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学:以色列前空军摄影师镜头下的“非主流”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的第324次分享,作者是以色列前空军女摄影师Rachel Papo(瑞秋·帕博)。两年前,她带着相机走进美国一个山区小镇完成了这次记录。我们已在Twitter上与她联系授权。
2012年的冬天,以色列女摄影师 Rachel Papo抓着摄影机走进了美国卡茨基尔山区小镇的几个家庭,她将要完成一个私人拍摄项目,主题有点非主流——在家上学的孩子。
“在家上学”是美国19世纪末开始萌芽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并于 20 世纪 50 年代蓬勃发展。当时一些中产阶级家庭认识到学校教育的程序化、机械化弊端,同时出于宗教和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不愿再将孩子送入学校,从而选择了自己在家教育孩子的方式。随着中产阶级不断壮大,这种理念逐渐被生活在其他地区的家长所接受。
Rachel并不属于这个教育的亚文化圈。两年前,Rachel 和丈夫从外州搬家到纽约后,经常在周末带着刚满一周岁尚在蹒跚学步的女儿去卡茨基尔山区接触自然。在一个宽阔的大操场上,她遇到了一位带着孩子来锻炼的母亲,那位母亲告诉她:“我让孩子在家上学。”
在此之前,Rachel 对这种教育模式虽有所耳闻,却从没想到居然发生在自己身边。在当地一家咖啡馆里,Rachel 经人介绍又认识了几对正让孩子“在家上学”的父母。她发现,在这个美丽而僻静的山区,在家上学并非个别现象。
这些家庭和传统家庭有何不同?下面就让我们借Rachel的镜头,走近那群孩子的生活。
一.Morgan的妈妈为她量身打造了一个详细的课程表。
(Morgan拿着自己的显微镜)
Morgan 房间的墙壁上有一张彩色日程表,上面画满童趣的蜡笔画:上午的时间,Morgan学习基本的学科知识,周一是单词课和森林探索,周二是音乐和图书馆阅读,周三是诗歌和自由玩耍,周四是音乐盒玩耍,周五则是音乐和手工。
每天下午, Morgan 享受“午时冒险”,除了运用智力外,还都需要点体力,比如周一是烘焙,周二是足球,周三、周四是缝纫,周五则是自行车。
(每天下午,Morgan都会在家附近的森林享受一段“冒险时光”)
二.Iris 和弟弟 Roan是同学。
Iris 和弟弟 Roan 跟着爸妈生活在一个家庭农场里。平日,父母教授孩子数学、阅读和词汇,日常学习的内容还包括劈柴生火、准备餐食、喂养农场的动物等。每到周末,父母会送孩子去当地的足球俱乐部踢球。
(Iris具有惊人的阅读速度,她喜欢历史,喜欢一切古老的东西。)
(Roan喜欢在这间户外小屋里安静地读书)
三.True每天和爸爸朝夕相处。
(True的爸爸正在给她上钢琴课)
在True 4 岁的时候,原本担任全职主妇的妈妈回到当地的咖啡店上班,于是她的爸爸选择辞职,在家全职教育孩子。True 出身宗教家庭,父母每周会送孩子去教堂学习几次,同时还在学习芭蕾启蒙课。
(在卡茨基尔山区小镇,有许多像True一样出生在宗教家庭里的孩子,宗教教育因此成为了她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在家上学的孩子比同龄人更成熟。”Rachel说,“我不清楚这种方式是否会对他们的将来具有积极影响,但在我眼中,他们自由、快乐、充满创造性,偶尔也会感到生活有点无聊。”
她用“拒绝美国教育系统,决定在家中自己教育孩子”来概括这些家庭的不同:“美国的教育系统一直饱受家长们的批评和担忧,尤其在这个变化节奏越来越快,世界通过互联网联通的时代,自己在家中教育小孩开始成为一种看似诱人的选择,认同并实践这一方式的家庭数量也迅速增加起来。”
“寻找不同”是这位前以色列空军摄影师的出发点,Rachel希望借自己的照片阐述一个观点,“这一教育模式有其先天的优势,也有极具争议的问题,我希望这些照片能够抛开人们的种种成见,更真实呈现出在这一不同教育方式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的状况、心理、环境,与教室里的成长究竟有何不同。”
缺乏正规学校的社交活动是“在家上学”教育模式被广为诟病的软肋。Rachel 观察发现,那些家长给孩子们安排了各种各样丰富的集体活动,比如 Iris 和 Roan 会参加当地的足球俱乐部,Morgan 参加当地图书馆组织的读书会,True和同龄的小朋友学习芭蕾和上宗教课,Grisha 会定期参加孩童聚会。
(卡茨基尔山区小镇的窗户往往具备课堂黑板的功能,上面贴着孩子在课堂上制作的各种小玩意)
【学院君说】
在家上学因更加关注孩子的个性、天赋和兴趣点,家长可个性化安排教育方法和学习重点等优点,在近几年逐渐为中国家长所接受,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应该是童话作家郑渊洁在家培养自己的儿子郑亚旗。北上广等地已存在大量学生在家上学的案例,涵盖幼儿园至高中的各个阶段,其存在形式也日趋多样化:父母在家教孩子、亲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学习、小规模的私塾学堂等,其中有些已初具微型学校规模。
“在家上学”热,实质上反映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对现有教育体制的不满,然而有条件“出走”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选择留下,用自己的力量一点点促进改变。
如果你面临过这个纠结,经历过类似的故事,或对这个话题有所感触,欢迎将你的所感所想直接发送到youthmba@sina.com,与更多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