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维也纳小学闻乐起舞 | 少年商学院

儿子在维也纳小学闻乐起舞

儿子在维也纳小学闻乐起舞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分享的第376篇文章,作者网名为维也纳飞扬,是生活在维也纳的华人妈妈,带着自己的儿子在当地上学。我们已和她联系授权。

儿子在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学习已有些年头。

别误会,他并不是所谓的艺术生,但在维也纳的几年小学生活,却让原本对音乐不“感冒”的他,渐渐培养起了对音乐的兴趣。

这并不难理解,毕竟得到全世界认可的“音乐之都”招牌不会是假的。走近维也纳人的生活,你就会注意到,这里常有专门设计给小孩欣赏的音乐会——是的,在国人眼中“高大上”的典雅艺术,可以专门为孩子上演。

这样的“孩子音乐会”并不是让观众买票坐着听,而是有专人为孩子介绍各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配以故事或戏剧解说和儿歌的唱和,让音乐艺术生动起来。藏在音乐会背后是维也纳艺术家们的教育观:稚龄的孩子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并不是去学一项乐器,而是进入一间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置身在雅致的气氛里,去体验一个神奇有趣的故事,进而让这样的氛围成为生活中、甚至生命中的一部分。

维也纳的小学有着和音乐会策划人一样的默契。音乐是维也纳小学的艺术必修课,我儿子上小学时,曾花了几周的时间,理解了一个概念——“触碰音乐”。

音乐是听觉享受,怎么会用“触碰”二字?带着这个问题,我接受了儿子学校发出的音乐课旁听邀请。这是一次音乐汇演,学校邀请了当地音乐学院的一些大学生,专门到小学来与班级老师配合教学。

在此之前,大学生们已经给孩子们介绍了各种乐器,孩子们也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了基本练习,对该乐器的声音和性质有了基础了解。

这种教学和国内并没有什么两样。但从上周开始,孩子领到了一个任务——扮演一只大象。什么情况?上音乐课还得学演话剧啊?原来他们要和大学生哥哥姐姐们排演一场小型音乐剧,故事改编于基督教圣经《创世纪》里诺亚方舟的故事:神决定用洪水消灭地面上的恶人,指示好人诺亚建造一艘方舟,让其在洪水来领之前,带上妻子、儿子、媳妇,与牲畜与鸟类等动物登上方舟,最终成功避过洪水。

儿子要扮演方舟上的一只大象了,作为家长,我总需要准备点什么吧。奇怪的是,老师特别让孩子转告所有家长,不要因为演出给孩子购置服装,从日常服装里选适合角色的衣服穿就行了。

儿子在维也纳小学闻乐起舞

(上图为音乐剧表演现场)

音乐教室被临时改造成音乐剧场,家长们以“舞台”——一小块空地为中心,围坐在孩子们平常使用的小板凳上。忽然,门口有了声响,是变了调的毛驴的声音,回头一看,大学生正吹着黑管,模拟着毛驴的叫声(少年商学院编辑注:黑管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

在“毛驴”的叫声中,孩子们渐次出场,青蛙、大象、绵羊……头上都带着对应的纸质头饰——这些都是老师带着学生自己DIY的。有的孩子在大学生的带领下敲打着打击“乐器”——这也是DIY的,一个盒子,装上一些碎石头等硬质东西,能发出他们想要的声音就行。

孩子们上场后,老师示意家长注意刚入进场时领到的一张歌词单,和孩子们一起唱开场歌。歌声刚落,孩子们就开始表演,“绵羊”、“大象”“聊”起了天,和“毛驴”一样,这里依然是“假唱”,有演奏着乐器的大学生在一旁帮忙模拟发声,听起来惟妙惟肖,别有一番趣味。

这场别开生面的学生音乐剧让我感到很兴奋,孩子们扮演各种动物时认真的样子是那么美好,当他们听到眼前的哥哥姐姐可以用乐器演奏出这么动听的动物声,一定也和我此刻一样,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吧,一定也在这样和谐自然的表演中,感受到了音乐的生命力吧。

除了这种音乐剧,孩子的另一堂音乐课也非常有意思,名字叫“闻乐起舞”,即结合舞蹈韵律与音乐体验。上课时,老师弹奏或播放音乐,任学生自由发挥肢体语言。

孩子们就在这样自由的律动中,体验到了音乐的美。维也纳的老师们让我知道,在孩子真正接触一项乐器之前,除了按照孩子的意愿寻找课程之外,更要重视孩子平日里的手舞足蹈,引导孩子多参与一些音乐体验,沉醉到音乐故事里面去。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