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被老爸逼到在唐人街大哭……每个孩子都应有刻意吃苦的经历 | 少年商学院

15岁被老爸逼到在唐人街大哭……每个孩子都应有刻意吃苦的经历

15岁被老爸逼到在唐人街大哭……每个孩子都应有刻意吃苦的经历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的第1249次分享,作者是在中学时就随家人移民纽约的李良,我们已获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要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学业的重要性?”国内也好,国外也罢,很多家长一直在寻找这个答案,毕竟真不是每个孩子生来就爱学习。我自己就是个从“厌学,到自我驱动奋发图强”的例子,要说这转变从何而来?真得感谢我爹——当年对我那么狠。

▋刚出国+叛逆期,爸爸对迷茫的我放出大狠招

那时我15岁,在纽约读高中,身边认识的好几个朋友非常“有默契”地都选择了退学,提早步入社会,我一度也在考虑,是不是应该加入他们?

这种心态在小留学生群体里非常常见,他们中有的人是真的完全不是读书的材料,有些人则觉得社会比学校更精彩,总而言之,在学业上都没什么自我驱动。我两个都不是。只是每次看到有些人在外面找了份搬家的工作,时不时就能拿点工资回来请客吃饭,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而且,当时我刚移民到美国没多久,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非常不适应,汉堡包太难吃,外国同学太难融入,完全陌生的学校和生活方式都让我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排斥。一整个学期,我都在做思想挣扎,具体表现出来就是长期旷课,各种科目不及格,整个人的状态都非常低迷,也因此,老师时不时就要跟我爹举行小型会议进行沟通。

虽然我没有明说退学的想法,但我爹知道我遇到了瓶颈。等到暑假,我以为可以撒开了玩乐,我爹却突然跟我说,“这个暑假你不能回国,也不能在家待着玩,你得出去打工了。

▋在唐人街被榨干劳动力,终于隐隐想念起学校

当时我听完就懵了,我才15岁啊!就让我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打工!

你别说,还真有。哪儿呢?中餐馆。一个15岁乳臭未干的小子能干什么呢?——打杂。

我问我爹,“咱们家缺钱吗?”他说,“不缺。”

我又问,“那我为什么要去打这种工?那都是非法移民不入流的人干的活。”我爹说,“我知道,但你得去。”

我又说,“你不讲道理,凭什么。”我爹说,“凭我是你爹。”

接下来,我爹就带着我去唐人街的介绍所,不久就给我找了一份新手打杂的工作,月薪1500美元,在离纽约4个多小时的马里兰州的一个人口稀少的小镇。

15岁被老爸逼到在唐人街大哭……每个孩子都应有刻意吃苦的经历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抱着上坟的心情,坐上了前往我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长途巴士。

接下来的日子简直是水深火热,暗无天日。餐馆的老板极其苛刻,什么脏活累活都扔给我,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洗碗,拖地,剁菜,搬饮料,以及频繁地炒饭,有一段时间我连做梦都梦见自己在炒饭。中餐馆大多是小本经营,自然要做到每个员工都“物尽其用”,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会压榨你身上的所有劳动力。

此外,我当然还要听命于其他店员的指使,哪里垃圾该倒掉,哪里厕所堵了——他们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我就得屁颠屁颠地去解决。店里打工的人大多来自市井,偷渡来美后没有其他的技能,只能找一个卖力气的地方混口饭吃。他们大多没有多少文化,没有绿卡,不会英文,但我是新来的,而且职位最低,自然没有地位。

到了晚上下了班,一群人合住在一个房间里,完全没有隐私。他们睡觉打呼,这对睡眠极浅的我来说又是一种折磨,常常成宿地睡不着,第二天起来干活根本没精神又要被人骂。

15岁被老爸逼到在唐人街大哭……每个孩子都应有刻意吃苦的经历

空闲的时候想起学校的环境,心里似乎隐隐地开始想念。在外地打工最要命的是一个星期才休息一天,根本来不及回纽约,于是就要一个人孤独地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呆着直到暑假结束。

▋心高气傲,竟然被老板炒了

有天晚上收工后,我一边洗澡一边回想自己的“人生”,我一个有身份、会英文、前途一片光明的未来国家栋梁,为什么要沦落至此,被一群粗人颐指气使?

转念一想,不就吃点苦吗,我一大老爷们,有什么忍受不了的?又一想,我平白无故为什么要在这看人脸色累死累活?又一想,自己孤身一人在外无依无靠……一时之间悲愤交加,竟然开始嚎啕大哭,收都收不住。

坚持了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晚上,收工后老板把我叫住,把工资递给我,让我明天就不用上班了。

我又懵了:“我被炒了?”

老板接着说,“你干不了这活,这不是你该待的地方,我早看出来了。”

我又悲又喜。

悲的是,原来我心高气傲,说身边的人都是“粗人”,其实我自己连打杂的活都干不好。喜的是——终于要脱离苦海了。

手捧着沉甸甸还带有浓浓油烟气息的工资,我坐上了回纽约的长途巴士。打开窗,闻着外面的自由空气,我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摊开双手一看,以前从来没干过粗活,现在因为打杂,手上全是裂开烂掉后重新长出来粉红的新皮,连指纹都磨没了,就我这手,现在去犯罪都不用戴手套的。

摸出工资数了数,将近2000美元,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血汗钱。

▋好好读书,至少保证将来生活底线不会太低

回到家,我一阵忐忑,以为我爹要把我收拾一顿,之前说好,整个暑假都得打工,这才过了一半就灰溜溜回来了。没想到他不但没有责怪,语气似乎还颇为赞赏地来了句,“嗯,比我预料中坚持得久”。

我正懵的时候,他又意味深长地说了一顿让我心惊肉跳的话:

“不是每个人都得循规蹈矩地上完高中上大学,上完大学去公司当上班族的。只不过如果不走这条相对轻松稳定的路,那摆在大多数人眼前的选择就只有干粗活苦活累活。”

“可是干粗活也是分人的,有的人干得了,有的人就干不了。有的人没有条件也没有选择,只能干粗活,那没什么好说的;可有的人如果明明有好的条件和机会却任性地放弃错过了,将来可是要后悔莫及的。”

“当然,要是有人天赋异禀,3岁识谱,5岁编曲,或者18岁就能打NBA,那这些话不适用他。否则,好好读书拿个大学毕业证,至少能保证你将来生活的底线不会太低,这不会让你吃亏的。”

换作以前,这般唠叨我是绝对听不下去的,现在,却觉得字字珠玑。想想,以前一会儿觉得汉堡包难吃,一会儿觉得同学难相处……其实都是惯出来的!

15岁被老爸逼到在唐人街大哭……每个孩子都应有刻意吃苦的经历

▋“移二代”的必修课:尽早消化对未来的焦虑

经历过这么一场“磨难”,从此以后,我是看同学们个个可爱纯真,老师们个个慈眉善目。把高中落下的课补上后又顺利上完了大学,遇到挫折想放弃的时候,就在脑海里回想当时打工的痛苦经历,就能咬着牙坚持下去,直到现在当了个相对来说还蛮轻松的小白领。

因为有那段经历,我感觉自己对事物的容忍度提升了不少,如果要在公司搬个箱子、移个桌子,也会乐意帮忙,绝不会摆出高姿态说,“It’s not my job”,要等别人来做。

初到异国对身份的疑惑和对未来的焦虑——其实是美国大多数移二代会面临的问题,新社会很难融入,英文也不好学,我见过太多不肯吃几年学习苦的“移二代”,他们到了社会上的工作几乎都离不开以下几个行业:餐馆,超市,搬家,装修,菜市场。

我有时候去菜市场买鱼的时候,在海鲜部看到跟我同龄,但似乎一脸生活的风霜的杀鱼师傅,他的活动范围就是不到10米长仅容得下一个人行走的工作台,客人选好鱼后,他的工作就是去鳞,掏出内脏,切成块,然后冲洗干净递给客人,每天面无表情地重复这种动作无数遍,这个10米长的工作台就是他的生活。

我看着他手上的动作娴熟又机械,情不自禁地走神:他在杀鱼的时候想的是什么,他为什么来美国,他想歇一歇的时候能不能跟店长请个假出门买一杯奶茶,他看着人来人往衣着时尚的客人的时候会不会很期待休息日的时候换下一身腥味的工作服……我不敢深想。

我绝对不是说不屑于这种工作,相反,我打心眼里敬佩杀鱼的师傅——他们能处在这样的生活里日复一日还没有发疯,可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是个热爱自由的人,哪怕仅仅是想一想自己处在这样的方寸之地,都能让我感到绝望。

如果以后我生了个儿子说不想上学,我压根就不跟他讲道理,直接让他去体验一段他除了上学这条路以外,他将可能要过的生活。如果他觉得自己干得高兴地很,那我没话说;如果他体验后觉得干不了,自然会跟当年的我一样乖乖滚回学校啃书本。

他要是问为什么他非要去体验,我就告诉他:“因为我是你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