了!)
▋孩子每次“反社会”,都是在求救
除了自己以身作则之外,我们还要知道孩子为什么要说谎。我在辅导有反社会行为的孩子时,最喜欢告诉孩子的家长这句话:“孩子的任何一种反社会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求救的动机。”
孩子说谎,只是因为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能解决眼前的困境,并找到脱离困境的方法。所以这时候,我们也别急着动怒或骤下定论,要先缓下怒火,听听他怎么说,给他为自己申辩的机会。如果他的申辩确实情有可原,我们也要有勇气承认自己在这件事上该承担的责任,就像我和先生承认自己没有给儿子零用钱一样。
此外,如果孩子是用谎言来掩盖自己犯下的错误,当他承认了这个错误时,我们一定要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理解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在孩子还小,所犯的错误还不至于大到灭顶时,要及时引导。要不然,一旦孩子养成用一个谎言来掩盖另一个谎言的习惯时,会成天把注意力放在隐藏真相上,自然就不能专心学习。而且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后果是,他因此会活在不踏实的、焦虑的、害怕总有一天会被揭穿的持续恐惧中,这对身心的伤害是不可小觑的。
温馨提示:点击此处了解少年商学院线上线下结合的“小小理财规划师”实战训练营,从“合理规划与安排零用钱”入手,给孩子健康的金钱观,全国任何城市孩子均可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