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芳华》到江歌案宣判:人到底为什么要善良? | 少年商学院

从《芳华》到江歌案宣判:人到底为什么要善良?

从《芳华》到江歌案宣判:人到底为什么要善良?

在家上世界名校通识课

文 | 田大壮

授权自公号:悦读(yuedu58)

学院君说:昨天,江歌案一审宣判,凶手陈世峰获刑20年,这肯定不是江歌的妈妈期待的结果。一年了,“江歌”二字已成了每个人心上的一根刺,追问着:好人总是输,善良值得吗?我们还专门写就一文,提醒孩子:善良的前提是不委屈自己,善良的底线是保护好自己(点此阅读)

立足于半个世纪前的那个年代——电影《芳华》也提出了相同的追问:黄轩饰演的男主角刘峰被称为“活雷锋”,总是帮助别人,却落得残疾的下场,而他往日帮助过的战友,居然无人献上关心。善良值得吗?我又一次感到困惑,孩子也问,“我们为什么要做好人?”但当我看完这篇文章,我不再困惑,并给了孩子一个终极答案。

好人总是难做的

看完《芳华》,我把黄轩饰演的刘峰定义为好人。

因为——

做梦都想去上的大学,有人更需要,他便拱手相让;

战友让他带去修的手表,太过名贵没人敢修,他便自己研究后修好了;

战友结婚,为了给他省钱,他自己买材料亲手做了两个沙发;

南方的女战友,不喜欢吃饺子,他就煮挂面给她吃;

食堂煮破没人吃的饺子,总是他主动打来吃;

就连猪跑了,别人也第一时间是叫他来帮忙……

他竭尽全力地帮助所有人,大家也热情地叫他“活雷锋”。

从《芳华》到江歌案宣判:人到底为什么要善良?

可好人总是难做。刘峰的善良在浑浊的背景下,显得那么单薄和活不下去。

他喜欢文工团的女独唱,那个叫林丁丁的姑娘。在一次“冲动”的告白后,刘峰尝试拥抱林丁丁,却不幸被路过的男战友撞了个正着。

男战友们看到后的第一句话是:“好哇,林丁丁,你居然敢腐蚀活雷锋!”

从《芳华》到江歌案宣判:人到底为什么要善良?

林丁丁怕这样传出去,自己就算跳到黄河也难以洗清了,只好向组织告发:刘峰是主动强行“触摸”她,这次不大不小的“触摸事件”,却成了刘峰人生的分水岭:

他被下放连队,随即参加战争,战争中一心寻死却落到终身残疾,之后的他,退伍还乡,生活潦倒。

下放连队前,之前受他帮助的战友,一个都没来相送。

转业后的刘峰来到海口,不再是战斗英雄,也不再是雷锋楷模,他只是底层一个最不起眼谁都可以欺负的残疾人。

从《芳华》到江歌案宣判:人到底为什么要善良?

岁月漫漫,芳华刹那,特殊的年代,刘峰的善良只剩下卑微个体的苟延残喘。

但电影的最后说:“之后的他,看起来那么知足,那么冷静。”

每个人都爱刘峰,可惜却没人喜欢他。

正如“马男波杰克”(一美剧动画角色)所说:

“直到有一天,你看看自己的周围,发现大家都爱你,但没人喜欢你,那将是最孤单的感觉。”

从《芳华》到江歌案宣判:人到底为什么要善良?

从《芳华》到江歌案宣判:人到底为什么要善良?

从《芳华》到江歌案宣判:人到底为什么要善良?

我想,没人喜欢的刘峰,他的孤独是蚀骨的。大家爱你只是出于对某种身份的认同,只是自己的利益得到了维护,那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他们爱那个没有缺点,没有死角,甚至有点虚假的你,却不喜欢偶尔有点小确丧,有七情六欲,甚至稍显放肆的你。

在那个年代,好人不配有青春。

好人最惨的死法

大概就是死在去做好人的途中

好人没好报,祸害1000年。虽然不想承认这个观点,但身边却总被这样的新闻环绕:

3名学生扶摔倒老太,反被索要10万:

2017年12月3日,江西上饶某中学三位学生在放学路上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他们赶紧上前扶起。老太太不但不感激,反而指责他们把她的拐杖踢倒,才导致自己会摔跤。

相应的索赔从最开始的50元,到后来的100元,2000元,5000元,最后干脆说要10万元去住院。

无奈之下,3名学生只好报警。事发地段的探头最终证实老太太是自己摔倒的,孩子们只是去上前扶她,才得以将事情解释清楚。

从《芳华》到江歌案宣判:人到底为什么要善良?

622杭州保姆纵火案:

嗜赌成性的保姆莫焕晶,欠下一屁股债后,为了向雇主借钱,打算在主人家纵火后再灭火以此来邀功借钱。

这场火灾最终导致妈妈和三个可爱的孩子全部死亡,无一幸免。其中最大的孩子只有11岁,最小的只有5岁。一场大火一夜之间,让林先生家破人亡。

林先生的太太会经常给保姆买书,之前保姆说老家要盖房子,林太太也拿了10万给她,后来才知道是还赌债而已。

警方更是在莫焕晶的住处搜到一些金银细软和名贵手表,据林先生指证,都是自己家的,保姆(莫焕晶)也对这些偷盗行为供认不讳。

我想,愿意这样对保姆的中国家庭实在不多。可惜,好人在承受哀莫大于心死,坏人至多一死了之。

从《芳华》到江歌案宣判:人到底为什么要善良?

(失去孩子和妻子的林先生)

陈世峰杀人案:

最近开庭审理的江歌被杀案,更是将“好人没好报”演绎到极致。

江歌,善良地收留了处于感情纠葛期的刘鑫,却在发生争执时被迫独自面对闺蜜暴戾的前男友;

刘鑫,江歌最好的朋友,事发后对待江歌妈妈始终冷漠;

陈世峰,那个穷凶极恶的凶手,死在他十二刀下的江歌尸骨未寒,他就已经迫不及待想极力脱罪。

好人最惨的死法,大概就是死在去做好人的途中。

从《芳华》到江歌案宣判:人到底为什么要善良?

(陈世峰在日本被捕)

上帝不奖励好孩子吗?

是啊,好人难做,太难做了,可我们就因此不再做好人了吗?

哈维尔曾说:“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我们选择做一个好人,我们选择做善良的事,不是为了回报,只是因为这是对的。

美国有一个儿童心理学家,专门主持儿童电台,并回答孩子们提出来的问题。

有一天,一个叫Alice的六岁小女孩打来电话问了一个问题。

她问:“我是个好孩子,我弟弟是个坏孩子。爸爸妈妈要求我们每晚9点上床睡觉,每一次我都很听话,按时上床。可弟弟却不听话,每次要一个苹果才肯上床,而他居然每次都能得逞。我也想要一个苹果,但父母从来不给我。为什么弟弟是个坏孩子,他总能得到苹果,而我是个好孩子,却总得不到苹果?”

这个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被这个问题问住了,他诚实地告诉Alice:“很抱歉,我现在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我知道答案了,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

一晃三年就过去了,那天,他去参加一场婚礼。

婚礼上,紧张的新郎将本该戴在右手的戒指戴在了新娘左手。神父为他解围说:“孩子,她的左手已经完美无瑕了,你戴在她的右手吧。”

心理学家这才恍然大悟。他迅速离开婚礼,回到电台,叫停了所有正在播出的节目,开始呼喊Alice的名字。

他说:

“Alice你在吗?你在收音机前吗?你还记得3年前的问题吗?我很抱歉,你现在9岁了,我才有了答案。我希望你能认真听,希望你不要再为坏孩子得到苹果而耿耿于怀。坏孩子虽然得到了苹果,但其实你得到了上帝最好的礼物,就是你是个好孩子。”

这就是著名的“上帝不奖励好孩子”,因为上帝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我们都是好人。

成为一个好人,心中自有美好世界,这就是做好人的最大福报。如孟子所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就是人这一生最大的底气和福气。

做好人

是为了成为更自由的人

人为善,福虽不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不至,福已远离。

我们做好人不是为了要回报,只是为了成为更自由的人,而不是身受枷锁。

上大学时,我参加了志愿者队。有一次,我们去汉中的一个贫困县做为期一周的志愿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把在学校筹得的物资送过去。

在那里短暂的一周,我们是住在当地村民的家。我们住的那家只有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爷爷。

我们问爷爷:“孩子的爸爸妈妈呢?”

爷爷含糊地说:“都去外面打工了。”

后来听别的村民说,他家的儿子在监狱服刑,出事后媳妇就出去打工了,只是定期寄些钱和衣服回来,一年也回来不了几次。

等我再回头看小男孩,发觉他的衣服脏脏的,脸也像个小花狗,瘦削的小身板坐在门槛上,唯唯诺诺地不敢上前和我们打招呼。

那天,我们把他们家的脏衣服一并洗了,也打扫了室内室外的卫生,小男孩也开心地跑来跑去帮我们。

临走时,我把身上能留下的都留给了他。我在给他的笔记本上,认真写下我的电话号码,说:“遇到困难了可以找姐姐。”

虽然他们整个村都没有几部电话,但我说:“你在学校好好表现的话,老师会让你给我打电话的。”他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回去后,我偶尔会把自己攒下的生活费寄给他们,最多的时候也就四五百,少的时候只有一两百。

有朋友提醒我:这是个无底洞,况且他们会慢慢习惯你的好的。”

不久后,我就收到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说:“姐姐,我和爷爷很想你,有时间记得来看我们。”

室友说:“都是老师逼着让写的,他们没一个自愿的。”

我笑了笑没当回事,不料,一周后,我接到了他的电话。

他用不流利的普通话扯着嗓子对着话筒吼:“姐姐,我们老师允许我打电话了,我爷爷说要等过段时间给你寄新鲜大米呢。”

我在电话这头,竟哽咽到说不出话。

那时起,我就坚定:不管这个世界让人绝望到什么程度,都要坚持做善良的事。

善良

是唯一能对抗邪恶的武器

佛语有言:“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

只有众善够重,诸恶才能被诛。如果这个世界还不够好,不是说做好人没好报,只能说我们的善良还太少太单薄。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善’有原因,它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

如果你还问,为什么要做好人?

那是因为,善良是本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那是因为,善良是武器:它是唯一能对抗邪恶的武器。

更因为,善良是人性:聪明也许是天赋,但善良是“人之初”那与生俱来的人性。

当你被早晨第一缕阳光温柔唤醒,就注定这将是,也必将是,纯善的一生。

写在最后:看到这里,“好人总是输,善良值得吗?”的答案已不言而喻,但还是那句话,我们要教孩子始终心存善念,拥抱阳光,更要教给孩子有前提、有底线的善良,点此阅读我们的详细建议。


作者与授权

本文作者田大壮,转载自公号:悦读(ID:yuedu58),知识让女性更美!悦读,女性成长第一微刊。我们已获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