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寒暑假强化自我管理超实用攻略
每周日精品推荐
寒暑假,是孩子暂时从繁忙课业中抽离,重新审视自我的绝佳时机。
有没有一些小训练,能让孩子快速蜕变成一个非常了解自己,又善于管理自己的人呢?
本文将“自我管理”拆解为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效率提升、情绪纾解等10个小话题,共列出10个适合孩子暑假在家实践的趣味小练习,组合成一份提升孩子自我管理的超级实用攻略,为孩子将来在社会中掌握主动权打下坚实基础。
目标
列一张“Not-To-Do-List”
很多人一听到列目标,就把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写满了一整张纸,但是从来没有实现过上面的任何一条。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的精力有限,当你同时要去完成20个目标的时候,大脑不仅记不住,而且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找借口逃避——这个目标太难了,我先去试试另一个吧,最后一事无成。
所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一定不要贪心、贪多,而要少而精,聚焦在一个最重要的目标上,让自己有限的注意力更集中。列一张“一定要做的”清单(to-do list)和“一定不去做的”清单(not-to-do list),比如,先列出20 – 25个最想达成的目标,接着,将这个清单上的目标慢慢删减成5个,甚至是1个……这样,以后再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就可以很坚定地选择专注在目标清单上,劲儿往一处使。
时间
重置24小时
有人算过,如果一个人最多活80岁,睡觉花去27年,周末花去22年,日常起居花去7年,假日花去7年,交通花去5年,娱乐花去2.5年,最后剩下用来学习、工作、发明创造的时间只有9.5年。时间太不经用了,但很多孩子依然被拖延症所扰,而要战胜拖延症,就得先找出造成拖延症的原因。
如何找到这个原因?不妨系统地看看每一个24小时都是怎么花出去的——选定一天,把每一个小时都做了什么,填进一张表里。然后,按照“必须马上做>必须做但可以晚一点>可做可不做”这一优先级顺序,对填进表里的所有事项依次排序,从而更科学地指导自己接下来每一天如何更有意义地度过。
效率
每天固定时间做同一件事
提高自制力,不等于去当苦行僧,每天挑战夜读不睡觉,而是弄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做事时效率更高。
所以,提升自制力,先要提升专注力。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内,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不是大人布置的任务,是自己感兴趣、喜欢的事,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来分配,20分钟、30分钟或者1个小时都可以。比如,每天早上7点,趁着大脑清醒,无人打扰,在半个小时内写完一篇500字的文章,雷打不动。这个训练能有效提高专注力,以后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不容易分心。
行动力
收集被人拒绝的经验
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磨练韧性,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主动寻求被拒绝。不妨趁着假期,主动收集被人拒绝的经验。拿一张白纸,可以列一些天马行空、无厘头的事情,比如主动要求帮路人遛狗,送一杯果汁给不认识的同学,或者写上自己一直很想尝试,但总是缺乏勇气的事情,比如在小区里摆摊卖东西,或是在地铁站里给陌生人一个free hug……然后去做。
每次被拒绝,就写下来被人拒绝后的感受——是尴尬?难过?还是想放弃?以及,别人是怎样拒绝你的?他说了什么?脸上有着怎样的表情?你可以怎样改进自己说话的方式呢?把这些都记下来,放进自己的经验库里。
自我认识
模拟2分钟自我介绍
每个擅长管理自己的人,都是非常了解自己的人。如何更清晰地看清自己?模拟一次2分钟的自我介绍是个好方法。但很多孩子自我介绍时,都会说我叫什么名字,来自什么学校,性格开朗乐观,爱好足球和乐高,理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之类……这样的介绍平淡无奇,没有特点,当然也没有记忆点。
而模拟做2分钟自我介绍,最重要的就是把“特点”用一个故事展现出来。如果喜欢足球,就分享一个自己是怎么爱上踢足球,以及足球如何影响自己、改变自己故事,这就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家庭角色
带着爸妈去旅行
如何从小练习管理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这一命题人们极少谈到,但这是一个人责任感和独立决策能力的源起。10岁也好、13岁也好,都是个小大人了,不能永远当爸妈的小跟班,不能永远让大人说了算。
改变可以从策划一场家庭旅行开始,自己作为team leader,先召开一场家庭会议,全家都参加,一起进行头脑风暴,每个人简短发表自己希望去到的旅行目的地,以及原因等,确定目的地,然后,根据家庭每位成员的优势和劣势,确定成员在旅行整个过程中的分工,然后,再调查、商讨机票和酒店的预算等。
欲望
列一张这个季度需要购买的衣服清单
经济学里有一对基本的概念,叫“需要”和“想要”,擅长控制自己欲望的人,往往是那些善于区分“需要”和“想要”的人,节省在“想要”上的投资,好让我们的“需要”得到更多的满足。
如何练习呢?以“买衣服”为例,列出来一张我们这个季度需要购买的衣服清单,注上预算,比如T-shirt两百元、衬衫三百元……然后按照预算,和爸妈申请资金,自己去购买衣服……这时候,如果因为购物控制不得当,导致有些项目买不到,不好意思,就不能再买了。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用在文具、美术材料、运动器材、乐器等等项目上面。
情绪
每周组织一次家庭会议
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能让我们养成和家人定期沟通的习惯。召开前,家里的墙上,应该要贴出一张“家庭会议议程”,一周以内,家中成员有任何疑难杂症,都可以写到议程上,等待商讨。
当家人之间,发生了什么纠缠不清的纷争时,就写在表格上——实际上,我们就得到了一段“冷静期”,能让各种冲突的热度降低一些,等到家庭会议时,就可以把所有精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家庭会议上,还要有一个“说话权”的代表物,手上拿着代表物的成员,才有发表的权利。这样,能“强迫”我们倾听他人,站在他人的视角看问题,也能让家庭会议更高效地完成。
兴趣
对同一门兴趣持续保持热情
学习一门兴趣,没多久就失去了热情?不妨强化一下仪式感。比如美国中小学里很火的童子军,就有一级一级头衔,需要你慢慢收集往上升,自然就会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可以把作品装订成册,可能只是一个很粗浅、很单薄的小册子,但只要非常精心地把打印出来,再用各种铜板纸装订好,在亲友圈子里传阅,我们就能收获一种满足感。这个过程中,亲友们给的反馈,形成了一种外在的反馈激励,能够强化我们的成就感。
学习
为自己找一个导师
现在市场上真正核心而不可替代的学习力,不是你储备了多少信息,而是你能不能快速自己找到合适的导师,无论在哪个领域,甚至交叉领域,都能快速学习。
围绕自己的某个兴趣,可以是自组互助读书会来讨论某些主题,可以是写信给某些领域学有专精的人,向其请教学习上遭遇的难题……
最好自己建一个网站,在网站上与人分享自主学习的过程与秘诀,一方面吸引志同道合者,另一方面当自己碰到学习难题想向专家达人请教时,附上自己的网站,让对方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能够增加对方回复你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