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会学习的孩子,思维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 少年商学院

真正会学习的孩子,思维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真正会学习的孩子,思维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文 | 郑钢 上海市高东中学副校长

编辑 |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本文授权自公号:外滩教育

学院君说:少商持续不断为大家分享欧美创新教育案例,比如《我在AltSchool的一天:从细节看美国新型小学的理念》《“这两门课,打死我也不敢开!”从中国校长在芬兰的感慨说起》等,这些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点:极度注重知识的实践,尤其注重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要分享的也是美国的一所创新初中——John Glenn Middle School,那里的学生不考试、不背诵,而是把学习成果都变成一件件“产品”。本文即与您分享上海市高东中学副校长郑钢探访美国课堂后的感悟。

真正会学习的孩子,思维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走进John Glenn Middle School——这所位于美国加州河边郡的初中,我马上就被他们的教室文化震撼到——墙上满满的都是学生作业,包括学科小报、学术论文、绘画作品,知识思维图等等,整个墙面几乎没有空白,五彩斑斓却非常整齐……

真正会学习的孩子,思维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真正会学习的孩子,思维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约翰·格伦初中的教室)

每走进一个教室环视一圈,就知晓这是什么教室、孩子们在学习什么内容。因为墙上的作业无声地告诉你一切。在学校里,墙壁的功能非常强大,不仅华丽转身成展示、激励孩子成长和收获的舞台,更是师生交流共享的载体。

然而,最吸引我眼球的还不是这些学生的平面作业,而是摆放、悬挂在教室里各式各样、立体的“产品”,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内容后动手制作后的作品。

地理教室天花板下,悬挂着高高低低的地球仪,那是学生地理课上的作品。他们在学习五大洲四大洋地球概貌后,动手制作地球仪:蔚蓝起伏的大海,斑驳凸凹的地面,犬牙交叉的界线,标识清晰的地名。

真正会学习的孩子,思维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地理教室)

与之相映衬的,是天花板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地图,美国、中国、英国、墨西哥……没想到,居然也是学生亲手画的。从小就将平面的、立体的世界浓缩到教室这个小小的空间,无论是动手制作还是身临其境,相信胸怀天下的情怀必将滋生心间。

设计和手工教室里,展示着形状不一、风格迥异的房子模型,一一展现了美国人的居家风格和建筑样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起居室、卧室、花园、车库甚至还有宠物间……

真正会学习的孩子,思维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学生们设计的模型)

看完这一切,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但这一切,还都不及一位英语老师说的一句话对我的冲击如此之大。

“即使是记住了,也是短暂的!”

在一节6年级英语课上,孩子们正在用木偶剧的形式在表演童话。每一组学生轮流在展板后面表演,他们在课前制作了角色或人物的图像,然后贴在细竹竿上,在课上一边手里持着不同的角色图像,动手演示,一边还辅以台词。

老师坐在学生的座位上,一边观看学生表演一边打分。课后将木偶和剧本布置在教室里,成为英语阅读课后的“产品”。

真正会学习的孩子,思维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学生展示作品)

作为一名熟念“传授–复习–检测”课堂链条的教师,对这堂英语课很是不解:为什么不是安排试卷、背诵或默写等方式,来检测孩子们吸收了多少呢?詹妮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

“试卷、背诵或默写是无法验证或检测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即使是记住了,也是短暂的。”

这句话简直醍醐灌顶。在这些五花八门的“产品”里,我看到了它们背后折射和隐喻着的课堂文化——知识的习得不是在传授和灌输中完成的,而是在动手实践中建构的。

当学生学完某个部分时,老师的检验方式,不是最常规的考试、背诵、默写,而是动手制作。随之而来的,最重要的学习成果自然也不会是分数,而是“产品”。

在格伦初中课堂观察时间久了,有一个词突然跳入我的脑海——“产品文化”。

当产品时常出现在课堂上,就会完全颠覆以知识掌握为最终目标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学生知识掌握了多少,而是看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达到了什么程度。

我发现,当孩子们把知识变成一个产品时,他们的思维和理解力,都被盘活了。过去,孩子们把知识当作死记硬背的东西,都是一些静态的、沉闷的东西,但变成产品后,他们会觉得,这是我的输出,我的成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更不必说,这样的“产品文化”,对锻炼孩子们的创造性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多大的提升了。

真正会学习的孩子,思维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学校一角)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词也跳入了我的脑海,那就是“考试文化”,它顽固地占领着某些课堂、校园和补习机构。

每当老师完成教学内容后,常常要求学生完成一张试卷、一次默写,或者一次背诵,但最“糟糕”的,还是当学生获得好成绩时——因为他们会误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理解了”,完成了老师交代的学习任务。

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学生只是知识的接纳器或复印机,只会抬头听见、低头记录,而缺乏真正的思考和实践。当“反复刷题”变成常态,“单位时间内争取最大效益”就变成了学习的最终目标——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学习知识的两大误区

早在2008年,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做过一个实验,证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行不通的,内容是实验学生散文的理解和记忆提升。

结果表明,尽管短期间的熟读并不是有益的学习方法,但即使是最优秀、最勤奋的学生,还是会喜欢这种方法——以为课文被熟读得滚瓜烂熟,就等于“掌握了”。

问题何在?原因何在?

其一,专家告诉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从本质上搞懂知识到底从何而来——知识是因为生产实践才被发现的,会因为现实情景而熠熠生辉,更因为联系和迁移变得生机勃勃。

我们都喜欢诵读古诗“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但如果将每一个字都分开,韵味和意境就会马上消失,联系组合在一起,却会溢出淡淡的乡愁和惆怅的心境。

当然,这依然只是“少年强说愁滋味”,只从字面去感悟和体会,依然属于浅层次和低水平的学习。

如果在产品理念下,学习《静夜思》会有趣得多———

孩子们可以运用数学、设计、美术等跨学科知识,动手制作灯笼,把诗句写在灯笼上,然后在月光皎洁、树影稀疏的夜晚,将灯笼挂在屋檐下,甚至聚集在月光下,分享世界各国关于乡愁的诗句名篇,在一番讨论和赏析当中,逐渐体会到何为“欲辩已无言,此中有真意”。

唯有如此,孩子们对于乡愁的体会才会刻骨铭心,才会对于乡愁的普适性和人类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其二,我们对于理解的认识存在着误区,认为背诵了、听懂了就是理解知识了。事实上,孩子们只是学习了虚假的知识,不是用思维和技能,而是靠记忆,时间一久,很快就遗忘了。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有过高考经历的人,高考前“皓首穷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四书熟五经”,好像是无所不知的天才,抵达了人生知识的巅峰。可是却很少能用于实际,而且在不长的时间内,统统遗忘,将知识还给了老师和学校。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过“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美国学者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也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写道,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真正会学习的孩子,思维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

因此,理解的基础一定是建立在“做”之上,而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像格伦初中一样,通过产品的制作,来达成对知识全面而立体的认知了。

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们解放自我

其实,类似产品文化的教学,在历史上并不罕见。

数千年前,当伟大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教学生时,他检验学生是否学习合格或者满师毕业,就是通过对话和答辩,以此考察学生能对一个问题产生深刻的反思和洞见,而绝不是完成试卷和作文。

只是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学校和班级的规模才会越来越大,就像企业一般,追求量化和规模化的教学和测试取代了师生一对一的交流与对话。

“人”这一学习的主体慢慢被忘了,只看知识掌握多少,却忽视了带孩子们体验知识背后的价值和情感。

第一个在教学上提出“产品”概念的人,是美国教育学家韦伯,他认为,学生的深度学习过程,就是产品制作的过程。因此,教学最后的环节,就是学生展示产品、老师通过更多元的方式,去评价产品和学生的表现。

今天,我们在各种教育创新模式,都可以发现产品无处不在——如项目制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编程教育,它们都是以产品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引导孩子们用双手和智慧,去表达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甚至展现出对未来社会的想象。

格伦初中把学习当成果的这一文化,也跟我之前去拜访过的High Tech High高中有异曲同工之妙。(点此查看详细解读)

真正会学习的孩子,思维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High Tech High高中)

这所没有课本、没有传统考试的学校,就是安排学生们“不务正业”——在类似工厂车间的教室里,动手完成一个个项目,包括编排戏剧、写书、制作模型、甚至创业,最终,他们的收获是什么?

有形的是产品:剧本、演出、书籍、模型、公司等,无形的是合作、沟通、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等软技能。这些无形的东西,恰恰就是孩子们未来适应高竞争、高挑战、高变化世界所必需的品质。

“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制作出对现实世界真实可用的产品”,正是High Tech High高中的办学模式。他们希望培养孩子们的创业精神和技能,所以非常强调为他人真实可用的提供产品或服务,让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

我能想象到,当这些孩子真的要面向社会、解决真实问题时,一定也会自信满满。

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是有责任感的,是具有人性的,是有生命的,把它们做成产品,就是实现知识最有意义的途径。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六大解放”:

解放大脑,使学生能想;

解放双手,使学生能干;

解放眼睛,使学生能看;

解放嘴,使学生能说;

解放空间,使学生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学习;

解放时间,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深信,当学生将一个个产品呈现出来时,就是他们解放自我、改变世界的过程。而这,也正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终极使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