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有“特优班”吗?一场误会引发的我的思考
文 | 北欧四季
本文转自:亲子天下
九月中时,我去参加了芬兰小学第一次的家长会。老师们对我们解说小一生的教学、上课方式、作业安排等。家长会中的许多讨论,都让我觉得很有意思,既看到老师的教学理念思考,也看见家长们难免的焦虑。
“大班制”
是为了更容易“小组教学”
儿子还没开学前,我听说这个学校里,是把两个小一班级并起来上课。一班二十人,并起来就四十人。为此我还担心了一下,想说这样班级也太大了吧。
直到现在我才发现,这样的“大班制”,其实是为了落实小组教学的可能。
四十个学生,有两位导师、两位助教、一位特教老师。两位老师各负责一个班级,各有助教帮忙,但是两班的空间相通,孩子可以随时因为不同的分组而换教室。
四十个孩子,先依照“此刻已能阅读的进度”分成三组,三组中又再分AB两组,等于是分成六组,每一组从四到十个小朋友不等,如果是芬兰文非母语的移民,则有特教老师另外指导。
不是“程度分组”
而是“学习进度分组”
为什么要分组呢? 老师解释,虽然芬兰政府规定,上小学前不需要认识字母,但是每个孩子状况不同,有的可能上小一前就已经有能力阅读长篇文字,有的是从零学起,有的则因为是移民而需要更多额外的协助。
为了让每个孩子在芬兰语课程中,都能有适合自己进度的学习,所以采取这种分组教学的方式。
我们看了一下分组表上所画的:海星组、章鱼组、海马组,可以想见,有家长忍不住就提问了: “所以海马组,指的是程度最高的一组吗?”
老师笑了,并不直接回答,“哪一组指的是什么,真的一点也不重要哦!”
还是有家长不放弃: “所以这三个组别,指的是他们的程度分组对吗? ”
老师这次更明确的纠正: “不对,这不是程度分组,而且学习进度分组”。
“应该说,每个孩子都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进度,所以这样的分组不是要分类孩子,而是帮助他们学习。孩子随时会因为进度而改变组别,比方从学习字母组、到进阶阅读组的中间阶段,我们可能会再视情况另外分一个过渡组。”
老师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解释理念,这让我想起在从前在台湾时,“资优班”、 “升学班”、“放牛班”这样的“分组或分班”,对大家都不陌生。而这里,一样会为孩子“分组”,只是动机和方式不一样。
老师强调,分组,依照的只是此时此刻的孩子“学习进度”、不代表从此就用“程度”来分类孩子、组别可以不断重新流动。
因为孩子的进度与能力也不断改变,无论是老师或家长,都不该马上定义孩子,而是该“因材施教”,顺应着每个孩子的需求来引导孩子。
我看见,这样的“分组”不给孩子贴标签,海星章鱼海马一样好,还可以随时从一种动物变成另一种,如果中间出现“过渡组”,搞不好班上会再多出一种海洋生物。
我欣赏老师的努力,既用分组来帮助孩子学习,同时也努力防止家长因着这样的分组来给孩子不必要的压力。
想像一下,如果家长们开始斤斤计较孩子现在在“哪一组”,代表的是什么“程度”,恐怕就会多出不必要的“比较”和“压力”,也就违背了“学习进度分组”的美意。
其实芬兰家长之中,会紧张计较的一样有,一样有芬兰家长,会在孩子幼儿园时,刻意把孩子送去比较重视“认识字母”的学前班,或是刻意送去双语幼儿园,只是整体来说,在芬兰算是较少数的例子。
然而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在孩子还小的阶段,孩子自己能选择的有限,因此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什么学什么,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家长价值观的反射。
芬兰教育很尊重人性,不表示所有芬兰家长都一定能轻松以对。台湾的体制或许孩子普遍来说压力较大,但仍然有非常多极棒的老师和睿智的家长。一切,都没有绝对。
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进度
儿子是个上小学前几乎完全没学认字母的孩子,我倒完全没担心过。因为我知道,他有强烈的阅读兴趣,对一切充满好奇,以及学习的热情。有着这些做基础,我相信他自有进度,自会走好他的学习之路。
看着他现在拿着熟悉的书,从中慢慢拼凑出单词,从而念出来并理解时的喜悦,我也很开心。
我始终相信,孩子,不用过早去定义,去要求,一定要达到什么程度,甚至去跟同班或同年纪的孩子比较,哪怕是同年,都还有年头和年尾的分别呢。
最重要的是,相信孩子的进度,陪着他一起走,共同享受一路的成长与果实,这应该是陪伴孩子学习之路上,最让人喜悦与感动的时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