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学生为何不尊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少年商学院

欧洲学生为何不尊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欧洲学生为何不尊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的第502次分享。本文作者是少年商学院专栏作者、定居荷兰的生物学博士魏蔻蔻。

  • 请将你希望我们分享的话题,加上#想知道#标识后微信留言给我们。
  • 欢迎投稿,信箱 post@youthmba.com
  • 截至2014年9月14日,已有214110位朋友与您一同订阅微信公众号youthMBA。

———————————————————

“既然你喜欢,那你就全包了吧”

我在荷兰刚读博士的时候,觉得自己应该多去做些杂活挣表现,就总去打扫实验室。后来弄得实验经理认为我喜欢清理实验室,只让我一个人做清洁工作。

很无语,荷兰人不认同咱们中国人“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的生存法则。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曾说“关于我国教育的目的,比较普遍的认识是培养人才……人才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别人的工具,而不是为了他自己的人生。”

这个观点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和欧美之间的不同状况,我们华人通过“吃苦”换回报和认可的心态,欧美人却更看重“谈判的能力,反抗和敢于冲突的魄力”,要是你给他们留下愿意吃苦的印象,他们只会认为你喜欢干“苦差事”,而习惯让你永远吃苦。

面对这种情况,我只有主动申明,我也不喜欢这些事情,以后请同事轮流打扫。后来,我便停止了对爱好乐趣的牺牲,不再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话来自我安慰。在这样一个可以承载很多不同和冲突的地方,为自己的利益奋斗,有理有据的反抗是被人赞赏的。即使在国内,生活也不是总要放弃什么才能得到你想得到的,很多元素是可以共存的

当儒家教育遇上“丛林法则”

“吃苦”还是“不吃苦”,其实关乎一种选择的能力和对自我的了解。

我出国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当身边的欧洲本土学生已经鲜明地在规划人生的时候,我们还在好奇的经历体验生活。就是说,我们对人生的选择和对自我的认知,比他们晚一大步。

当欧洲的孩子经历着痛苦彷徨的青春期,不断找寻人生价值,追问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中国的孩子在准备着一轮接一轮的考试,看似目标明确,但我们小时候没有“仰望星空”的空暇,在追逐一个个成为所谓的“人才”的目标时,我们不知道如何规划属于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我喜欢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关于培养孩子“独立、好奇、未来公民”品格之主张的原因。

我深深地感受到,鉴于对自己能力和喜好的了解,在学校和职场上,充斥着自主性和能动性极强的荷兰人,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弱点,在团队合作中,意志坚决,行动敏捷,对自己要达成的目标据理力争。而我们完全模糊,不懂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不懂得捍卫和谈判,很容易沦为为他们服务的工具。其实这不是种族歧视,纯粹是“狼性丛林法则”下长大的西方人和“儒家服从性”式教育的东方人的区别。

最初你会觉得他们非常自私强势,完全不懂为别人考虑,但其实在团队开始合作学习项目的最初,大家有充分的讨论时间,来分配任务和规划责任。这时,如果你自己没有明确的想法,没有为自己争取,那么没办法,在以后的团队合作中,你就只能做别人都不想做,而自己也不擅长的事情,既劳心又费力。

让孩子学会争取“最优配置”

不要以为欧洲的孩子很轻松,不用吃苦,他们的学习强度是非常大的,只是,他们主张,不管什么样的体验、经历或挑战,都需要学会将个人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我在荷兰读营养学硕士的第一堂课,是一个两个月的项目,项目标题是《开发研制一种营养品并且完成欧盟的健康申报计划》。项目的实战性这么强,需要很多规划和权衡。如果没有一定的自我认知力和选择力,任何学生都很难为自己争取最优的配置。

荷兰学生却对此驾轻就熟,他们从小就被训练如何通过谈判和规划,让自己在工作学习完善的同时也享受生活、追求快乐。课堂上,荷兰学生上来就能拿到更利于发挥自己特长,又能事半功倍的任务,而中国学生却只能干瞪眼,觉得自己被荷兰人占了便宜,非常郁闷。

其实,要克服这个窘境很简单,就是让孩子不断了解自己,多追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少抱怨几个“凭什么”,鼓励孩子大胆表明自己的立场,为自己争取,懂得反抗和捍卫,了解妥协的底线和需要达到的目的,如此,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旺盛的主观能动性,取得最佳成绩。

▋中国人受“木桶理论”影响太深

我们中国教育很喜欢宣扬“木桶理论”,告诉孩子,决定成败的不是木桶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所以无论孩子多大了,家长依然不断督促孩子改正其不足。这样,孩子反而不自信,对自身的优点认识不够,便很难发挥出强项来。最典型的,莫过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高考的“标准分制”,考生如果有一门“瘸腿科”,总分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而在荷兰可不是这样,学校的考试也好,公司的培训也罢,首先问的是你擅长什么,特别感兴趣的是什么。因为他们看来,培训就是要让人好的地方更好,只有学习擅长的东西才能让人学得快、用得好。

那么弱点和缺点怎么办?没关系!上文提到了,在国外都是“团队合作”,你不擅长的地方有另一个擅长此道的同学或同事和你互补来共同完成。每个人都去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到达效率最大化。但你要认识到你的优点和不足,在学习和工作中,明确阐述哪些地方你可以独当一面,哪些地方你需要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学生更少学习生存压力、身心不易疲惫的原因。

好在中国新生代父母们,已经不再是“二分法”,不再像十年前那代家长一样纠结,越来越多的孩子真正为了兴趣而学习,为了自己而学习。是啊,回到原点想一下,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但何必把孩子的成长绑架?如果家长都认为学习必须是“苦”的,又怎能让孩子乐在其中,成长的意义何在呢?(完)

【第一期企业深度体验学习营 报名中】 少年商学院(YouthMBA.com)是一家新锐的思维启蒙与国际教育智库机构,由前南方周末记者、资深财经媒体人张华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材生、曾在美国中学任教的Evan Wang共同创办,并受到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创办人David Kelley教授的鼓励与支持。我们联合知名企业与机构,融入美国的创造力课程,通过项目制的形式,为中国孩子提供系列创新社会实践机会,下为8月“ATM大作战”设计思维工作坊之精彩花絮:

2014年9月开始,少年商学院新项目“开眼界”——企业深度体验学习营正式启动。孩子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当月主题进行选择,利用周末一天或两天的时间到有范儿的企业深度体验、收获职业启蒙、参加创造力课堂学习与团队拓展训练等。   第一期“开眼界”企业深度体验学习营将于9月20日与21日同时在广州南京两地开展。广州和南京的城际交通非常方便,欢迎全国对世界充满好奇、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10到13岁少年踊跃参加。点击这里直接报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