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爆炸袭击,远离硝烟的我们该如何跟孩子聊和平? | 少年商学院

斯里兰卡爆炸袭击,远离硝烟的我们该如何跟孩子聊和平?

斯里兰卡爆炸袭击,远离硝烟的我们该如何跟孩子聊和平?

原创: Barbara Spindel 少年商学院

编译 |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斯里兰卡陷入阴霾

就在21号复活节当天,斯里兰卡发生了针对多家酒店和教堂的连环爆炸事件。

原本聚集在一起庆祝的地方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被炸毁的教堂已成一片废墟,无辜受害者遗体陈列在地,人群在奔走哀嚎无奈痛哭……

整座城市都陷入了阴霾之中,截止目前,八起爆炸死亡人数已超过200人,另外还有400多人受伤。

最近几年国外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恐怖袭击事件:从新西兰的严重枪击案,到曼彻斯特竞技场的自杀攻击;从英国伦敦地铁连环爆炸,到法国巴黎的大规模恐袭……

我们不可置信的看着新闻里现场的触目惊心,一切仿佛是另一个世界,与现在身处的和平国度的景象完全不同。

每一次当我们为恐袭遇难的人祈祷时,总是在被刺痛中体会到,世界从未真正和平过。

我们这一代连同孩子们,都已经远离了战争的硝烟。如果某一天有人说,下一分钟即将爆发战争,估计都没有人会敢相信。

许多天真的孩子甚至会以为危难时刻有超级英雄现身,除掉炸弹追回坏人都有可能。

可是,真实世界远不只是眼前的模样,每一个成年人都明白,战争的残酷在于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和平时代,到底该如何向我们的孩子讲述这最令人无奈的现实呢?

今天我们特别为大家分享,美国自由作家 Barbara Spindel 写的一篇文章,他在就如何与孩子解释当年的911恐怖袭击的时候,让孩子逐渐明白这些都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引导孩子对于每个灾难事件的讨论,从而帮孩子们适应将来可能遇到的恶劣的处境,更好地驾驭自己的情感。

回看911恐袭事件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正在Barnes & Noble书店的一排书前浏览,我八岁大的儿子跑过来,手里抓着一本他想买的书,书的名字是I Survived the Attacks of September 11,2001(《从911事件逃生》)。

看着书的封面,我和我旁边的一个朋友都有点被吓到——一个男孩,站在熊熊燃烧的双子塔前,惊慌失措。

(本文所提及图书在国内电商平台上均可搜到,暂时只有英文版。)

出生在布鲁克林,我的儿子很早就知道曾有两座高塔坐落在河的对岸。几个月前,他从学校回来,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说,“我都不知道,原来是有坏人毁了那座塔。”我简单地回应说“嗯”,他没有追问下去,可能他想等自己准备好再谈这个话题。

每个父母都曾纠结过该不该,或者该如何和孩子讨论这个世上曾发生过的艰辛、复杂、天然让人产生恐惧的悲剧、灾难。但这些讨论确有必要,即便这些灾难发生时,我们的孩子可能还没出生,但正是这些灾难,塑造了孩子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他们有权知道,也必须知道。

而当允许孩子看到悲剧后,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放大了悲剧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而低估了尽早接触“恐惧”这一情绪的深切意义。

大人说得越模糊

孩子想知道的就越多

有大量关于“911事件”的书都在帮助孩子们了解这场难以想象的灾难,有的只是象征性地谈了谈,有的则带领孩子们走近在灾难里对他人施以援手的人。

Maira Kalman所著绘本Fireboat(《消防船》)讲述了一艘1930年代消防船修复后,在恐怖袭击当天投入救援的故事;The Survivor Tree(《幸存者之树》)讲述了一棵在世贸中心废墟里的树,被移植到911纪念广场的故事;14 Cows for America(《给美国人的14头牛》)讲述了恐怖袭击后,肯尼亚偏远乡村人们送给美国的一份礼物……

I Survived the Attacks of September 11,2001(《从911事件逃生》),出自I Survived(《我活了下来》)系列,由世界上最大的儿童图书出版商 Scholastic,于2010年出版,面世后很快闯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现在单是在美国的销量就超过了1300万册,还得到了美国共同核心标准(美国教育改革运动,从学前班覆盖到高中毕业)认证。

不同于其他相关著作,这个系列总是把年少的主人公置于灾难中心,这些灾难,不仅有“911事件”、泰坦尼克号沉没等人祸,还有1906年旧金山地震、1916年新泽西鲨鱼攻击事件等天灾。

I Survived系列部分图书封面)

一开始,这套书只关注一些久远的自然灾害,但随着这套书的流行,作者Lauren Tarshis开始收到一些来自小学生的选题建议,作为回应,她开始围绕今天的小学生也能从新闻或者大人的聊天那里听到的新事件展开写作,比如2011年密苏里州龙卷风、2011年日本海啸。

而她最大的调整,是增加了人为灾难的比重——比如前面谈到的“911事件”。这套书的建议阅读年龄是小学2年级到5年级,她希望孩子能借此全面了解平常大人不敢与他们聊起的灾难的更多细节。

当然了,看完之后,孩子们会意识到,原来这个世界是这么危险和残酷——但这一点他们迟早要知道。

作者Tarshis 说,一开始,她并不打算写这些人为的灾难,特别是“911事件”,光是谈论这件事情本身,她都觉得害怕。但书开始流行后,她每天收到的来自孩子们的邮件里,都有5-10封询问那次袭击。

她开始请教一些老师和图书馆管理员,这才发现,原来孩子们对那次袭击的始末真的非常好奇,但大人们却没有一个比较靠谱的方法,能和孩子们好好探讨这个话题。

“我们总是希望保护好孩子,但他们想知道关于这些灾难的更多细节,”Ellen Zschunke,宾夕法尼亚Pine Road School的一名图书管理员,这么评价和孩子讨论悲剧和灾难的意义,“我们说得越模糊,他们想知道的就越多。”事实上,孩子们对悲剧的接受程度远超我们想象,“我的学生在读完之后,还会互相传阅。”

而在写出“911事件”一册后,Tarshis也总结说,“有些时候,只有当我们去研究了某个话题,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它,这种尝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们的恐惧。”直面悲剧,才能战胜恐惧,诚如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所说,“我一直努力不过度保护孩子,如果你想孩子体会到各种情感,尤其要让他们体会恐惧。

有些孩子适合读童话

有些孩子适合谈新闻

最后,我的儿子买下了那本书,再后来,他又陆续从老师和学校图书馆那里借着看完了整个系列。这些书对孩子来说,吸引力十足,因为它总是先展示整个事件中最震撼人的一幕,然后再解释年少的主人公如何陷入灾难,并最终逃出生天。

比如I Survived the Attacks of September11,2001(《从911事件逃生》)开篇就描写了11岁的Lucas目睹了第一架飞机撞上了北塔:

“伴随一声巨响,一架喷气式飞机撞上了一座塔的一侧。响声贯彻天际,犹如雷鸣,Lucas周围的人们开始尖叫,蓝色的天空瞬间布满黑色的浓烟和火光。”

接下来的章节围绕9月11日前的一些日子展开:Lucas是纽约郊区一个足球小新星,但在遭遇第三次脑震荡之后,他的妈妈和他在纽约消防局工作的爸爸要求他必须退出足球队。心烦意乱的他,在星期二这天逃了课,跑去曼哈顿找他爸爸最好的朋友——Benny叔叔寻求帮助,Benny叔叔也是爸爸的同事,当初正因为他的鼓励,Lucas才开始玩足球。

第一座塔遭到攻击后,Lucas跑去了消防局,他被安顿在那里,所有消防员则冲往了现场。等第二座塔遭到攻击,Lucas一个人跑了出来,他要找他的爸爸。路上,他看到被击落而散乱一地的飞机零件,惊恐的路人四处奔逃。他看到他的爸爸就在第一个爆炸区附近,当第一座塔倒下时,有两个人跑过去掩护彼此……

书的最后,Lucas认识的几个消防员都牺牲了,Benny叔叔中途也一度失联,最后幸运逃生,也受了重伤。后记里,还附上了本拉登的故事和死亡,以及美国在阿富汗掀起的战争。

如果说作者Tarshis在写这本书时内心充满恐惧,我陪孩子读这本书时,又何尝不是?这可能是因为书里主人公的经历,和我那时所经历的何其相似,就像我前面谈到的,这套书逼着年少的主人公在极致的灾难中保护自己。

Susan Fox,Park Slope Parents在线社区的创始人说,她在读到日本海啸那一册时都哭了,那是这个系列里另一个非常悲惨的故事。一个刚失去父亲的11岁日籍美裔男孩,在日本旅行时,因为海啸被迫和妈妈、哥哥、他的所有家人分离。

“Ben和他的家人以为他们能驾车逃过巨浪的袭击,但海啸抓住了他们,只一瞬间,Ben就落单了,巨浪扯住了他并把他不断往下压……”

Fox的女儿是在读三年级时看了这本书,一直到今天,Fox都记得那个男孩把手从泥沙里伸出来的场景。

我买了一些书送给Leona Jaglom,一个在布鲁克林已经有三年临床经验的儿童心理学家。“这些书里的恐惧和原始的情感简直呼之欲出,”她读完后这么和我说,“对于部分孩子来说确实不错,但给不给孩子看,还要谨慎考虑。”

她担心书里有些信息,孩子们还没做好了解的准备。

“今天,我们的生存焦虑已经蔓延到了孩子身上,”她对比了I Survived(《我活了下来》)系列和童话故事,补充说:

格林童话的世界也很残酷,坏事情总是在发生,但心理学家相信,这些故事能帮孩子们适应将来恶劣的处境,更好地驾驭自己的情感。但童话不是真的,只是象征性的,是孩子们了解真实世界前必须走过的过渡,而这套书却描写了真实的世界——这些事情是真实发生的。”

“有些孩子能够保持很好的距离,”她继续说,“他们能够区分,知道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世界,但也有一些孩子不太擅长做区分,他们很容易入戏,他们会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些事情正发生在他们生活的世界里。”

但不管是哪种孩子,是读童话描写的悲剧,还是谈现实世界发生的灾难,都好过把孩子保护在象牙塔里。我们应该带孩子去看现实的泥潭,才能教孩子在泥潭里种出花。

孩子以为生活就是电视剧

但主人公不一定能活下来

I Survived(《我活了下来》)系列每本书的封底,都印着一句加粗的标语——“你具备活下来的条件吗?(Do you have what ittakes to survive?)”——让小读者个性化地思考同一个灾难事件。

不过作者Tarshis并不认为,这个问题适用于每个灾难事件的讨论,毕竟“如果你真的遇上了纳粹的士兵,哪怕你天赋异禀,你也没办法活下来。”

最近,她非常纠结的是,要不要写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那件事情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我收到了上百封小读者的来信,这些读者大多是8岁、9岁,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谁在这场袭击中活了下来。”

“这让我非常困扰,”她如是总结,“孩子们总觉得生活就像电视剧,主人公到最后都能活下来,只有大人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确实,从I Survived(《我活了下来》)系列的畅销,到我们生活中和孩子讨论灾难时,对生还概率不自觉的关注,我们都在期待奇迹永存,但在万分之一的生还概率背后,意识到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死亡概率,不是也极其必要么?

愿无辜逝者安息

最后,在文末我们特别为大家推荐一部200年前的经典文学作品《战争与和平》,让我们引导孩子共同思考和平对于我们人类的意义。

这本书中蕴含的博爱精神、提倡的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完善,都让我们明白所谓对战争和和平的理解,都是一种精神人格的延伸。

当我们在因为生活的一点磨难而沮丧萎靡时,其他国度的孩子正在为不知何时会发生的袭击而害怕。

战争、灾难从未远去,我们应该在和平年代看清真实的世界模样,并能将和平作为一种生活理念,珍惜当下虽然不易却又无比珍贵的生活。

愿逝者安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