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更缺的是营养而非情怀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的第463次分享,作者是少年商学院特约撰稿人南桥先生,他在美国从事课程设计和评估工作。
前几日,有一媒体朋友问我怎么看待现今教材比不过民国教材的问题。民国期间的《开明国语课本》这几年甚至卖得脱销,自由撰稿人宋石南更是直言民国课本完胜当代语文课本。
他说此胜,胜在“情怀”。比如尊重常识,注重生活化等。我个人的感觉是当今中小学教材问题中,更为欠缺的,不是“情怀”,而是“营养”,现有教材不能让中小学生得到足够的心智的训练。
美国学生初中就啃《战争与和平》
这种营养的缺乏,首先和整个阅读环境的欠缺有关。这个假期,我在上四年级的女儿在看一本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这种书我们是到了大学后,上了英语专业才开始看的。但是在美国的小孩,从小就看很多书,面也很多。我曾和少年商学院的朋友们分享过这方面的案例,我甚至还看到有初中高年级小孩抱着《战争与和平》在啃。
或许这些皆是个案,但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美国有一张非常庞大的阅读网,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为青少年的阅读提供了充足的资源。这阅读的大网包括图书馆(对青少年图书精心分类分级)、专业机构和专业教阅读的老师、大学里的阅读专业、原创儿童图书市场。在这样的体系之下,小孩从小有书可读,有据可依,有人可问。
在中国中小学,尤其在图书馆建设不发达的落后地区,很多学生阅读的主要材料就是课本和相关的教辅材料,因此,大家对于教材期望值很高。
既然我们身边没有上述的“网”,我们就更应该利用好电子或纸质手段,教育者们相应地给学生做出指导,帮助孩子识别什么样的书适合自己。不然的话,指望通过一学期一本教材的手段学习语文,教材编得再好,跟美国这种一学期看几十本书相比,我们的学童的头脑还是得不到适当的锻炼,这种锻炼的缺乏,会在鉴赏能力、批判思维、创新创意诸多方面,造成各种发展障碍。
“回”字有几种写法?
有人或许会质问:学生现在学得就够累的了,怎能要增加阅读量呢?我觉得目前学生的累,有些是人为的。该累的地方不累,不累的地方很累。
因为自己的小孩也要学中文,我收集了一些材料,手头有一本国内小学二年级的教材,里面有一页写了这么些内容:“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然后书中问:“三个句子中的‘回’字,意思分别是什么?”看来孔乙己先生对于此教材的编写也有贡献,因为他说过“回”字有四种写法。
孩子们在这种辨析上花的精力太多了,我们不妨以此为例,说明这种设计反映出的问题。二年级的时候,本应该侧重于扩大词汇量、知识面,而不是这种钻牛角尖式的区分。
今天的语文测试反倒不如科举考试
现在国内的语文考试,经常都有标准答案,我高一的语文老师、一个桐城派老夫子曾称:“如今的测试,是拿一个大棒,先把学生打晕了再说。”我觉得反倒不如过去的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写一篇文章,大体上还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水平。其实现在美国大学入学考试,除了一些标准化考试之外,也看一个人的“个人陈述”,由此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甚至水平。
《把启蒙阅读做对》(Let’s BeginReading Right)一书的作者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理论:小孩学东西,先学比较基本的大概的动作,然后才做精细区分。智力的发展也一样。这种一次就要读对写对的做法,容易让小孩受到心理打击,使得后续的学习非常艰难。此书的作者建议,应遵循儿童发展心理规律,增加“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所谓开放性内容,就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教学活动,尽量避免“招惹失败”。
我的小孩从幼儿园就开始在美国上学,突然有一天,我发觉孩子已经开始自己读写,我翻看孩子的作业本发现,老师丝毫不去修改孩子涂鸦的正误。我有时候给他们改拼写错误,他们还会“狡辩”,“老师说这是‘幼儿园的拼写’。”
老师有老师的道理,因为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学校更注重的是让孩子学习的门保持敞开状态。另外小孩子应该大量接触各种阅读材料,而不是把一本教材掉过来倒过去咀嚼。这样小孩很累,但是累得不得法,收效甚微。既然如此,我也就收手,不再纠结于孩子的小错误。
另外,我发觉很多课文的选材十分糟糕。入选的文章有很多让人感觉很“假”,枯燥乏味,生活圈子狭小。一说节日,那就是“儿童节联欢会”,要是去玩,那就是少年宫和公园。文字也一样,充满编造出来的教材的气息,经常是“小华”,“小明”们这种“人造的”课文。
也难怪中国学生不喜欢读教材了,在那里面,你看不到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必要认识,看不到能引发青少年共鸣的想象力。多给家里的孩子备几本经典的课外读物,不仅仅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那么简单了,也是对现有教材的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