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的“我爱你”其实是“听我话” | 少年商学院

当父母的“我爱你”其实是“听我话”

当父母的“我爱你”其实是“听我话”

当父母的“我爱你”其实是“听我话”

​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分享的第95篇文章,来自纽约时报,作者是ALFIE KOHN,由supermary翻译。我们已经与作者联络授权。

          五十年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指出,对孩子们只是爱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无条件地去爱,他说,爱他们本身,而不是爱他们所做的事。

作为一个父亲,我明白这是个高难要求。然而现实更具挑战性:我们所接受的无数其他建议都被证明是适得其反。实际上,我们得到的建议都是关于“有条件的父母之爱”的,它的形式有两种:当孩子们乖的时候,向他们表达爱意;当他们不那么乖的时候,则抑制这种爱意的表达。

由此,脱口秀主持人菲尔•麦克格雷通过他的书《家庭至上》告诉我们说,对孩子们需要和喜爱的东西,应该是有条件地给予;表现好的时候就作为奖赏,表现不好就得不到,以此让孩子们“按你的意愿行事”。他还指出“对孩子而言最强大的钞票,就是父母的接纳和认同。”

同样的,“超级保姆”中的乔•弗罗斯特,也在她的同名书中说道,“最好的奖赏是关注、赞扬和爱”,而“在孩子表现不佳的时候”这一切都需要节制,“直到她道歉”才又可以重新给予。

“有条件的父母之爱”并不只是体现在旧式家长制作风中,那些做梦都没想过要体罚孩子的现代家长,却选择通过暂时孤立孩子的办法来调教他们,并美其名曰“叫停”。反过来,“正面强化”措施教育孩子:只有做出我们认可的“好行为”,才会被爱、才可爱。

这就引发了一个有趣的可能性:赞赏的问题不在于其给予的方式不对,或像某些保守人士认为的来得太轻易,而是从根本上,它仍然只是一种控制手段,与惩罚相对。各种各样“有条件的父母之爱”所传递的一个重大信息就是:父母的爱是需要孩子用努力赢得的。罗杰斯警告说,如果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孩子成年后会不得不通过心理治疗来找回童年缺失的这种“无条件接纳”。

那么罗杰斯是否正确?在我们准备抛掉主流观点之前,最好是先有些证据。而现在我们有了。

2004年,两位以色列的研究者,Avi Assor 和 Guy Roth,同美国顶尖的动机心理学专家爱德华•德西一起,采访了一百位大学生,询问他们是否觉得童年来自父母的爱是有附加条件的,比如学校的表现、训练的刻苦,是否被拿来同他人比较,愤怒和恐惧的表达是否受到压抑。

结果表明,接受“有条件父母之爱”的孩子的确更有可能向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然而,这种切合是有严酷的代价的。首先,这样成长的孩子更倾向于对父母抱有愤懑和厌恶之情。其次,他们更愿意表示,他们的行为更多是源自“强大的内部压力”,而非“真正的自主选择”。而且,他们取得成功之后的幸福感通常很短暂,而他们常常感觉自责和羞愧。

在一个比对研究中,Assor博士和他的同事们采访了数位子女已成年的母亲。就这一代人来看,有条件的父母之爱同样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了损害。那些感到在童年时期,自己只有在符合父母期待的时候才被爱的人,成年以后有更强的自卑感。然而,虽然自己受到伤害,这些母亲们却更倾向于对自己的孩子实施类似的有条件关爱。

今年七月,同样两位研究者,同另外两位德西在罗切斯特大学的同事一起,发布了两个对2004年研究的翻版和扩展实验。这一次,他们的受试对象是九年级学生(相当于初三-译者注),而这一次,对两种情况,即孩子服从家长的指令就得到更多的赞赏,与不服从就得到更少的赞赏做出了仔细的区分。

研究表明,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有条件关爱都是有害的。但是有细微的不同。正面的方式有时候确能鼓励孩子们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但是仍然会让孩子产生“内在强迫”的不健康心理。负面的方式根本连短期效果也没有,相反只是增加了青少年对于父母的逆反情绪。

这些研究告诉我们的(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这些新闻的话),是这种以赞赏激励孩子良好表现的方式,并不比用惩罚制止孩子犯错的方式更具价值。两种方式都只是有条件的父母之爱,而且都不怎么有效。

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虽然认为负面的有条件父母之爱,比如“叫停”,会产生“深深的焦虑感”,但他却因此赞同这种教育方式,因为“当我们的言语已经失去作用”他说,“唯一能迫使他服从我们的要求的东西就是威胁收回对他的爱。”

但数据显示,收回爱并不一定能带来服从,对于道德感的发展更加无益。即便我们真的成功使孩子服从了我们,比如,通过正面强化,但—难道一时的服从值得以长期的心理伤害为代价?父母的爱应该成为控制孩子的工具吗?

更深层次的问题涉及到一种不同的价值评判体系。阿尔伯特·班杜拉,心理学分支-社会学习理论之父,声明无条件的爱“将使孩子失去方向感,而且变得很不可爱”—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实验证据支持的论断。这种自我接纳的孩子会缺乏方向感和魅力的认识,充分反映出提出这种警告的人对于人性的灰暗判断。

在实践中,根据德西博士和其他研究者提供的精彩数据,家长和老师对于孩子的无条件接纳需要和“自治支持”同时进行才行:提出要求的时候,解释原因;尽最大可能创造孩子参与决策的机会;鼓励而不是操控;积极地从孩子的角度思考。

最后一项特点其实说明了无条件父母之爱的本质。绝大多数家长都会说我们当然是无条件爱孩子的。但真正重要的是孩子们感受到的是什么样子—他们是否不管做对、做错或做得不够好都感受到了父母不变的关爱。

罗杰斯虽然没这么说,不过我相信他会很开心地看到,对心理治疗师的需求减少了,因为更多的成年人都在童年期得到了足够的无条件接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