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可被量化的,都不是最重要的丨尹建莉与《小王子》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第931次分享,是中国第一家庭教育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老师最新译作《小王子》。本文节选自尹老师所写序言。
《小王子》,尹建莉最新译著
作者: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法)
译者: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目前销量超过600万册)
出版:新蕾出版社
适读年龄:9到99岁
(以上为《小王子》最新译作封面)
《小王子》讲述了一个内容瑰丽又略有伤感的故事。
一位来自某颗遥远小星球的小王子,因为和一朵他深爱的玫瑰花儿闹别扭,同时也怀着想要了解外面世界的渴望,离开自己的星球,进行了一场“星际旅行”。他走访了不同的星球,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让天真的小王子困惑迷茫,深感不解。最后他来到了地球,降落在沙漠上,在那里遇到一位由于飞机发动机故障而迫降的飞行员,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
旅行见闻,以及和飞行员的交流,让小王子对世界、对生活、对爱有了新的认识,他像一位精灵一样,道出许多人生真谛。同时也让作为成年人,却内心葆有童真的飞行员重新对生命进行了思考。
《小王子》文字不多,情节也并不复杂,却蕴含着关于生命、生活、友情、爱情、死亡等终极意义的探索和追问。它是一本以儿童的视角去展现和剖析成人世界的书。这个视角放得很低,却看得极为透彻,因为儿童的心灵最为纯净无染——就像书中一个情节展示的那样,别人都认为飞行员画的蟒蛇吞象图是顶“帽子”,只有小王子一眼看出是“蟒蛇吞大象”。
当飞行员潦草地画出一个箱子来糊弄小王子时,小王子能透过画纸上箱子的小孔看到里面的绵羊。
▋孩子的眼睛,才能看清成人世界的问题
《小王子》处处呈现了两个世界——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碰撞,所有的情节都在这种碰撞中完成。来自外太空的小王子是一位“儿童代表”,他的生命纯天然,灵魂无污染,貌似年幼无知,却总是用稚嫩的语言直指“成年人”世界问题的核心,一语道破天机。
他所拜访的那些只居住一个人的小星球,代表着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成年人。“所有成年人都曾经是一个孩子,只是很少有人能记得这一点了。”这些成年人被世俗的烟火熏染得晕头转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自己。他们的生命状态和小王子纯美的“原生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国王”热爱权力,需要服从,沉浸在控制欲中,享受着唯我独尊的感觉,无论这种感觉多么虚幻不实。“爱虚荣的人”存在的价值永远要由外部环境赋予,他背叛真实的自己,去迎顺他人或服从规则,以期到得外界的掌声。
“点灯人”循规蹈矩,呆板僵化,以不合理规矩受害者的身份出现,又成为不合理规矩的忠实执行者,缺乏变通能力,把生命能量和宝贵的时间全部消耗在无意义的陈规陋习中,导致生活枯燥乏味,生命了无生趣。
“地理学家”所代表的学术官僚在现实中越来越多,他们坐在书斋里制造学术垃圾,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却自命清高,自诩渊博,自我感觉良好……
以上所有这些人都笃信自己做的是“正经事”,但在小王子看来,“这些大人们实在是太稀奇古怪了”,他们的世界“到处是干燥荒芜、怪石嶙峋、道路险恶”,“他们就像滚草一样,不长根须,被风吹来吹去,活得很辛苦”。
造成这些痛苦的原因,是他们忘记了这样一个简单却深刻的真理——“只有用心才能看到本质——最重要的东西眼睛是无法看到的。”——这句话借由一只狐狸说出,是本书呈现的最重要的生命法则。
▋对于真正重要的事情,数字根本无关紧要
千百年来,人类为了追求生活的幸福,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在人生旅途上苦苦跋涉,殚精竭虑。太多人的目光过度聚焦在自己的小天地中,慢慢忘却身外的世界如何辽阔——逼仄狭隘的意识总会形成这样一些类别的人:
“国王”“爱虚荣的人”“醉汉”“商人”“点灯人”,等等。他们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社会角色,却丢弃了作为自然之子的天性;迎合了他人的目光,却忽略自我精神成长;获得了一些小利益,却忘记了出发的初衷和终极目标。
人若要望远,就务必登高——生活本应呈现的状态是什么,人类本应葆有怎样的面貌,《小王子》以一部童话的方式,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
生命从无中来,到无中去,每个人都处于“上场——谢幕”这样一个循环中。这个循环不是悲伤,不是无意义,意义就在这过程中;生命之所以有趣,就在于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而体验和收获并非经由那些能“看见”的东西实现,如银行存款,房子面积,身材高低,相貌好坏,文凭优劣,工作贵贱……它们可以量化,却并不真正重要,恰恰算不上“正经事”。
用本书中的话说,就是“对于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来说,数字根本无关紧要”,真正重要的是“看不见”的东西——甜蜜温暖的亲情,美妙浪漫的爱情,坦诚知心的朋友,自信乐观的自我……以及与此性质相反的关系带来的另外的体验,如痛苦、冷漠、失意、自卑……
▋人生最重要的,是面对和自己的关系
生命流转的过程,就是各种关系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关系”是体验和感受的载体,经验和收获的主要渠道。关系是无形的,只能通过心灵的“慧眼”看到,却构成每个人实实在在的、宏大的人生体验。
可以这样说,人类最深的情感——从最大的喜悦到最深刻的痛苦——都来源于关系之中。所以,生命的本质就是在关系中寻找自己,并成为真正的自己;在关系中寻找爱,并成为爱——这是眼睛无法看到的,灵魂却能感受到,这样的“寻找”和“成为”是生命最高的目标,也是最大的收获。
我认为《小王子》通篇都在谈关系的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在这几种关系中,人最需要面对的是和自己的关系,即意识层面的自己和灵魂层面的自己的关系,这个关系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也是生命的终极关系。一个人只有跟随灵魂的指引而非俗世的规矩去生活,在自由舒适的关系中成为真正的自己,成为爱,才有可能实现他此生最深切的渴望,才会使灵魂获得最深刻、最灿烂的欢乐。
结局中小王子的离去颇具象征意义,把本书对生命关系的思考推向极致。美好的关系需要相互陪伴,需要心灵的共鸣,虽然“告别”难免忧伤,但灵魂的息息相通却不会停止。小王子丢下了他的肉身,带走了他的灵魂。灵魂虽不可见,却是生命真正的主宰,因其无形,所以自由;因其绵延,所以永恒。倘若每个生命都能够依循灵魂的指引快乐无惧地存在,都能极致而完美地绽放,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小王子》这本书,是人类真正的礼物。它向孩子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也是写给成年人看的一部童话;它向儿童展示了真实的成人世界,也试图把张皇的成年人拉回到淡定的童年。
从一个孩子变为一个成年人是件极其简单的事,只需要时间就可以;从一个成年人回归为一个孩子则极为困难,需要智慧和勇气——回归不是倒退,而是攀向人生极致——生活的烦忧在消失,生命的喜乐在呈现。童心离神性最近,找回童心就是找到了神,这正是作者所说的:“拥有一颗童心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