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做规划时你得注意什么丨一位台湾父亲的反思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微信ID:youthmba)第671次分享。作者是台湾学者、社会评论家彭明辉。我们已在Facebook上留言与其联系授权。
又到开学季了,这几天身边很多老师都让孩子思考自己这一年的学习规划,甚至于“生涯规划”,目的不外乎让孩子们早早地想明白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好在年少时便选定轨道,一路超速狂飙,看看那些又火起来的“生涯规划”课程里那些受热捧的人生导师便知道——他们身上的标签往往是“我从十五岁就知道自己这一辈子要的是什么”。
然而我却始终觉得这样的思考和课程是反教育,其实质是在鼓励年轻人一辈子当“生涯规划的囚徒”,终生封闭在十五岁时幼稚、狭隘而肤浅的人生格局里。这样的人生像工业化生产的化学合成醋,它用化学配方加速发酵过程,成本低廉而生产快速。但是仔细品味化学合成醋和天然酿造醋的差别,就会知道前者味道单调。
▋爱聊哲学的工科生,靠写社会评论出了名
我曾说,教育要像立体茶包一样,给孩子一些自由探索与伸展的空间,而不要太早把孩子塞进一个固定的发展轨道里,硬要他们在未满十八岁时就选定“终生的志愿”。
最近高三生备战高考的氛围也开始浓郁。一位高中辅导老师在得知我的“立体茶包”说之后,满腹狐疑地问我:“人生真的能没有规划吗?”她也满怀困扰地告诉我:“其实很多初中和高中的辅导老师都很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去发现自己未来的志趣与方向,不知该如何教他们生涯规划。”
我相信这是所有人共同的困惑,很多家长都想尽快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起跑点,但是,中学生真的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未来吗?更别说是要决定自己的一生!而作为家长或老师的我们,又是否有权力去帮助孩子下这个决定?
生涯规划第一个根本的难题就是:人会变,而且很难预测他未来会怎么变!我高中期间喜欢理工的知识而不喜欢抽象的数学,念机械系是为了实用性的发明。但是大四的时候却在一位老师的启蒙下,发现抽象性理论的趣味。博士班期间才体会到抽象数学的趣味和价值。
尤其心思活泼而天分高的人,对什么都有兴趣,学会一样爱上一样,各种测验结果显示的是他们过去所接触过的刺激,而不是他们潜在所有的可能性。对于这样的人,实在没必要刻意引导他们往特定的方向发展,而限制了他们未来的可能性。
我自己工学院出身,研究方向却偏抽象理论而非实用;最得意的心得是艺术评论和人生哲学。而大多数人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社会评论。我在清华也碰到很多这样的学生,数学系的资优生去学戏剧,物理系毕业去学音乐,机械系毕业去学色彩科学。(少年商学院微信曾分享相关文章《哈佛访学一年,众多“神跨界”让我懂得如何做父母》,回复“242”即可查看)
▋养孩子不是“种香瓜”
人没有一成不变的“天分”,一个人受到不同的刺激就有机会被启发出不同的可能性。一个人实际上会长成什么样子,一小部分看他的禀赋,另一大部分看他的际遇和应对时的选择——他碰到的老师、同学、恋人、同事、客户等等都在影响着他最后的样子。
数学与软件程序的禀赋跟经验知识的关系薄弱,这方面的天分十几岁就可以被看到;理论物理的天分只需要有限的经验知识支撑就可以发挥出来,因此二十来岁就有机会看见自己这方面的天赋。但是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能力随着年龄渐长而慢慢发展出来,往往要过了三、四十岁才有机会真正了解自己在这方面的潜力与兴趣。如果急着要在十八岁以前决定自己一生要走的路,并且同时放弃其他方面的发展机会,这其实是很残忍的决定。
因此,开学伊始,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方向当然可以,但不要热心过头,太早斩断他各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写到这里,我想到一个家长曾忧心忡忡问我的话:“我的孩子什么科目都有兴趣,成绩也都还不错,偏偏就是没有最鲜明的兴趣,我要怎样帮他找出最适合的发展方向?”我当时的回答是:“这样的孩子人生多采多姿,现实生活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你何必一定要逼他接受黑白、单调的人生?”
种香瓜的人在每一条藤上只留一颗果实,并摘掉其余的,为的是要卖得好价钱。我们逼迫孩子只能保留一种能力,而不能有完整的能力和多采多姿的人生,为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