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国学校里”瘦子学霸”多 | 少年商学院

为何美国学校里”瘦子学霸”多

为何美国学校里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的第416次分享,作者是我们的专栏作者、在美国从事课程设计和评估工作的南桥先生。

儿子因读书多而获得“百万大奖”

学年结束,学校搞年终总结,发大奖小奖,名目繁多。我儿子读书字数达到了一百万,学校给发放“百万大奖”——一件写有百万阅读量的体恤衫。然后,这一批“百万富翁”们还被老师带到一娱乐中心,玩卡丁车和游戏之类作为犒赏。跑步每跑五英里,就得一小奖。参加的市少儿合唱团,举办音乐奥林匹克,他获得了五个各种各样的奖,我都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他拿奖拿到手软,所以也无所谓,回家到处乱放,我们也没个柜子装,有的就掉地上,被我家那除了月亮什么都啃的狗给啃了。

我女儿到这边上学后,成绩也很优秀。一年中数次获得相当于我们当年评三好时的“学习单项奖”(Academic Excellence Award)。期末,学校又颁发年级Best All-around Student奖,这等于是我们的“三好学生”。

由于参加德州水平测试成绩优异,她还参加了杜克大学的优才挑选计划(Duke Talent Identfication Program). 参加该计划的学生可在七年级(相当于初二)的时候参加“美国高考”SAT。只要有一项成绩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十二年级(高三)平均水平的学生,就可以参加州里的公开颁奖。在州颁奖之前,她已经去市里参加了一次颁奖。我女儿三项都超过了高三平均水平的50%,所以可进入了State Recognition。我那天去圣安东尼奥出差了没去参加仪式,但据说市长督学等都来了。参加此活动之后,我发觉有不少社会机构发信来,要她去参加他们的夏令营,不过费用不菲,我们也就没去了。

获奖者大都比较瘦、比较富

如果考分超过90%的高三学生,则进入全国的Grand Recognition. 在节目单上我发现,德州很多拿下Grand Recognition的都是华裔的名字。考起试来,华裔小孩真是所向披靡。还有一个初二小孩,SAT成绩机会将近满分,获得了杜克优才计划的奖学金,可免费参加暑期的夏令营选一些以后可算大学学分的课程。主持人还笑说,以后她想上什么大学估计可以随便挑了。这个小孩也是华裔。

有资格参加颁奖的小孩很多,不过德州人口也多。这些小孩能来这里,不算出类拔萃,也是百里挑一。冗长的颁奖典礼上,我看着挨个上台领奖的小孩,发现了一个现象,虽然在德州,墨西哥裔、非裔和白人几乎三分天下,但是来领奖的学生比例和这人口统计比例严重不对等,比如白人占大多数,华裔获奖比例也高得出奇。人口比例非常高的墨西哥裔,获奖者却寥寥无几。

我还发现,大部分领奖的小孩都比较瘦。根据我目测的结果,瘦小孩的比例远远高于我们所在学区的平均水平。事实上也是有胖子小孩得奖的,但是比例少很多。

为什么瘦小孩成绩好的更多呢?美国青少年肥胖症的问题十分严重。但是该问题和家庭社会经济条件成反比。换言之,穷人家的孩子肥胖症更多。美国教育界几乎公认,经济条件差的学区通常也是坏学区。城市学区(inner city schools)通常是老大难,因为这里低收入家庭比较多。而好学区通常在郊外,因为那是有钱人住的地方。如果将这一切关联起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在颁奖典礼上看到的小孩多半是瘦子了。

自我克制力强的人更容易成功

微观地看,为什么中高收入家庭孩子瘦子更多,成绩更好呢?我想起了斯坦福大学曾经做过的棉花糖试验。1960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Walter Miscel)所做的棉花糖实验。在此实验中,研究者把棉花糖放在孩子面前。如果孩子马上就吃,只能吃一个。如果等15分钟,研究者会多给一个。大部分孩子估计是相信“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看到就拿了吃。研究者在追踪研究中发现,那些等了15分钟才吃的孩子,后来的学业、事业、家庭都更为成功。

能够节制自己的冲动,延缓满足的人,往往人生更有成效。美国食物丰富,垃圾食物尤其多,如果控制得少,默认的状态是长胖。低收入家庭的父母忙于谋生,没时间来管孩子,另外可能由于自己教育水平的问题,在方法上也知道得少一些,所以在“延缓满足”等基本素质上的训练得少一些。中高收入的家庭,父母一般更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其他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在家长关注下,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比如能保持好身材),也有利于学习成绩。换言之,瘦子和好成绩之间无因果关系(causal),而具有关联关系(correlational),背后都是社会经济地位给人带来的机遇的不平等。这自然只是根据目测出来的假设,我希望有人去验证一下。如果我搞错了,我一定会向广大胖子道歉。

留守儿童其实更喜欢攀比?

我来自贫寒家庭,面临中年发福(当然我比汪教授以及我其他的那些腐败的老同学们好一些),所以没有贬损穷人或胖子的心理。我想唤醒人们纠正一些莫名其妙的“正能量”式偏见,那就是富人的孩子一定又蠢又懒,穷人的孩子一般学习优异。我都不知道北上广的教育资源和贵州云南陕西怎么比。教育资源的差别,会使得贫寒家庭的孩子各方面发展受限制,从统计上看,贫寒家庭的孩子教育机遇少得多。

我这里的教育机遇不仅指文化课学习和升学,同样也包括更广义的教育资源,比如家长的陪伴,图书馆等社区教育资源。这些因素也一样严重影响儿童的成长。

最近我也和在农村小学任教的一个哥哥谈到留守儿童问题。他在教学一线观察到,留守儿童也未必都是勤奋刻苦的励志楷模。恰恰相反,由于缺乏父母正常的管教,爷爷奶奶提供的家教只能说聊胜于无,甚至完全缺乏,对孩子百依百顺。而父母亲则为了弥补不在孩子身边的歉疚,拼命用物质来补偿,哪怕自己省吃俭用。这使得一部分留守儿童反而比城市儿童更喜欢攀比,也更娇生惯养,这是一个非常让人痛心的现象。

行动起来,孩子阶层固化

经济发达地区,父母都陪伴孩子成长,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人教育更能得到保证。例如年轻的父母,会有更多资源,接触到儿童教育的讲座、图书,和可以提供“同伴教育”(peer education)的家长圈子。而落后地区的家庭,则需要额外的努力,才能获取同样的资源。而这一切,都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外围环境。

我希望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不要再搞“马太效应”,让有的得到的更多,没有的,连已经有的也被剥夺。相反,应该在资源(包括观念、方法)上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使得无辜的儿童,不会因为父辈的收入原因,而在教育机遇上被拉下。而在帮助这些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时候,爱心人士也不应该仅靠物质补助来献爱心,可能这些儿童的家庭更需要的是方法和观念。这些是可变的,比如提供相关的图书,建立乡村图书室,学校制定阅读计划,让欠发达地区的家长和教育者经由这样的接触,成为教育方法变革的先锋。如果在这些地区,大家观念变了,方法对路了,那么即便社会经济条件相距很大,仍有可能松动森严的阶层壁垒。

美国的教育政策和社会机构,一直多方努力,试图打破这种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造成的教育机遇差距。我也希望这方面,中国尽早努力,避免因为教育机遇问题,阶层日益固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