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当如梁博,永远只做自己
梁博这个名字,一直到今天,都说不上红。这个情况,放在第一届《中国好声音》总冠军的身上,很多人觉得“不正常”。
哪怕是上了《歌手》,相比其他同场竞技的选手,他的曝光依然很少。而他三场下来的选曲——《灵魂歌手》、《男孩》、《日落大道》,清一色词曲原创,在这个选曲传唱度高就等于赢了一半的比赛里,也说不上“合理”。
但就是这种“不合理”,反而让我们一直在关注他,今天学院君就想和大家聊聊梁博——在这个崇尚“出名要趁早”的年代,一个90后孩子能如此不张扬,实属难得。
走近他和他的家庭,我频频看到这三个字——“做自己”,他身上有三个特质,可以说代表了今天当我们说一个孩子敢于做自己时,真正的“做自己”到底指的是什么,恰如歌手李健对他的评价——独立、自信、不妥协。
这股劲儿,就是我对孩子将来成长最大的期待,也是我对生活在这个焦虑时代的自己的勉励。
特质一:独立
“我不是望着它,是根本没看它”
五年前,梁博凭一首《我爱你中国》在鸟巢爆冷夺冠。那一场,他唱得怎么样,我已然记不得,只记得现场气氛嗨翻了天,其他选手或流泪或激动不已地诉说着感谢,而当主持人华少很照顾地把话筒递给了沉默寡言的他,他只说了句:“有机会一定让大家听到自己写的歌儿。”
后来呢?他成了“史上最悲催冠军”——无通告、无演出、无作品,他消失了。直到终于信守承诺,携带全原创专辑回归,上了综艺节目,他还是那个不会说话、只懂音乐的少年——当《天天向上》的主持人汪涵开着玩笑问他,选秀节目是不是有剧本,他二话不说就抖出了内幕:
“当时采访我收到人生第一把吉他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我说自己很开心,但是编导说只说开心的话,太平淡了,于是提出了按照剧本念的想法。于是‘我很开心’就变成了‘我浑身都在颤抖,我都酥麻了。’”
最后梁博拒绝了,原因是:“我又没什么问题,我麻什么麻?”
他的“独立”,是意识上的独立。
曾经有记者问他,为什么只是站在娱乐圈的边缘上观望,他的回答有点拽——“我不是望着它,是根本没看它。”他非常清楚自己只会唱歌、做专辑、办演唱会,其他的不会,那么,没有专辑、没有作品,又有什么资格去见大家?没有能力去做好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
出名后,老同学想跟他照相、要签名,他还会急眼——他受不了大家把他当明星。
意识上的独立,成就行动上的自由。
今天的他已经有全原创一张专辑的空间和实力,这才有了他现在音乐公司的老板——张靓颖发出的这条微博:
这股“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范儿,遗传自他的父母——当不少星爸星妈恨不能借孩子的名气,自己也出道过明星瘾时,梁博的父母却躲起了记者——《辽沈晚报》的记者为了采访到他们,愣是在他家附近蹲点了三天,才“抓”到了人。
梁博的父母是吉林九台的个体户,爸爸卖汽车配件,妈妈卖酒,过惯了平常日子,面对记者的提问,回答也出奇地平静:
儿子出名了,骄傲吧?骄傲,“但其实无论是我和他妈,还是孩子自己都只把这次比赛当成一次考试,能够出好成绩,跟孩子这些年的努力都是分不开的。”
儿子被质疑,气愤不?还好,“网上那些东西我们都看过,没有几句是真的,所以我们之后也就干脆不看了。别人说什么我们都不会理会,只要周围的朋友、家人知道我们是怎么样的人,就够了。”
儿子赚钱了,歇歇吧?不了,“我们现在也没有多大岁数,不做买卖了,难道天天在家待着吗?孩子出名了也没有让更多的人来我这买酒,其实我们的生活还是跟之前一样,没什么变化。其实我们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而之所以躲着记者,是因为不想影响孩子的前途,“孩子大了,我们希望他能通过自己的努力闯一闯,我们做父母的不想影响孩子的前途。如果我们接受过多的采访,就怕人家说我们梁博打亲情牌了。”
就像梁博不看娱乐圈,梁博的父母也不看孩子的名望,对他们来说,孩子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运气还不错,仅此而已,与他们无关。这种空间,一定程度上,也给了梁博“任性”的自由。就像少年商学院出版过的一本畅销书名一样——敢让孩子做自己。
特质二:不妥协
“我就是我自己的音乐总监”
因为明确自己要什么,面对诱惑和压制才能不妥协。
梁博的不妥协,是不勉强自己于规则,违背初衷。
他的“轴”在业界已经出了名,《中国好声音》时期,导演要求他换下一身寡淡的黑衣黑裤,加点logo和酷炫、年轻的元素,他拒绝,因为“那就不是我了”。
参加《歌手》,前期沟通时间长达5年,因为他坚持只唱自己的原创歌曲。不妥协的结果是,他赢了。
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的采访时,他说自己是自己的音乐总监,和音乐有关的所有企划、创作、录制都要自己有绝对的把控权,专辑设计、宣传、商演和造型,也得他自己来决定,“我定位我自己啊,个人符号挺强的,当然,好不好这个东西我就没法自己评价了。”
(梁博微博头像——非黑即白)
他的不妥协,是不降低自己的标准,迎合市场。
虽然在《中国好声音》爆冷夺冠后,无数人嘲讽他夺冠是因为“爸爸叫凉(梁)茶”,但以他当时的名声,配合当时的经纪公司开始走穴、商演,顶着“小汪峰”的头衔,唱唱别人的歌,也能赚不少钱,而且,他唱到80分还是90分,作为普通听众,也分辨不出来,照样能买账,但他自己不买账,考研失败后毅然出发美国,潜心打造专辑。
还爆出过这样的乌龙新闻,说他流落街头在卖艺,其实,人家只是偶遇街头艺人,技痒切磋而已。
那段时间,他的生活范围不超过方圆一公里:每天在房间弹琴,在户外跑步,在固定的几家餐馆吃饭。但也是那段时间,他却异常充实:结识了曾经给杰克逊演唱会担任贝斯手的Alex AI,在小教堂和自己的贝斯手聊音乐,流连于美国的某条街道,遇到好的流浪乐手,呆呆地看上大半天……
对比热闹的娱乐圈,他的状态太沉寂了,但正是这种沉寂,让他得以携全原创专辑回归,不断强化专辑“音乐人”(而非“圈内人”)的标签。
写到这里,想起“圈内”的几个人。演员胡歌成为一线演员后息影一年,留学攻读导演学位,歌手李健在之前《歌手》中大放异彩,人气飙升,也选择出国,因为“人一旦有名了,找你的人会很多,很多毫无意义的东西也会进入你的生活。我需要一些时间安静的与自己相处。”
当然了,胡歌、李健等都已经有自己的江湖地位,休假?休得起。但对比之下,年轻、个人商业价值有待挖掘的梁博,这股子我行我素,显得更加难得。
特质三:自信
“做更好的自己,
很多人只做到了‘更好的”
独立、不妥协,造就了梁博身上超越年龄的淡然,歌手杨坤曾评价他身上有“许巍、汪峰、郑钧三个人加起来的气质”,这对一个摇滚“菜鸟”来说,多高的评价啊,他直接回了句,“我喜欢他们但我不去模仿他们,最重要的我确实觉得我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坚持自己。”
这种自信,源于他对自己所爱之事有自己的见解,他不信摇滚乐的精神,不信古典乐的高雅,不信爵士乐的格调,不信本能反应之外的任何引导,分析,主观强加,只相信心里的感觉,精神的感受。因为被感染,所以被感动。
很多人把中国摇滚的未来寄希望于梁博,这个有点自我的90后男孩估计也不想扛这面旗,毕竟“我只是觉得要发自内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爱自己做的事情。”
我非常喜欢梁博在《一刻》演讲时说的一句话:“其实每个人都想做更好的自己,但是不知道我们会不会只把注意力关注前面那几个字,就是我们要做更好的,可是你们做的是自己吗?”
因为作为父母,我一直坚信,孩子在哪所学校或哪个场所学习,都只是一个过程、一种手段,核心是要自然成长,成为一个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再被摧残的健全之人。这对我来说,有个前提,就是允许他只做自己,不热衷跟风、不迷信权威——有明确目标且笃定,就不因为一两次分数的高低、比赛的成败而哭鼻子。
梁博可以说更具体地阐述了“做自己”这三个字的特质。
今天不少孩子,家庭富有,精神却贫瘠,学业优秀,却缺乏内在的动力,此刻的梁博是个不错的榜样,他曾这么评价“粉丝”:
“我希望每个人有自己独立思维,不受任何群体的控制,粉丝里没有所谓的头儿。曾有别人的一个歌迷在我微博底下留言,说,你们总说梁博成熟,成熟能当饭吃啊,成熟有啥用啊,这是唱歌比赛……这句话我记一辈子,人家说得对,不要因为人家批评你了你就难受,这种批评要比夸奖,让我高兴多得多。我不希望歌迷崇拜我,我选择他们尊重我。”
这样的孩子,应该永远都不会焦虑吧。
国内外哪位“明星”您和孩子提起过?
点击右下“写留言”分享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