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让儿子自主决定去学校或在家上学,实验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作者:徐玫怡
摘自《没有学校可以吗》
整理丨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学院君说: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可能会豁然开朗,我们曾经分享过《一个爸爸让孩子自主决定睡觉时间,结果大吃一惊》,今天我们分享一个焦虑的妈妈让孩子选择不去学校而在家上学的实验,以及之后的做法。最重要的是中间的尝试和背后的思考,希望本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个小孩如果没有学校,他到底会怎样?能怎样?要怎样呢?
我很想知道,每天抱怨功课的儿子、每天迟到的小学生如果不被学校规则限制,他会变成什么样的男孩?但我并不是一个在教育上很大胆的家长,不够大胆的好奇心让我保守地选择小六下学期来做实验。
我和儿子以自我观察的角度,认真做了计划。我由衷地希望,自己的做法能让孩子看见惯常的规律下借由独立自主创造的可能性。自学的体验不仅止于自学,而是让孩子知道凡事都有可能性,要懂得跳脱框架创造自己的世界,不被规则所约束。
我的选课思路
第一次自学,其实我也不太敢自作主张,和儿子一起讨论过后,科目大概就是学校原有的那些。
语文我自己来教,数学我们选择了网上以英文为主的可汗学院,可以一边学数学一边学英文教学。法文是计划中要加强的部分,我把法文写作增加到三小时,还拜托了家教老师让儿子去旁听大学生的课程。
因为第一次自学,什么都不太懂,只能运用身边的资源。我想到我爸爸,他在台湾北中南都有开“穴道教学理论与应用”的课程,于是“穴道课”就成为了儿子的健康课。此外,我在课程中加入“环境”一课,让儿子加入净滩团体,关注环境问题。
(学习计划,后来有随着实践的情况做调整,但依旧按照这个方向进行。)
至于我天马行空规划的课程——“生活科学”,原意是要孩子知道什么是生活必须的技能。我拜托熟悉的车厂老板给儿子每周一次在旁边观察见习的机会。这门课程还包括早餐料理,从预算到准备,我都交给儿子全权负责。
第一次安排课程,我事实上并不知道什么比较好。但我喜欢和孩子讨论,然后决定学习内容,因为这是经过尊重他的意愿而做的课程表,孩子会意识到虽没有人限制,也应该为自己负责。他自己有一种自觉,要好好地学,因为学习真的变成是自己的事。
原则上,语文、英语、法语、数学每周三小时。功课表上一格一格的空白是“下课”时间,下课时间为一小时。
(儿子的自学课表)
下课时间长达一小时
为什么给小孩安排一小时的下课时间?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课表一定要很简单,简单才容易遵守,所以我几乎都是以一小时去计算。一节课一小时,休息一小时,再上课也是一小时。
在实际的执行上,这两个月来,我可以感受“拥有空白弹性的时间”对儿子学习的稳定感很有帮助。比如一直无法过关的数学测验,当观念还没弄清楚之前,花一小时上课也不一定通关,这时儿子可以叫我过去一起讨论。
即使必须花多三十分钟把问题搞懂,他还有三十分钟的下课时间可以放松;或比如他想完整地翻译一首英文歌词不中断,多出一小时的弹性时间就不会让他感到时间急迫。
如果希望孩子能在学习上自主、在生活上自制,那需要相信小孩自己有能力在空白的时间中获得他需要的东西。
亲自担任语文老师
我很高兴自己担负起语文课的教学工作,每次在语文课的时间,借着阅读文章,我可以跟孩子讨论各种事情,例如他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意见或者感觉?我会要求他写下来,整理思路。
借着语文课,我跟儿子讨论事情的深度增加许多,不局限于书本,只要我想论及的范围,都可以谈。利用老师的身份,我还可以获得母亲想要的谈心,平时儿子不愿意谈的正经事,在上课时可以让他乖乖听完。
记得有一次,我跟儿子面对面坐着,语文课本放中间,旁边有一些白纸备用。我在白纸上教儿子写正确的笔画。
“看不到。”儿子跟我说。
“看不到不会走过来吗?走到我这边来看,难道还要我走过去吗?”
儿子走到我旁边站着,就这样一直站着没回去,我顺着状况也就这么继续教下去。
儿子突然说:“妈妈,好像没有‘学生站着、老师坐着’这种上课方式哦?”“你说的对耶!”我问他要不要坐下听课,他回我说:“不用,我要站着。站着很好啊,站着也可以听课。”
“像我们现在这样,我觉得很好啊!站着看得很清楚。”儿子说。
我很喜欢孩子发现规则外、惯性外、框架外的各种想法,即使那个发现没什么。
在思考中学习数学
我一直都过于自信地认为儿子的数学很好。其实儿子在学校的数学成绩只是不差而已,并没有很优。我会认为孩子的数学头脑还不错,是因为从小对他的观察。
记得在一年级的时候,他一个人玩着积木,突然走过来问我:“妈妈,4‘成语’6是不是24?”我惊讶的回应他:“对呀,你怎么知道?”我并没要求儿子背九九乘法,连教也没教过。
儿子状若思考地回答我:“我把积木四个放在一起,排六排,就是二十四个。所以我想‘4成语6’应该是24。”
我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把生活中吸收到的小小讯息串连成属于他自己的理解?我除了跟他解释“乘以”不是“成语”之外,对于孩子抓到的倍数的趣味感到很惊奇。
一直到三年级,学校加入了乘法教学,班上几乎所有孩子都能念出九九乘法表的数字,但儿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去背那个表。
“我不用背,我用想的就可以了啊,我不想背!”儿子告诉我,做数学时,脑子里仿佛有一堆积木,他在脑袋里堆排这些数目。
“天啊,儿子那太花时间了!”
“反正我会啦!”
儿子坚定地用自己的方法,这一点我内心倒是很激赏。我已经告诉他“照传统”的方式的好处,如果他不要,那就真正让他回到数学的本质——思考。
(儿子自己对于数学的思考)
一路念完五年级、六年级,儿子一路上来数学一直都不太差,但也不是最好。我几乎没管他在这方面的学习,直到六年级下学期的自学。
六年级的数学已经到了我必须要思考一下才能教学的程度,但我对儿子数学能力有信心,就让儿子自己从网上学习,遇到不懂的再问我。
虽然可汗学院是以英语教学,但是孩子本身也喜欢挑战英文,就当做跨领域学习,把英语跟数学混在一起,搞不好对孩子来说更能提高兴致。
通过游戏自学英语
儿子的英语能力在他的年龄层中算是很不错。我从未在学英语这件事上要求他,但是他用自己的方式一点一滴进步,就这样把英语学得有模有样。
三年级时他回到法国一年,学期刚开始他没有任何朋友,法文也不好,我也只好让他跟同学以游戏互动。
大概是这个时期,他进入在线游戏的世界,不管用中文、法文或是其他语言,只要大家可以一起盖房子、一起打仗,国籍和语言对他来讲毫无界线,也许是这时期让他打破语言界线的隔阂,对英语产生兴趣。
“不是兴趣,是必须的。”这是儿子上小四的时候跟我说的话,因为网络上用英文写的游戏说明比较多,所以他必须看懂,不懂就自己查,不然就不能玩了。
我儿子学习英语的历程和电玩有很大的关系,这实在是非常“教育不正确”。但他的确是通过这样的过程,把英语的听力、单字、用法都内化到头脑里。
(儿子在网上自学数学)
目前的自学,我让儿子上BBC的英文学习网站,也建议他可以看看YouTuber“阿滴英文”的频道。结果他说:“阿滴的影片我都看过了,有新的出来我就会看。”其实关于网络上的英语学习资源,儿子懂得比我多,看得也比我深入,这方面他已经超越我这个妈妈了。
汽车厂见习与环保活动
汽车厂的见习,对儿子来讲不是非常适合,因为我儿子对机械较没兴趣。车厂工作也很忙,老板让儿子在一旁观看,有时候让他整理工具零件。儿子大多数的时间是拿着纸笔做汽车绘图,并没有真正了解汽车结构之类。
但这一项安排,最主要的用意是让他跟社会人士接触,看看其他人是如何认真在车厂工作的。我想让儿子不要只活在妈妈的文青世界里,要去看看别人工作时硬汉的模样,我想这一点他多少有观察到。
(儿子画的车子引擎图,希望借此引导他仔细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
环保净滩活动虽不是每周都参加,但我们很认真地参加了数场。孩子也很愿意加入,自觉对地球有一份责任感。
当然净滩后可以和朋友在沙滩上玩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所以他还会主动问我这一周有没有净滩活动。
我并没有特别加强环保方面的教导,甚至也没先帮儿子上什么海洋教育的内容,就是单纯自制了一些工具,跟着净滩团体去捡垃圾。我觉得这种活动(应不算课程),只要亲身去做,不必特别教,孩子自己会有体会。
特别的穴道课
自学的课程中,我排了“穴道课”。我想这应该是最特别的一堂课。安排这堂课我有三个用意:
1、家里就有一个很受欢迎的穴道老师——外公(我爸爸),这是非常容易取得的教学资源。这堂课主要是让孩子对人体经络有粗浅的了解,懂得用穴道知识来自我保护、增加抵抗力就已经非常受用。
2、外公以台语教学,这堂课同时也是母语课堂。
3、祖孙的经验传承。我希望儿子脑海里能留存下这一段温暖的回忆。
我儿子虽然不爱事事听话,但他对我安排穴道课的竟然态度还不错。
“学穴道可以呀,很酷!”
“学穴道为什么很酷?”我问。
“没有小孩在学这个,同学都不懂,只有我懂,这样超酷的!”儿子答。
好吧,跟唱B-BOX、跳街舞一样,懂得人体经络、会按穴道,对他来说属于超酷的那一边。我前面期望的那三点,和“超酷”一比,当场显得好老套。
(外公认真指导孩子认识穴道和经络)
一开始外公特别一对一指导了四堂课,之后就加入其他大人的经络课程一起上,从肺经、大肠经开始,一条经络接一条经络,有系统地听课。因为穴位就在身上,随时可以运用,令孩子对这知识有一种实用而具体的接受度。
现在他也会在我不舒服的时候过来帮我按一按,而且手法都很正确,我有一种无心插柳得到好处的幸运感。
初次自学的思考
六年级下学期自学,我一直认为是初次尝试自学的好时机,这个时间点,是一个大胆又保守的选择。因为整个小学该学习的知识差不多告一段落,即使少掉六下一学期的教室课程,孩子的知识程度并不会有太多差别。
反而利用不须上学的自学时间,我们可以加强过去觉得学习不够深入的部分,也可以向上挑战更高的领域,或是横向寻找学校课程之外的兴趣。利用一个和体制脱轨的学期,来观察孩子在没有学校要求的时候是否有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感觉非常值得。
儿子在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的自学,在小学毕业典礼之后算是告一段落。
你问我结果好吗?也说不上好到什么程度。坏吗?也坏不到哪里去。
(自学第一周的检讨:情况上大致良好,以网络课程为主的学科,都正常执行。)
(自学第一个月的检讨:好的部分还是很好,不好的部分完全没有改善。)
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在我自己看来,是相当安全的做法,时间短暂,实在看不出完整的成果,有点像蘸个酱油,尝尝味道而已。
但,总是要尝过味道才知道哪种咸或哪种甜更对自己胃口;蘸酱油或不蘸酱油,也要舔过一遍才知道怎么调配能增加食欲。
我与孩子共同成长
养育小孩对我来说是成人后的二次成长,此时可以再度观察自己的成长轨迹,也能经由孩子的反应来修正。这是为何一直以来,我对孩子既感到烦躁又觉得感恩。这种爱恨交织让我一直维持着对亲子生活的热情。
母亲角色拉高来看,每个阶段都必须面对人生的自问。
“我为他人付出精神,值得吗?”
“我该放下工作来带孩子吗?”
“小孩教得不优秀,是我蠢吗?”
……
每次思考这些问题,并非一定要获得答案,而是在心里反复思考辩证的过程中,仿佛自己拿着功课研读人生。我自学,用自己的体会;我自学,不想直接填写别人告诉我的答案。
“没有学校可以吗?”这个提案很宽,能运用在不用的地方。
比如妈妈身份。社会上并没有任何一所妈妈学校让我们学习。每个妈妈都是自学而来,自己找书、自己上网搜索、自己询问经验者建议。
自学,就是这个样子。
少年商学院微信相关文章